[選購] 邁入全幅的時機

作者: benny0725 (alienbenny)   2017-05-22 23:05:53
預 算 :30000-32000
用 途 :風景/人像/紀錄生活
品 牌 :canon 6D
詳細說明:
本身最早是使用sony 5T+24z,成像和散景蠻滿意的,但因為機身太塑料有點像玩具,跳
到了富士XE2,機身的感覺就不一樣且有觀景窗,最近把它賣掉了因為看到全幅的照片,
照片很有立體感。
二手6D的價格降了蠻多,而且有wi-fi功能!
Wifi功能對我來說蠻重要的,主要攝影題材是日常生活的隨拍,家人朋友和街頭拍攝,但
無奈預算有限,先找40/2.8,50/1.8(stm)
35/2 ,想請問canon用戶哪一顆比較適合,這幾個焦段我都熟悉,就散景和畫質來說。
作者: D600dust (一世六百塵)   2017-05-23 08:38:00
所以這篇釣到很多外行人
作者: diamondX (清新 健康 專業)   2017-05-23 08:32:00
拍脾氣不好的妹就有立體感拉
作者: BIGP (ツンデレ大好!)   2017-05-23 07:51:00
我覺得原PO應該買5D4才能拍出超立體的畫面
作者: schumi3019 (Yes)   2017-05-23 07:51:00
35/2
作者: aa08175 (Q小賢)   2017-05-23 06:44:00
立體感跟光線還有修圖能力有關,我也看過超強RX100大神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7-05-22 23:11:00
照片立體與否光線比較重要,APSC或全幅沒什麼差異
作者: allanex (大孟)   2017-05-22 23:15:00
喜歡街拍的話40非常的輕巧,毫無壓力
作者: linweichean (喬巴)   2017-05-22 23:20:00
我該丟什麼才能招喚6D2出來
作者: SteinsGate (El Psy Congroo)   2017-05-22 23:21:00
第一次聽說片幅會影響照片立體感www
作者: david2266798 (ddddddddddddddddddddddd)   2017-05-22 23:26:00
都可以 光圈 一點點視角 跟畫質的選擇而已
作者: wasitora (torasiwa)   2017-05-22 23:32:00
可能同視角下景深較淺的感覺吧
作者: hayden0828 (黑燈俠)   2017-05-22 23:54:00
5T像塑膠玩具?那50 1.8stm就像塑膠垃圾了還是說家電廠的機身都是塑膠玩具 光學廠就是工藝結晶?
作者: gn01234321 (Burke)   2017-05-23 00:02:00
St大很少逛01齁,01很多人都是這種論點呢XD35/2不錯啊,廣一點比較實用
作者: fasthall (Xen)   2017-05-23 00:03:00
我覺得是換換症 怎麼辦
作者: gwofeng (宮山洋行)   2017-05-23 00:08:00
不知道為什麼,我換到全幅時也是覺得立體感有差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7-05-23 00:09:00
原來全幅會有立體感....
作者: gwofeng (宮山洋行)   2017-05-23 00:09:00
可能是寬容度高影響吧,也可能是心理爽度而已
作者: alayaosu (扭!!!)   2017-05-23 00:11:00
片幅真的會影響立體感啊…有什麼問題嗎
作者: benny0725 (alienbenny)   2017-05-23 00:16:00
敘述一下我心中立體感 一張照片的散景和主題銳利更容易讓主題跳脫出來的感覺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7-05-23 00:27:00
A7加上FE 50mm 1.8?差不多三萬,不過對焦很慢就是
作者: s899456 (熱到歪頭)   2017-05-23 00:28:00
FF立體感一定比較好,除非拍風景縮光圈才看不出來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7-05-23 00:29:00
啊不過你已經跳了啊?那就忽略我的話
作者: sora7   2017-05-23 00:36:00
很常聽到呢,說FF才容易拍出立體感。
作者: gigialanblue (阿倫)   2017-05-23 01:10:00
40無壓力但是看照片會想要501.8散景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01:15:00
笑了,中片幅豈不是給你超立體感 頗ㄏ欸就是同樣成像視野變大而已,哪來立體感啦...
作者: tings0910 (Delete_Lee)   2017-05-23 01:17:00
以前底片機都是全片幅,但立體感???
作者: ka22 (kikiroro)   2017-05-23 02:02:00
應該是FF容易有淺景深 尤其搭配好鏡頭 一般人不懂通稱立體感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02:07:00
決定景深深淺在鏡頭 跟機身又有什麼關係啦...
作者: ka22 (kikiroro)   2017-05-23 02:19:00
同光圈同實體焦長 片幅越大淺景深越明顯換算方式約略等同焦長換算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7-05-23 02:20:00
片幅小不立體?我看IG一堆脾氣差的正妹自拍都很立體上面玩笑話,認真說,其實力體與否跟光影、透視感都有關係,而原po提的焦內清楚背景模糊的狀況則是跟光圈、焦段、主體與背景的距離都有關係,片幅的差距哪有什麼差,影響僅一級而已
作者: hayden0828 (黑燈俠)   2017-05-23 02:34:00
難怪我用M43拍咩看起來都像二次元 看來我該讓腎了
作者: bennylie (LBN)   2017-05-23 02:36:00
個人用35/2 >>50/1.8 沒有40STM
作者: ka22 (kikiroro)   2017-05-23 02:39:00
我焦距偏好40/2.8, 要散景選50/1.8
作者: lef1986 (303)   2017-05-23 08:56:00
嗯?片幅越大立體感越明顯不是嗎?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09:14:00
ka22觀念根本錯誤......片幅越大視野越寬,最好是同焦段同光圈會因為片幅加大景深變淺啦...
作者: iverson6602 (Hoanisagod)   2017-05-23 09:22:00
富士中片幅那台立體感很驚人啊..
作者: iamavanlin (我就是愛初音未來)   2017-05-23 09:36:00
wifi我學會怎麼用後就再也沒用過
作者: archon (內湖流川楓)   2017-05-23 09:47:00
景深淺,那個應該叫做主體感吧... ._.a?
作者: dcdc (redflag)   2017-05-23 09:55:00
他們說的同焦段應該是指同等效焦段吧~?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17-05-23 10:16:00
之前好像看版友說跟成像圈、模糊圓有關,也跟看圖方式有關聯,忘了哪篇文了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10:33:00
天啊,這篇釣到一堆鍵盤偽攝影大師...
作者: SteinsGate (El Psy Congroo)   2017-05-23 10:34:00
想知道有沒有在研究立體感的組成要素之類的文章
作者: zero2768 (飛飛)   2017-05-23 10:37:00
立體感 鏡頭影響比較大吧...
作者: ka22 (kikiroro)   2017-05-23 10:42:00
https://goo.gl/AsmRJT同br大 我也是之前版上文章看到 懶得找直接估狗一篇
作者: dsleeper (ppp)   2017-05-23 10:45:00
手上有m43跟FF,同樣的光圈焦段下差異還滿明顯的,還是說有個立體感以外更適合的形容嗎
作者: zero2768 (飛飛)   2017-05-23 10:56:00
樓上m43跟FF同顆鏡頭?
作者: tyf99 (呵呵)   2017-05-23 10:56:00
http://wp.me/p2BICK-kr7 手機拍的,大概沒什麼立體感吧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11:02:00
會有全片幅景深比較淺的迷思就是你用ff的50mm去比apsc的35mm,同光圈值同對焦距離當然是廣角的35比較淺,但是35被裁成50的視野,就這麼簡單更正:35比較深
作者: aa08175 (Q小賢)   2017-05-23 11:03:00
事實上立體感根本沒辦法量化,但學會光影的操作效果絕對遠大於片幅的差異,除非你們說的立體感是指淺景深....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17-05-23 11:03:00
第一次知道感光元件越大立體感越好…我的認知是和景深與透視有關,錯誤的話請前輩指正我偏差的觀念……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11:03:00
要比就用一樣50的鏡頭在apsc和ff上以同光圈比,成像和景深範圍根本一模一樣,只是asc被裁成近於80mm的視角lvlv觀念沒錯,是太多人被等效焦段這個名詞誤導唯一重點就是裁切不會影響景深範圍,只有光圈大小、對焦物距和焦段會影響
作者: dsleeper (ppp)   2017-05-23 11:09:00
嗯嗯,不過這就是每個人定義上的認知差異了,到底要用等效焦段拍出的結果來評論或者是相同焦段鏡頭裁切成同等視角才正確,要裁切來比就不用買FF了不是嗎?
作者: aa08175 (Q小賢)   2017-05-23 11:17:00
可是就是大家都亂定義才會有等效光圈這種東西出現....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11:24:00
等效焦段就是裁切後的等視野,但僅限於視野,其他光學成像一定要分開討論,更別提什麼等效光圈了,沒那種東西啦
作者: dsleeper (ppp)   2017-05-23 11:36:00
等效光圈我也覺得是個很奇妙的存在XD,回到主題,這樣的差異到底要怎麼稱呼比較正確呢?還是說剛剛有大大提到的主題感就是正解
作者: cc03233 (MITSUYA)   2017-05-23 11:51:00
預算低就不要上全幅了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11:56:00
a7低到谷底了,2萬有找還能配個55 1.8 光圈全開景深淺到你不要不要~~
作者: changmada (馬大)   2017-05-23 12:08:00
一般人的立體感可能是指全幅的照片顏色過渡較好影像有真實感。不只是淺景深而已
作者: carl3104 (Carl)   2017-05-23 12:36:00
等效光圈是有的喔! 至少知名英文網站dpreview就有在用
作者: ka22 (kikiroro)   2017-05-23 12:36:00
我講同光圈同實體焦長 e大講同光圈同焦距兩件根本不同事 自己會錯意然後說我觀念錯誤
作者: carl3104 (Carl)   2017-05-23 12:37:00
https://tinyurl.com/gus3llg內文最後的Equivalent apertures
作者: gigialanblue (阿倫)   2017-05-23 12:38:00
雖然有點離題我以前看d80年代跟底片也有差別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13:18:00
ka22 我是針對 [FF容易有淺景深] 這句
作者: badaseases (BADA)   2017-05-23 13:19:00
先把焦距等效之後~要比較的時候不得不把光圈也等效一下...結果才在這邊說也有等效光圈這件事...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13:22:00
焦長和焦距不是同個東西嗎 要不要先定義一下差別在哪...同光圈同實體焦長就是同一顆鏡頭在APSC和FF上比我的理解有錯嗎?既然是同鏡頭同光圈值 那在不同片幅機身上 景深範圍會有差嗎? 認真誠心跪求詳解還是說你所謂的[實體焦長]指的是視野 這樣也說不過去啊所謂等效光圈和等效焦段只是方便解說去脈絡化的名詞啦硬要說有這東西 但又不解釋光學原理和片幅差異 真的只會誤導初學者
作者: tyf99 (呵呵)   2017-05-23 13:35:00
所謂的"等效光圈",頂多讓景深近似,但永遠不等效.1m 等效於 100cm,但永遠不會跟 99cm 等效
作者: ka22 (kikiroro)   2017-05-23 13:43:00
我錯用詞“實體焦長”造成誤會“等效焦距”才能換算景深效果e大是正確的 抱歉造成困擾實體焦長決定景深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13:56:00
不會啦不會啦~peace~
作者: chiang304 (獵豹喵喵叫)   2017-05-23 15:35:00
除非你會修圖不然以"直出顏色"來說,6d好非常多...
作者: elve7878 (Rev34)   2017-05-23 15:37:00
先定義立體感吧 全幅片幅大景深淺 散景過度層次感比較強
作者: chiang304 (獵豹喵喵叫)   2017-05-23 15:38:00
買a7不送顏色,換到gm或za鏡也一樣,某moXX01一大堆直出自己要想清楚黑~
作者: D600dust (一世六百塵)   2017-05-23 16:43:00
這問題大家看法都不一樣 XD (舉個例子 你分別站在哪裡拍至於談裁切嘛... 這太理論了 真的有人這樣拍照的嗎
作者: eeee111 (古亭休傑克曼)   2017-05-23 17:50:00
拜託別再說散景過渡和片幅有關係了...會暈倒...
作者: ndb21139 (toyota)   2017-05-23 22:40:00
看到國外都上太空了我們還在宰豬公…實在是…國外用arrialexa65 超大片幅攝影機拍的攝影師訪談,大致是說大片幅反而透視會有相對性的平(沒立體感),大片幅的寬視角反而銷弱了前後深度的立體感。英文要學好…很多知識都在國外…
作者: sora7   2017-05-23 22:51:00
請問有連結或關鍵字嗎?既然如此,FF是否為一個平衡點呢?畢竟不算超大片幅?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7-05-23 23:04:00
ndb大可以分享連結嗎?我餵狗還是沒找到
作者: yangs308 (阿米岳)   2017-05-24 00:30:00
等6D2
作者: RicciCurvatu (黎奇曲率5566)   2017-05-24 01:09:00
不是英文就是對好嗎...國外也一堆詭異論點。然後等效光圈很重要,這點真的毋庸置疑,天文攝影為了改善訊噪比早就有eq aperture,反而是等效焦段對焦無限遠才是對的大家直接從天文攝影拿過來,然後一直不接受等效光圈。總之英文看不懂也不願意自己算,只會上網google看一堆也不是光學專業的人瞎扯,那的確怎麼說服都沒用
作者: ndb21139 (toyota)   2017-05-24 02:04:00
你哪隻眼睛看到我用景深在定義立體感了…等效光圈的片幅倍數等於光圈散景倍數連在中國是早就有雜誌跟評測可以看了…加油好嗎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17-05-24 02:29:00
只要扯到等效,每次都要戰XDD 現在多一個新詞了:立體感
作者: NewTypeNeo (北大三國哥)   2017-05-24 07:48:00
哪一台機器拍起來比較有空氣感?
作者: dsleeper (ppp)   2017-05-24 08:09:00
通透感也還沒戰到
作者: kblover (聖貓天使)   2017-05-24 12:07:00
還有油潤感
作者: n61208 (Kershaw)   2017-05-24 12:22:00
立體感是新詞? 肯定有人國小國中高中沒上過美術課
作者: gigialanblue (阿倫)   2017-05-24 12:32:00
長焦有一種壓縮感 原po別生氣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17-05-24 13:05:00
這國文理解能力wwwww
作者: strike5566 (好球56)   2017-05-24 16:00:00
層次感
作者: D600dust (一世六百塵)   2017-05-24 19:01:00
可以有人發一篇「日系」探討嗎 XD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7-05-24 21:53:00
空氣感退燒了嗎?! 整篇只被提到一次 >"<
作者: jaylj14 (JAY)   2017-05-30 19:16:00
我還以為只有老鏡崇拜者會說出立體感這個字咧每次遇到老鏡崇拜者都像在跟我上抽象藝術課一樣,各種立體感,通透感,層次感,色彩氛圍,拍出來就是不一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