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中共依然重複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0-10-25 14:24:08
70年了,中共依然重複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謊言
https://is.gd/GUA4wc
華盛頓 —
中共最近發動一切宣傳機器高調紀念自己的軍隊在70年前的10月25日進入朝鮮半島作戰。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也發表了講話。70年過去了,當年有關戰爭的很多資料已經解密,中共
對這場戰爭的敘事依然是「反抗侵略」和「保家衛國」。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
真相一:誰發動了朝鮮戰爭?
以中國中央電視總台和中共中央軍委分別製作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和《為了和平》
為例,這兩部紀錄片不約而同地迴避了誰發動了朝鮮戰爭的問題。對於戰爭的起源,兩部
片子都只是含混地將其描述為「朝鮮內戰爆發」。但是,事實上,朝鮮半島在朝鮮戰爭爆
發前已經建立兩個國家。韓國於1948年8月15日在朝鮮半島南部正式建國;同年9月9日,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朝鮮半島北部立國。
《為了和平》的片頭說,1950年6月25日, 「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武裝干涉,同時入侵台
灣海峽,把戰火燒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之上。」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同樣含混不清地說,朝鮮和韓國政府在分割南北朝鮮的「三八線」
附近的「長期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和摩擦」最終在1950年6月25日發生質變。「隆隆重炮轟
擊的巨響,宣告朝鮮大規模內戰爆發了。」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0月23日為紀念中國軍隊入朝作戰70週年的講話, 也延續了同樣的敘
事方法。他說:「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從其全球戰略和冷戰思維出發,作出武裝干涉
朝鮮內戰的決定,並派遣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
習近平也隻字不提是誰發動了那場戰爭,中共在戰爭之前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實際的情況是,1950年6月25日,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對美國支持的李承晚領導的南方發起
了入侵,目的是在共產主義的旗幟下統一朝鮮半島。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解密的檔案顯示
,金日成的這個行動事先得到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首肯,甚至可以說是蘇、朝共同策劃
並準備了那場戰爭。
1949年6月到1950年初,金日成一直在遊說斯大林,允許他對韓國發動軍事進攻。由於懷
疑朝鮮的軍事能力,並擔心蘇聯被捲入更大的戰爭,斯大林一開始拒絕了金日成的要求,
也不願意向朝鮮提供進攻型武器。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1950年的1月底的時候,斯大林
認為「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
斯大林所說的「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應該指的是:1949年6月,美國從韓國撤軍;1950
年1月,美國國務卿迪安‧艾奇遜(Dean Acheson)關於美國在太平洋防線的講話。根據
艾奇遜的講話,美國在太平洋的防線(又稱艾奇遜防線)包括阿留申、日本、沖繩和菲律
賓,形成一條弧線列島。台灣和朝鮮半島不在「艾奇遜防線」之內。
美國軍事歷史學家貝文‧亞歷山大( Bevin Alexander)告訴美國之音,他認為,艾奇遜
的講話讓斯大林對金日成的提議進行了新的評估。
亞歷山大說: 「這幾乎可以肯定是斯大林後來作出那個決定的原因……因為美國不像他
們所想像的那樣。美國不打算捍衛韓國。斯大林認為可以給朝鮮獨裁者金日成提供進攻性
武器來攻打韓國。」
真相二:毛澤東事先知不知情?
根據蘇聯解密的資料,斯大林在給金日成開「綠燈」的同時,又要求金日成必須徵得「中
國同志的同意」。1950年5月13日,拿到斯大林「令箭」的金日成來到北京通知中共當時
的領導人毛澤東,斯大林已經批准了他的計畫。毛澤東第二天在得到斯大林的確認後,同
意先擱置「統一」台灣的計畫,幫助金日成完成朝鮮半島的統一。
後來的史料顯示,毛澤東雖然事先不知道蘇聯和朝鮮已經就發動這場戰爭達成了默契,但
是對金日成統一朝鮮半島的意圖,他是知道的。金日成在向莫斯科尋求幫助的時候,也多
次尋求毛澤東的支持。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金日成的做法應該是受到了中共在「中國革命
」成功的啟發。毛澤東對金日成的提議是支持的,只是覺得當時並不是最好的時機。他甚
至答應等中國完成統一後,幫助朝鮮實現統一。
毛澤東瞭解金日成的企圖的 另一個證據是,在金日成的要求下,在朝鮮戰爭爆發前,即
1950年3月到4月間,中國將解放軍的三個朝鮮族的精銳師調入朝鮮,編入朝鮮人民軍。這
支部隊後來成為金日成進攻韓國的主力。
正在積極為「統一」台灣備戰的毛澤東最後為什麼會選擇同意金日成的行動?後來的分析
家們認為,他應該是迫於斯大林的壓力。蘇聯解密的資料顯示,在朝鮮戰爭前,中國和朝
鮮的每一項活動,斯大林都會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且中國也急需蘇聯在經濟、技術和武器
裝備上的支持。
中蘇關係史、國際冷戰史專家,中國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兼國際冷戰史中心主任沈志華認為
,將中國拉進朝鮮戰爭,顯示了斯大林的縝密。因為斯大林知道,如果美國將來出兵支援
韓國,金日成頂不住時,蘇聯是不能出面的,只能靠中國。
但是,也有人認為,斯大林之所以把中國拉進朝鮮戰爭,是試圖用中國的參戰來改變全球
力量平衡,讓美國陷入遠東戰爭的泥潭,無暇顧及歐洲。另一方面,如若中國失敗,朝鮮
半島被美國控制,蘇聯則可以再次名正言順進駐中國的東北。因為1950年2月,《中蘇友
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讓蘇聯失去了曾經在中國東北的權力。
美國喬治亞大學歷史學教授威廉‧斯圖克(William Stueck)告訴美國之音,如果沒有斯
大林提供武器,毛澤東提供兵力,金日成是不可能發動朝鮮戰爭的。
他說:「中國人和蘇聯應該為金日成的行動負責,雖然是金日成首先去找他們尋求他們的
許可。金日成非常想讓朝鮮半島歸於自己的統治,但是沒有中國和蘇聯的支持,他不可能
發動進攻。」
斯圖克撰寫過兩本有關朝鮮戰爭的書,一本是《朝鮮戰爭:一部國際歷史》,第二是《朝
鮮戰爭的再思考》。他說,也正是因為認定金日成的行動得到了蘇聯和中國的支持,擔心
共產主義進一步在亞洲的擴張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署已經讓美國擔憂),
杜魯門總統在朝鮮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天,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韓國作戰。
獲得蘇聯和中國幫助的金日成勢如破竹,三天內打下了韓國的首都漢城,並在戰爭爆發後
僅一個多月就佔領了朝鮮半島95%以上的領土。南韓軍隊不得不退守南部的釜山防禦圈。
朝鮮半島的戰局只是在1950年9月15日,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在韓國仁川登陸後才發生了
逆轉。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組建聯合國軍,給予韓國軍事援助。
1950年7月8日,杜魯門任命美國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聯合國軍」正
式建立。
真相三:美國有沒有意圖侵略中國?
對於中國為什麼入朝參戰,中國政府一直以來的最大理由是,美國在「武裝干涉」朝鮮半
島的同時「入侵台灣」,「把戰火燒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之上」, 所以不得不「抗
美援朝」。
無論是習近平的最新講話還是中國最新的宣傳片,都再次延續了這樣的敘事。《為了和平
》說,「70年前的那場戰爭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 。習近平在講話中也發表了
一樣的觀點。並強調,這是「以正義之師行正義之舉。」
然而,事實是,對於當時的美國,敵人並不是中國,而是蘇聯。美國在介入朝鮮戰爭之初
,就確定了「有限戰爭」的原則。杜魯門政府也一直在努力避免在朝鮮戰場上與共產黨統
治下的中國發生衝突。
《為了和平》這部宣傳片用保存在美國國家檔案館的一份1950年6月27日白宮聲明來證明
美國對台灣企圖。宣傳片高光凸顯了杜魯門的一句話:「我已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台灣
的任何進攻」。但是,卻有意忽略杜魯門緊接著的第二句話,「作為這個行動的必然結果
,我也呼籲在台灣的中國政府停止所有針對中國大陸的海上或空中的行動,第七艦隊將確
保其得到執行。」
根據解密的美國軍方文件,1950年6月30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致函東京遠東司令部明
確表示,第七艦隊的任務是「捍衛台灣,阻止中共對台灣的襲擊和侵略,同時確保台灣的
國民黨不會利用台灣作為基地對中國大陸發動襲擊。」
美國軍事歷史學家亞歷山大說,杜魯門政府從沒有想著入侵中國。杜魯門用第七艦隊「隔
離」台灣的舉措,一方面是為了讓台灣免遭朝鮮戰爭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美國
國會內部保護台灣的呼聲而採取的政治舉措。
亞歷山大說,「通過『隔離』, 中立台灣,他(杜魯門)將使台灣更加安全。換句話說
,中國共產黨不能侵略國民黨佔領的台灣,同時,台灣也將無法返回並攻擊中國的沿海地
區。就是這個意思。」
杜魯門當時還表示,一旦朝鮮恢復和平,第七艦隊就會撤離。亞歷山大說,理論上說,這
是個中立的舉措,但是,不可避免地被紅色中國解讀為「挑釁」行動。喬治亞大學歷史學
教授斯圖克也認為,聲稱美國有意圖攻打台灣,是中共的故意誤導。
美國並不打算將戰爭擴大到中國的另外一個例子是美國拒絕了蔣介石參加朝鮮戰爭的提議
。在朝鮮戰爭爆發伊始,蔣介石就主動提出可以出動3萬3,000人的部隊進入朝鮮作戰,但
是,杜魯門權衡再三後最終婉拒了這一提議。
中國強調自己是「正義擔當」的第二個依據是,美國操控聯合國軍,跨越「三八線」,「
要在朝鮮半島擴大軍事行動」。「 中國乃至亞洲的和平面臨嚴峻挑戰。」
1950年9月,仁川大捷後,隨著「聯合國軍」的節節勝利,麥克阿瑟確實放棄了把朝鮮軍
隊趕出韓國的最初的目標,決定越過「三八線」,「摧毀朝鮮的武裝部隊」,將「共產主
義逐出朝鮮半島」。
麥克阿瑟的行動當然也得到了杜魯門政府的同意,不過前提條件是中國和蘇聯不捲入朝鮮
戰爭。一旦中、蘇同時介入,麥克阿瑟就不應在北朝鮮進行地面戰鬥,而應防守「三八線
」,對北方繼續實施轟炸。
「聯合國軍」最終抵達了中朝邊境。不過,即便是在這個時候,美國也沒有打算攻擊中國
本土。
美國麥克阿瑟紀念館負責任詹姆斯‧佐貝爾(James Zobel)說,麥克阿瑟那句「聖誕節
前就回家」的名言也表明了美國的態度。
佐貝爾說: 「從我看來,沒有入侵中國計畫。你知道麥克阿瑟在(中朝)邊境上說,我
們在聖誕節前回家。意思是,他們不會在那裡呆著。因為發表這一聲明,他在媒體上大受
抨擊。但是,我認為,他更多的是為了讓中國人瞭解。 」
這是麥克阿瑟在1950年11月25日對朝鮮戰爭前景的判斷。他當時說,「你告訴孩子們,等
他們到鴨綠江邊時,我們就回家。我想確保他們可以吃上聖誕節大餐。」
不過,麥克阿瑟在戰爭的後期確實建議要將戰爭擴大到中國,甚至建議讓蔣介石出兵,並
建議考慮動用原子彈轟炸中國目標。不過,杜魯門政府沒有採納這些建議。事實上,後來
麥克阿瑟被解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在這些問題上與杜魯門的立場不一致。
美國不想把戰爭擴大到中國的想法也可以從美國當時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萊
德利(General Omar Bradley)的一段話中得到證明。1951年5月15日,布萊德利在出席
國會聽證會時,反對將戰爭延伸到中國。他說,如果將朝鮮戰爭擴大化,那將是,「我們
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布萊德利在講話中也指出,美國真正應該防範的敵人是蘇聯,而不是紅色中國。 他的這
段話後來總是被中國的一些人曲解為,他是指當時正在進行的朝鮮戰爭是錯誤的,其實,
他指的是指麥克阿瑟企圖要挑起的」全面對華戰爭」是錯誤的。
喬治亞大學的歷史學教授斯圖克說,美國沒有意圖征服中國還因為對於美國來說,美國當
時的全球戰略重心是歐洲,並非亞洲。美國參加朝鮮戰爭的主要目的還是想向歐洲盟友和
世界證明美國是可以信賴的領導力量。
他說:「在1950年6月前,美國認為韓國是一個合法的國家,而且是美國通過聯合國幫助
創建了這個國家。現在這個國家受到了攻擊,如果不干預的話,我們的敵人會變得更加大
膽,而我們的朋友會擔心我們的可信度。」
斯圖克解釋說,美國擔心,如果美國不為追隨自己的國家流血犧牲,這會有損北約在歐洲
的合法性,因為畢竟美國歐洲國家承諾,為抵抗蘇聯的侵犯提供保障。
真相四:中國到底為何參戰?
中國軍隊是在「聯合國軍」跨過「三八」線,攻克朝鮮首都平壤後參戰的。1950年10月19
日晚,26萬「中國人民志願軍」秘密渡過鴨綠江。10月25日,中國軍隊在兩水洞與「聯合
國軍」遭遇,在那裡,中國人贏得了第一場勝仗。 所以,這一天也被中國用作中國軍隊
參與朝鮮戰爭的紀念日。
不過,根據後來解密的資料顯示,即便是美國人到了鴨綠江邊,毛澤東的大多數中共政治
局的同事當時都反對出兵,認為美國不會危及中國的(中共的)安危。這其中就包括在中
共軍隊大名鼎鼎的將領林彪。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毛澤東正是認定了美國不想擴大戰爭,
才力排眾議入朝參戰的,因為他有更大的目標。
中蘇關係史、國際冷戰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沈志華曾在一次公開的演講中說,從朝
鮮戰爭爆發,到中國真正入朝參戰前,毛澤東至少三次提議讓中國軍隊入朝。毛甚至建議
,中國軍隊可以換上朝鮮人民軍的服裝進入朝鮮。
不過,毛澤東的建議一直遭到了斯大林的攔阻。後來,在金日成兵敗平壤向中國援助時,
斯大林也曾給過毛澤東一個選擇,中國可以不參戰,讓金日成組建流亡政府。沈志華認為
,斯大林這麼做,應該是基於對毛澤東的不信任。中蘇關係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簽署後,蘇聯被迫撤出中國東北而下降。
沈志華認為,毛澤東堅持出兵的一個原因是要以此爭取斯大林的信任,並讓斯大林相信中
國可以成為亞洲革命的領導人。因為這一點,一些人認為毛澤東為了進入社會主義陣營,
把入朝作戰當作了「投名狀」。
他曾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因為中國出兵朝鮮,從毛澤東來講,他的目的很簡單,
他就是要取得斯大林的信任。然後,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成為亞洲
革命的領導人,才有合法性,才能得到蘇聯的支持幫助,特別是對於中共剛剛取得的政權
的穩定。」
在朝鮮戰爭前,劉少奇秘密訪蘇期間,斯大林曾建議,在國際革命運動中,中蘇兩家都應
多承擔些義務,但有分工。斯大林說:「歐洲的革命我們管,亞洲的革命,中國管。」
沈志華說,作為一個客觀的結果,中國100多萬軍隊到了朝鮮後,毛澤東就取得了對朝鮮
半島問題的話語權。
根據中國官媒的報導,中共最後出兵朝鮮,讓斯大林感動的落淚, 因為中國是在為「社
會主義陣營作戰」。而中國後來也由此換得蘇聯對中國工業(包括國防軍工)建設的傾力
支持。
1958年7月22日,毛澤東在同蘇聯駐華大使尤金談話時就說過:「蘇聯人從什麼時候開始
相信中國人的呢?從打朝鮮戰爭開始的。從那個時候起,兩國開始合攏了,才有156項。

蘇聯的「156項」援助,包括重工業、能源工業、交通運輸業全面配套,相當於蘇聯將自
己全套工業體系的一個縮小版支援了中國。除此之外,蘇聯還派遣了1萬多名專家以「手
把手教」方式傳授,還無償提供了配套的技術資料。
在最新有關朝鮮戰爭70年的紀念中,中國專家們最津津樂道的一件事就是,抗美援朝為中
國國防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真相五:究竟是誰的勝利?
在星期五(10月23日)的講話中,習近平再次大力渲染「抗美援朝」是中國的勝利。他說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
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一貫的說
法也是,朝鮮戰爭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
中國在宣傳自己在朝鮮戰爭中的勝利時, 總是不止一次地拉出在朝鮮戰爭停戰協議中籤
字的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來為自己背書, 因為克拉克說過,「我成了歷史上籤訂沒有
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失望和痛苦。」《環球時報》總編胡錫
進在最新的題為」近年忽然冒出朝鮮戰爭的『美國勝利論』,這臉皮得有多厚「文章中就
再次這麼做了。
可是,單純從戰爭直接導致的傷亡人數上來說,中國恐怕很難稱自己為一個勝利者,因為
中國為這場戰爭付出了數倍於對手的傷亡。根據中國自己的統計,紀錄片《為了和平》給
出的數字是19萬7,653人。來自中國其他方面的數據顯示,傷員38萬多人。而根據美國五
角大樓的的統計,中國在朝鮮戰場上的死亡人數為40萬人、負傷人數為48.6萬人,被俘人
數為2萬1,839人。
相比之下,根據美國五角大樓1994年公佈的數字,美軍在朝鮮戰爭中的死亡人數為3萬
6,914人,其中包括非陣亡人員3,262人。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2020年7月29日公佈的美國
重大戰爭中的傷亡人數,美軍在朝鮮戰爭中的死亡人數為3萬6,574人,傷員10萬3,284人
。美軍的統計數字也得到中國學者們的認可。
美軍的這份死亡人數與蘇聯官方解密文件所顯示的美軍死亡人數一致,都是3萬6,574人。
根據蘇聯的數據,英、法、土、澳、加等其它國家軍隊兵員損失約為1萬7,200餘人。蘇聯
稱中國志願軍的陣亡人數為100萬。
關於這場戰爭對世界的意義,習近平沒有告訴中國民眾的是,在這場戰爭裡,中國因為在
戰爭後期越過「三八線」作戰,曾被聯合國決議譴責為侵略者。在此後差不多20多年的時
間內,中國受到西方世界的孤立。
就習近平而言,中國更大的損失可能是丟掉了」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最重要的一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