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給業餘者想踏入拍攝微電影的入門建議

作者: Juhnhood (約翰虎)   2015-06-10 15:53:37
看了一下近來版上有些版友開始試著用起單眼的錄影功能
我想了想,還是以分享經驗的心情來寫這篇實際的建議吧!
也許跟DSLR的旨意有點不同,大家也就隨意看看囉!
1階段:初次入門想嘗試拍片者:
(1)先試著把手上任何可以錄影的設備拿來運用,最好是能夠有自動對焦的功能
片幅也不要很大(景深能深一點,不會常脫焦)
拍攝的時候盡可能的靠近說話者,鏡頭以旅遊鏡為主
(2)只要多看一些電影,好好的思考裡面能立即使用的運鏡方式
(3)使用威力導演或會聲會影為主的剪輯軟體,就足夠了
把火力開在影片內容和畫面的活躍變換
2階段:開始熟悉單眼的用法:
(1)買一台單眼,什麼牌的都可以,只要能換鏡頭就好
然後有一顆大光圈定焦鏡和一顆旅遊鏡,熟練改變景深來強化運鏡的方式
(2)買市面上幾本有在講運鏡的書籍,例如大師運鏡系列都可以無聊時間來看看
但是基本上我覺得你把電影常出現的那幾套拿來用用就很好了!
(3)開始存錢買高檔一點的收音設備,省下買其他鏡頭的錢~先以存1萬元為目標
3階段:
(1)買一個級數高些的收音麥克風,先學習用一般3.5mm的小型麥克風
直接告訴版友們,我個人最低的容忍極限就是Rode videomic pro系列
最好可以直接存到約9000元,直接買stereo mic pro 這樣連在熱靴座上使用
(2)開始學習高階剪輯軟體,如Sony Vegas , Premiere , Edius , Final cut pro 四類
網上資源很多,可以買書也可以google很多教學來自學
學著提升剪輯能力去達成一些拍攝時的運鏡構思
(3)花5000左右,買一個流明度超過500的LED燈光,進行補光
作者: elenar (阿~DSLR~好想上FF)   2015-06-10 15:58:00
我直接買Dslr Rig 和 Focus gear其實我覺得收音設備對於普通玩家可能沒意義因為都是用來拍風景居多,背景用歐美戲劇OST當backgroundmusic
作者: theskyofblue (天空藍)   2015-06-10 15:59:00
為什麼不租就好…很多人只是一時衝動吧…
作者: elenar (阿~DSLR~好想上FF)   2015-06-10 16:00:00
拍小孩的話原po建議的一般收音麥克風剛剛好肩甲穩定器 8000, 肩架手持器 6000
作者: Juhnhood (約翰虎)   2015-06-10 16:12:00
其實我拍那麼久,最好用的就是4級防手震鏡頭 最方便了收音就看是不是要拍有劇情的東西,重點還是在人的需求
作者: nanaseliin (哇系奧希卡)   2015-06-10 16:27:00
J大 出書要講嘿 捧場捧場~
作者: jay0000   2015-06-10 16:39:00
最要的還是劇本
作者: peterchenyw (ChenYW)   2015-06-10 16:52:00
個人覺得投資器材的錢拿去上課比較好~不必什麼都買相機要買沒問題,其他就比較還好 需要再去租 除非當正職 那吃飯的傢伙就沒必要省了
作者: ad47 (我現身了~)   2015-06-10 17:11:00
新手調色用Davinci Resolve,只怕之後回不去了吧~怪怪der
作者: lcyeh (流浪漢)   2015-06-10 17:12:00
推推
作者: Juhnhood (約翰虎)   2015-06-10 17:15:00
我還是強調一下,如果是有劇情的微電影,就要買麥克風調色用達文西Lite再加一些書籍知識,會提升很多認知當學到調色階段的時候,當然是要學專職的調色軟體
作者: ad47 (我現身了~)   2015-06-10 17:21:00
調色如果要動要達文西 我覺得可以獨立出來討論研究了XD雖然概念一樣,畢竟軟體介面操作方式甚至硬體需求都差很多
作者: Juhnhood (約翰虎)   2015-06-10 17:26:00
所以我把調色放在第4階段,真的有興趣有錢燒才考慮~
作者: eidangee (綠樹林巴陵)   2015-06-10 17:33:00
j大 請問有推薦的LED燈嗎
作者: buff (buff)   2015-06-10 17:42:00
優文
作者: milkcake (光良的星星)   2015-06-10 18:01:00
還是想看nx1靜態照片的測試文章QQ
作者: Juhnhood (約翰虎)   2015-06-10 18:17:00
LED燈的選用實在太多了~推薦大陸F&V K4000系列 首選唷NX1照片測試文章我想我還是別出來獻醜了吧= ="但網路上好多NX1文章了阿~我現在學校都隨身拿這台
作者: scott1244   2015-06-10 18:43:00
用租的!
作者: bennylie (LBN)   2015-06-10 19:13:00
感覺分享,MIC的部分還蠻實用的。
作者: sim3000 (西恩)   2015-06-10 19:15:00
感謝分享 QQ 好想買A7S來學 XDDD
作者: Juhnhood (約翰虎)   2015-06-10 19:16:00
就麥克風而言,其實可以寫好長好長一大篇阿 我研究了2年A7S是真的一代好機,就可惜為了區隔市場而SLOG2有限制...
作者: ds1441 (wildfire)   2015-06-10 19:48:00
拍影片最重要的是你人生有真正熱愛的東西吧...內容才是本質,其他只是提升感官的方法...
作者: konguly (kong)   2015-06-10 19:59:00
多謝分享
作者: bla (暱稱一共要八個字)   2015-06-10 20:00:00
一切都是為了說個好故事,故事和怎麼說故事是最重要的
作者: setom (流水)   2015-06-10 20:02:00
感謝分享
作者: Juhnhood (約翰虎)   2015-06-10 20:11:00
完全推樓上網友們說的,內容的本質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我寫本篇只是單純提供硬體數位知識的研究路線而已~
作者: peterchenyw (ChenYW)   2015-06-10 20:19:00
Davinci Reslove還不算專業什麼算專業? 很多電影後製公司都用這套啊 Lite版對一般放網路上的作品來說也夠用了啊Sorry沒看清楚意思 上面當我沒回
作者: ds1441 (wildfire)   2015-06-10 20:58:00
 
作者: KRSmp (鶇)   2015-06-10 22:11:00
基本上本篇提到的很多軟硬體(尤其是後半段XD)已經是電視傳播媒體的等級了,小弟目前從事電視台攝影工作,原po列出的內容許多都是業界常用的
作者: Juhnhood (約翰虎)   2015-06-10 22:13:00
haha~所以後半段就是看個人口袋深度和自我目標了~~但我真的只是一介普通老師,全都是自己在各大資源摸索的
作者: rextem (熱血熊寶貝)   2015-06-10 22:14:00
應該說Juhnhood老師用的東西很多拍片的人都還沒錢用
作者: aaa5172000 (i love lol)   2015-06-10 22:20:00
麥克風對於拍影片這麼重要....
作者: Juhnhood (約翰虎)   2015-06-10 22:20:00
其實我只是把鏡頭的錢轉而選擇買別的器材了@@~如果拍片有對話,那收音超重要~我最愛的神兵就是我的麥
作者: nan0205 (nan0205)   2015-06-10 22:29:00
影像鮮師?
作者: imyahan (yahan)   2015-06-10 22:41:00
感謝分享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15-06-10 22:52:00
作者: l17 (Alpha ILCE-7s)   2015-06-11 00:35:00
作者: Bleedout (不小心笑出來了)   2015-06-11 01:16:00
大推
作者: ad47 (我現身了~)   2015-06-11 09:28:00
說實在 我還是覺得Davinci Resolve寫在這邊是有問題的,尤其怎麼會是建議先用達文西而不是先用剪輯軟體都有內附?要是一開始就從達文西開始學調光,學習意願應該會降低很多還不如先從剪輯內建LOOK套用、3Way調色或外掛Magic Bullet等先求有 再求好。
作者: Juhnhood (約翰虎)   2015-06-11 11:07:00
沒關係啦,a大~您說的也有道理 一級調色在剪輯軟體先弄事實上我也是這樣弄的~只是我文章寫得沒那麼仔細而已
作者: pussycat2009 (我不是女的)   2015-06-11 13:34:00
威力導演有個姐妹ColorDirector也可以調色自動追蹤產生mask蠻好用的
作者: rhinoh   2015-06-17 00:53:00
Sounddevices的mixpre-d,底噪其實算大的,也是sounddevices比較低階好入手的產品...小弟建議是最好可以準備一組可內錄的錄音設備對於初學者來說比較恰當,另外其實控制底噪關鍵是要思考的是麥克風配置和當下收錄音方法的問題而不是一昧gain大聲。小弟是做錄音工作的。。
作者: Juhnhood (約翰虎)   2015-06-17 22:05:00
您是真正的高手阿!~@@~~未來想跟您多請教一些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