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2017 YiShian Calendar [D750,5D3,5D2]

作者: rhwebNW (Ryoko Hirosue fans)   2016-11-10 22:40:12
=============
技巧文解說區
=============
教學照片:https://goo.gl/IvdXxf
拍攝時間:2014-2016年
拍攝地點:台東,高雄,合歡山,土耳其-伊斯坦堡,南非德班,大阪,北海道
使用相機:D750,5D3,5D2
使用鏡頭:C24-105,C70-200,N18-35,N80-200
EXIF資訊:曝光秒數 (如1/100秒)
光圈 (F.00)
焦距 (000mm)
ISO速度 ( )
出圖軟體 LightRoom+Photoshop
閃燈擊發 No
技巧解說(如閃燈、修圖)及心得分享:
從2012年開就期望自己在忙碌之餘要每年彙整一次自己攝影作品,挑選十二張作為下一
年十二月份的桌布,也當作每年要為自己挑選出精選的照片,並記錄自己每年拍攝與後製
的變化。
一月份翻土
使用了80-200鏡頭在日落前2小時的斜射光下拍攝翻土犁與白鷺鷥微妙互動,田水的反射
跟草綠意在加上飛舞的白鷺鷥勾勒出一張還不錯的照片。
拍攝的方式主要用了M模式並且以較高快門速度來捕捉鳥飛起的瞬間,而對焦的方式則是
用了Af-C的群組模式對焦在翻土車上,因為D750的51點有點小很怕追鳥的話有點吃力,乾
脆使用較小的光圈讓在同一條線上的鳥也在景深內部至於模糊。(f5.6 1/1600)
二月份西子灣碉堡
這張照片用了D750的9張包圍曝光+CPL+ND9濾鏡並且上腳架用低iso所合成的HDR風景,而
HDR軟體是用nik濾鏡,調整的部分使用自動對齊,並且在製作HDR時盡量不過度為原則,
方便在近PS時可以比較好後製,在PS增加了顏色對比並且加強了光線走向盡量不是一張過
度HDR的照片(自己認為)。
三月份台東稻田浪
因為看了Youtube的HDR合成技巧後開始迷戀包圍曝光合成的拍攝,這張稻田也是用9張包
圍曝光的HDR合成的(一樣是Nik濾鏡的HDR),由於當天風很大稻田有著波浪的感覺天空也
非常的藍,不過拍攝的當下是正中午且雲也非常的立體,於是同時也加上了STC的CPL+ND9
濾鏡片讓天空更有一些戲份不輸下方的稻田。
四月份眺望台東市區
在台東拍照真的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很容易拍到山巒,雖然沒有高樓大廈城市景色但是有
低矮樓房搭配綿綿的山巒;這張照片用長鏡頭盡量有壓縮感(應該),由於原圖拍起來真的
少了很多感覺,所以在後製上動了比較多手腳,首先針對於色溫的部分調整暖色系,並且
用Nik的細節提取濾鏡+偏光鏡濾鏡讓雲層有更多戲份,然後在對比度與飽和度上不調整過
於濃郁保有淡淡感覺(似乎比較耐看),最後用PS的相片濾鏡套上一層暖色調,在用顏色查
詢套上自己喜歡的lut色調,最後再用nik銳化就完成了,把一張原本冷又沒有層次的照片
完成為這樣心情還不錯。
五月份土耳其伊斯坦堡
這張地理位置也不是很清楚,是工作出差在地嚮導帶我來這邊拍攝取景的,因為當天出了
非常美的大景(https://goo.gl/NqDyxm )讓我這個觀光客感覺到非常幸運,拍完了清真寺
轉頭往市區看,用長鏡頭往一條每次都塞了非常多車的橋拍過去,發現用長鏡頭所壓縮出
來的景色真的很棒,大樓很貼近也很整齊感覺近在咫尺。
這張照片在後製上並沒有做太多,用了Nik的細節提取讓每個建築物更加有細節後,並且
也是用了PS內建的相片濾鏡再次加深日落的橙色,讓整張照片更有整體色調感,最後再用
色調對比再次加重了高、中及暗調的對比度讓畫面中所有東西都更加清楚一些。
六月份大阪箕面瀑布
在大景當前的瀑布好不容易卡到最前排的位置,發現用廣角鏡怎麼拍都好像一樣,景色中
沒有官方網站中的楓葉美景只有綠葉,就用50端局部拍攝了頗有綠意的樹葉與瀑布。在後
製上因為光線灑在綠葉上面讓他有點過曝造成原圖沒有什麼辦法看得出葉子的分明感覺,
我就用了nik的細節提取方式讓葉子可以有分明的感覺,而且因為當天光線的關係亮部跟
陰影處不是那麼分明讓照片看起來有點平,我在PS後製上建立了一個透明圖層選取了深一
點的綠色,用筆刷按照光線可能會造成的陰影的部位去刷讓葉子有明跟暗的分別,使佔整
個畫面居多的葉子有好一點的層次表現,再最後照片還有多加了nik的銳化讓葉子在更銳
利更分明一點,不過似乎有點過了頭的感覺。
七月份石門山星軌
從來沒在石門山拍好一張星軌的照片,不是太冷就是干擾太多,這次也是月圓干擾不能曝
太長的時間有點可惜。
在後製方面,因為當天是月圓天空長曝起來很容易過曝,所以採用iso400每張曝光10-15
分鐘,若有車子經過很怕沒有遮好黑卡導致照片過曝,就會提早結束這回合的曝光,最後
大概曝了4-6張來合成,發現腳架雲台不是很穩,當天也有動到一點點腳架每張照片都有
些微位移,所以就手動對齊每張星軌,因為我地景已經有一張完整的曝光照片,所以地景
跟星軌的圖層是分開的,對齊星軌時盡量讓它可以延續上一張的旋轉角度。
八月合歡東峰日出
這張照片是在沒有太多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上山,但是卻碰到了大景真的是有夠幸運。
在拍攝時盡量保留高光的部分,畢竟雲層跟陽光的顏色很美,也很怕過曝修不回來,在後
製時一樣也是Nik細節提取濾鏡加重雲的跟箭竹的立體感跟對比飽和度,其他就沒有做太
多的修飾,山的部分有盡量拉亮一些些不至於死黑造成突兀,但是真的只能拉回一點點,
再多的話就會很多條線的破壞畫面。
九月泰國拷龍穴
泰國自助旅行時在找一些景點拍照時從TripAdvisor發現了這個景點有這樣的神光,所以
從曼谷市區起了超級大早搭車過去,一到了這個拷龍穴只有我一行人自己走下去是有點
可怕,很涼也很陰暗。
這個光線會灑落下來的時間大概是在早上九到十點,不過建議提前個七八點到等待因為
九點一到就會很多當地的觀光客會來會紛紛在這個光線下大合照就沒辦法在這邊拍了。
在後製上,因為岩石非常的紋理特別且好看,我用了9張包圍曝光透過Nik濾鏡合成HDR,
因為拍攝畫面中有人(就是我自己),九張包圍曝光最亮的那幾張會到1~2秒的時間所以還
是要盡量穩住自己的身體不動。
照片進入到PS後我用調整->陰影/亮部的工具提取出更多暗部畫面並且加強它,因為會影
想到整體的照片必須透過遮色修飾一下與增減筆刷的透明度,最後我一樣再用了PS內建的
相片濾鏡(冷色調),然後套上lut(M31)使照片有點點藍然後在陽光有照到的部分刷出一點
暖色,不讓整張照片都呈現冷色調的感覺。
十月南非德班
這張照片也是用長鏡頭所拍攝的,發現其實久了很喜歡用長鏡頭拍攝風景;這張在後製上
主要分作為兩區,山跟湖都是讓它呈現藍色調,所以一開始整張照片是採用藍色調去調整
後期部分再用遮色片把樹根乾枯草原獨立出來,並用PS相片濾鏡加暖色進去,在使用一個
透明圖層顏色選取暖黃色用筆刷慢慢把這個區域刷過讓他變得比較暖(圖層設定為覆蓋),
最後結束時還是一樣再次增強整照片的對比度並且nik銳化後結束。
十一月合歡山東峰步道
後製上的想法跟方式跟四月的方式很相同,但是自己有偷偷加了斜射的光線進去點綴一下
畫面中所缺少的感覺。
十二月北海道
其實這張照片並沒有什麼後製,但是用長鏡頭推到200mm所拍攝的畫面,因為第一次拍雪
景沒有準備ND跟偏光鏡讓我非常困難拍照,因為我已經把光圈縮到最小,快門1/4000
(D750的極限),也把iso開到最低,拍出來的照片還只是有略微過曝的照片,當時非常的
扼腕因為在這邊中午到下午兩點所拍攝的照片都是相機推到極限的參數,沒有什麼可以
調整的,所以未來板友有打算拍攝雪景真的要準備ND+CPL會比較好拍啊!
分享了今年為自己精選的12張照片,也分享了一些些後製的心得跟想法,雖然都是在重複
但希望能提供一些人做後製上參考,重複許多的部分請多包涵謝謝各位
===========
成品分享區
===========
作品連結:https://goo.gl/IvdXxf
作品說明:同上面所述
作者: s93rm6 (Milks)   2016-11-11 01:01:00
作者: aa08175 (Q小賢)   2016-11-11 06:50:00
推,好強喔
作者: strike5566 (好球56)   2016-11-11 09:55:00
作者: GPX2000 (阿忠)   2016-11-11 10:04:00
作者: sat800g (IN)   2016-11-11 12:00:00
超讚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6-11-11 12:49:00
精彩的分享 推
作者: icwechang (毛毛)   2016-11-11 13:40:00
WOW!!
作者: thalesf (Cantabile)   2016-11-12 10:32:00
作者: louis520 (火焰俠)   2016-11-12 12:17:00
厲害
作者: elve7878 (Rev34)   2016-11-12 13:24:00
好猛...
作者: hhhuichun (huichun)   2016-11-12 14:03:00
照片和解說都好棒
作者: rhwebNW (Ryoko Hirosue fans)   2016-11-12 15:15:00
感謝各位的讚美與flickr追蹤XD 希望這樣的拍攝分享能夠有幫助到未來有拍攝到一樣畫面跟情況的人做參考,在後製上沒太多的技法應用簡單的幾個濾鏡跟想法去調整,感謝各位
作者: taebo (小咪)   2016-11-21 15:12:00
作者: Neuschwan (Lost Sheep)   2016-12-03 18:19:00
感謝分享,拍得很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