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分享一篇有關攝影史評論的文章

作者: skysleep (知易型男)   2016-05-29 02:43:41
繼上次小弟分享了一些個人喜愛的攝影師
(https://goo.gl/8oUEx2)
其實大家的回應都蠻不錯的
這次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最近看到的攝影史評論
"現代藝術「後」的當代藝術:在藝術終結之後"
網址: https://goo.gl/mOF3qW
這起源於最近我在看各種攝影師作品時,常會有困擾
有些攝影師的作品屬於一張流,也就是即使單獨看一張也可以看出些什麼(上次分享的攝
影師大多是這種現代攝影)
有些攝影師作品則是好幾張流,也就是單看一張看不出他要表達甚麼,一定要把完整的作
品及脈絡說明才可以了解作者的意圖(當代攝影)
尤其是當代的藝術攝影家都把攝影作品的脈絡及一張張作品間的順序當作創作主軸
也就是你沒辦法只看一兩張照片就看出意圖及理念,而有些作品也真是讓小弟我看不懂XD
在這篇文章中就很簡單的說明,藝術攝影為什麼從以前那種一張永流傳的經典美感影像(
像:布列松,Ansel Adams....)
變成了現在美術館中令人難以用直觀美感去欣賞的當代藝術作品(醜醜的,打光構圖不漂
亮,主體不明顯....)
其中作者提到
"由於現代藝術不斷的「原創」遇到了瓶頸,當一切都被原創光後,似乎這世界已經
出現不了任何原創事物,你想做的前人都做過,甚至做得更好。"
也就是前面的大師都太OP了,以至於後面的攝影師只能跟著這些大師的腳步來走XD
但這樣不斷的發展也造成了攝影僵化的現象,也就是一旦你不拍成這樣,你就不入流
結果就引發解放的後現代
"簡單來說,藝術作品不再只是我們觀賞的對象,而是要能讓我們思考。因為現成物
成為藝術形式的大量採用,所以如今創作者必須要解釋自己的作品「為什麼是藝術」,而
不是尋常的物件。"
也就是當代藝術攝影的作用變成是"促使觀眾思考"或"引導思考"的工具,背後所要表達的
思想才是重點,而作品本身只是一個線索而已
這篇文章給了我們一個不錯的說明,可以解釋為甚麼許多當代攝影師所拍出來的東西如此
怪誕,既不是美景美人也不是以往"感人的"紀實攝影,但是卻又可以進入美術館這種藝術
殿堂
或許下次我們再參觀當代攝影展時也可以用更包容的心態去理解攝影師的意念吧
作者: linpo1206 (東區徐志摩)   2016-05-29 03:03:00
提到丹托就先幫格林伯格QQ
作者: erotic (這個ID用很久了)   2016-05-29 07:37:00
什麼叫做"藝術作品"? 繩縛綁綑女模, 算不算藝術?
作者: NewTypeNeo (北大三國哥)   2016-05-29 09:37:00
作者: EiffelTower (Eiffel)   2016-05-29 10:42:00
抱歉,那連結裡的文章內容有錯誤...印象派的代表不會是梵谷,梵谷是 後印象派 !「立體派的宣言就跟印象派不同並互相排斥」這句話也很奇怪,因為印象派開創新的繪畫領域,而立體派是以後被發展出來的繪畫類別~而且它用了非常簡單的文字來說明 現代 到 後現代...那簡單的說明已經到了隨便的地步了~你是那裡人?臺北現在張老師的攝影史進到第二階段的課程,我們台中的攝影史已經要進入後現代了,目前是第四階~與其打游擊戰看這種文章,倒不如好好認真的上攝影史你就會知道原來攝影與藝術真的是...需要細細品嘗~
作者: erotic (這個ID用很久了)   2016-05-29 20:40:00
上攝影史對實務有什麼幫助?
作者: idolater (strawberry of Wrath)   2016-05-29 22:01:00
對創作有幫助,"實務"則否讓你不會花力氣重新發明輪子,很高興拍出來結果前人已做過
作者: EiffelTower (Eiffel)   2016-05-29 23:28:00
其實,我真的建議skysleep要上張老師的攝影史...因為你能看見更多更多種類的攝影,而且不只理解脈絡也能學會解讀作品,甚至是進而創造自己的作品語彙~至於覺得「攝影史」會跟實務沒相關、沒幫助的朋友,可否請這些朋友給我一點有關「實務」的定義或是範圍?
作者: ewpnawt8 (還是烙跑吧)   2016-05-29 23:57:00
推...讀攝影史了解攝影的定義後才知道在網路上接觸到的攝影不過是整個攝影定義下的一小局部罷了
作者: EiffelTower (Eiffel)   2016-05-30 00:19:00
真的喜歡攝影,就要好好的研讀攝影史!甚至連繪畫史與現代藝術都得進行了解~
作者: PF30   2016-05-30 13:35:00
想請問, 如果不上課的話有沒有推薦的相關書籍能夠閱讀呢?之前文章E大有推文建議去看攝影史, 有google了一下覺得頗有意思, 但上課恐怕沒時間, 所以想要看看有沒有書籍可以買來看
作者: gd2s7410   2016-06-02 13:47:00
我是文章作者,看到你的心得覺得感動(你抓到很多重點)。不過,這篇不太像攝影史,比較像某種藝術哲學典範轉移的簡介。其實現在攝影創作不能只讀攝影史,最好是對影像、藝術史、哲學、社會學、文化研究、人類學、心理分析等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以攝影為主要媒材的話,基本攝影史的發展脈絡(但不要停在形式主義的時代)我覺得還是要有,這樣就會理解為什麼今天的攝影變的越來越不像攝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