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新視野號用的相機

作者: PsMonkey (痞子軍團團長)   2015-07-20 14:26:39
我覺得岔題岔的有點遠,版主不要鍘我,不是我開始的 [被群毆]
我用很通俗的名詞定義跟更通俗的解釋方法
可能有一些跟實際狀況有些許出入,不過有錯還是請鞭
三個名詞:網路延遲、頻寬、網路速度
(高興的話也可以把「網路」改成「傳輸」)
假設我們就考慮兩台電腦(或著說設備)直接連線
也就是不考慮什麼 routing 三小的問題(反正也不是所有網路都有 routing 機制)
也不考慮什麼大水管接到小水管之類的問題
而這兩台電腦沒有處理資料速度不足的問題
網路速度是頻寬跟網路延遲兩個條件綜合出來的人類感覺
所以,坦白說,用這個詞沒什麼意義...
網路延遲,是物理上的限制
可以單純地說,單一個波 / 能量,從電腦 A 到電腦 B 需要多久
而頻寬,則是單位時間當中可以同時傳多少個波 / 能量
用光來舉實際例子,光速每秒 30 萬公里
電腦 A 拿一個 power 超強但是開關機很慢需要 5 秒的手電筒
往 3 萬公里外的電腦 B 開個 5 秒再關掉
電腦 B 需要 0.1 秒之後才知道電腦 A 做了這件事情
這個 0.1 秒就是網路延遲
那麼頻寬是什麼呢?可以分兩個面向
一種是電腦 A 同時拿 10 個超強手電筒,有些開有些關的運作了 5 秒
那麼電腦 B 假設有 10 個眼睛分別對應那十個手電筒
就可以知道電腦 A 表達的十個「開/關」的資訊 / 資料 / bit
跟上面的例子來說,A 跟 B 之間的頻寬就大了 10 倍
另外一個是電腦 A 換超強手電筒二代,也是 1 隻
二代開機跟關機只需要 1 秒的時間
電腦 B 的眼睛也不是木眼,可以接受 1 秒的閃爍頻率
(註:人的眼睛大抵上每秒閃爍 30 次就會覺得沒閃爍)
那麼 A 跟 B 之間的頻寬跟一開始的例子就是大了 5 倍
所以,如果電腦 A 跟電腦 B 之間(相隔 3 萬公里)從一個超強手電筒
改成 20 隻超強手電筒二代
那麼他們之間的頻寬就擴大了 100 倍
不過,他們之間的網路延遲還是需要 0.1 秒
搞懂這點,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有些主機代管商很強調他們的機房在哪裡
現在 internet 都是以 ms 為單位在拼速度
台灣到美國西岸就算 1 萬公里,一個來回就 2 萬公里,光速也要 67ms
那怕你有 100 條 1G 的海底光纖同時空著都只有你能用
你傳一張 1M 的圖片,最快還是需要 67ms
而如果機房是日本(大概 2000 公里),哪怕你只分到 10M 的海底光纖
你傳 1M 的圖片,還是會遠小於 67ms
大概是這樣...
作者: NewTypeNeo (北大三國哥)   2015-07-20 14:29:00
好吧 大家回來討論鏡頭~
作者: PsMonkey (痞子軍團團長)   2015-07-20 14:31:00
對不起 Orz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7-20 14:48:00
明明是物理問題 一定要用資訊的講法反而看不懂不是把他換成資訊用語就比較通俗好嗎 orz
作者: PsMonkey (痞子軍團團長)   2015-07-20 14:57:00
所以扯 Baud 會比較好懂嗎?(不,連我自己都不懂 XD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7-20 15:00:00
我是覺得 很簡單的問題一定要套一堆名詞定義上去 有意義嗎
作者: filiaslayers (司馬雲)   2015-07-20 15:03:00
這裡明明是相機版,一直討論這個幹麻...
作者: PsMonkey (痞子軍團團長)   2015-07-20 15:09:00
這世界真的蠻有趣的,尤其是看了上面幾個推文 [攤手]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7-20 15:12:00
原po一直用電腦比喻,但我真的不知道這跟宇宙空間用無線電傳輸訊號有什麼關係 可以解釋一下無線電的頻寬限制在哪嗎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15-07-20 15:13:00
樓上大哉問喔XDDD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7-20 15:14:00
我以為是距離太遠傳輸功率很低導致傳輸速度慢就原po的說法 速度慢是delay跟頻寬小造成,但頻寬是否跟發送的功率有關? 或者頻寬單純指的是傳輸協定?
作者: speedshuffle (咻~)   2015-07-20 18:05:00
頻寬跟發送功率無關
作者: ChungLi5566 (中壢56哥)   2015-07-20 19:12:00
這篇離題離很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