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武漢肺炎」汙名化中國?中國暫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如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2-11 20:25:30
「武漢肺炎」汙名化中國?中國暫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如何命名新型肺炎讓WHO傷腦筋
https://www.storm.mg/article/2280259
簡恒宇 2020-02-11 19:00
https://i.imgur.com/wBWLV7w.jpg
武漢肺炎正式名稱尚待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圖為WHO總幹事譚德塞(AP)
武漢肺炎、李文亮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源自中國湖北武漢的新型肺炎到底該叫什麼
名字,也成了世界衛生組織必須解決的問題,而世界衛生組織與中國日前相繼宣布,把此
疾病暫稱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理由是避免汙名化中國或武漢,但美國密西根大學醫
學史專家梅克爾直言:「武漢肺炎非常好記,這是極具傳染性的名字。」
WHO、中國不約而同正名
「我們認為有個臨時名稱很重要,且不會冠上地名」,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型疾病小
組負責人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7日說,「我確定還有許多媒體使用武漢或中
國稱呼此疾病,而我們想確認沒有汙名化」。WHO緊急事件主任萊恩(Mike Ryan)稱:「
我想重點在於面對國際間部分反應,我們有責任確保不會利用此疾病而衍生的汙名化行為
。」
WHO目前把武漢肺炎暫時稱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急性呼吸道疾病」(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並稱這是依據2015年發布的疾病命名指南,以及向世界動物衛
生組織(OIE)、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及其他WHO合作機構諮詢制定。中國國家衛生健
康委員會則在8日宣布,此疾病暫時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
以發現地命名有「不必要負擔」
WHO表示,武漢肺炎的正式名稱會由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定奪,最終定案會公布
在《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由於中國武漢是此新型疾病「發源地
」,因此廣泛被稱作武漢肺炎,但WHO的命名指南,不鼓勵以疾病發源地點命名,WHO全球
傳染病危害預防部門負責人布萊恩德(Sylvie Briand)認為,以地點命名新疾病帶來「
不必要負擔」。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UNC Greensboro)疾病命名史專家霍普(Trevor
Hoppe)指出,1980年代發現愛滋(AIDS)時,起初被稱作「同性戀有關的免疫缺陷」(
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但異性戀也會感染愛滋。儘管以疾病發現地或病毒
發源地命名是數百年傳統,像是茲卡(Zika)和伊波拉(Ebola)2種病毒分別在茲卡森林
和伊波拉河區域發現,因此以地點為名。
今日跨國合作難以人名命名
不過有專家認為,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雖然以西班牙為名,但發源地並
不是來自西班牙,而WHO在西班牙流感與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之
後,都盡可能避免出現這種命名法,以免汙名化整個地區或當地族裔。此外,2009年在墨
西哥引發大規模疫情的H1N1新型流感,一開始被稱作「豬流感」(swine flu),對豬農
造成影響。
H1N1新型流感的病毒最初是在墨西哥1個養豬戶的男童身上測出,但該病毒並不會因吃豬
肉而感染,且病毒是人類之間傳播,而H1N1新型流感也曾被稱為「墨西哥流感」(
Mexican flu),布萊恩德直言:「這對墨西哥人來說很不好。」以發現病毒的科學家名
字命名也是常見做法,但今日的新病毒都是跨國合作發現,因此難以用人名命名。
簡短且好發音 武漢肺炎很好記?
梅克爾告訴美國雜誌《財星》(Fortune),他個人喜歡病毒以首位發現病毒的人名字命
名,像是阿茲海默(Alzheimer)、帕金森(Parkinson)和妥瑞(Tourette),但WHO的
命名指南中,不建議用人名命名新疾病,且包含「未知」(unknown)、「致命」(fatal
)等「不當煽動恐懼」的字眼,也不能用在名稱中。指南建議,新疾病名稱應包含已知引
發症狀的病毒,還要簡短又好發音。
「我們很努力試著保持中立,也盡可能達到幫助性」,布萊恩德告訴新加坡《海峽時報》
,「若我們要用相同方式與敵人打交道,我們需要為世上許多相同名字的東西命名」。梅
克爾則直言:「現在要提到一樣東西,我們的敏感度和包容度已截然不同......我懂他們
為何想要取個通用的名稱,但也必須是大眾常用的...... 武漢肺炎非常好記,這是極具
傳染性的名字。」
───────────────────────────────────────
若疫情失控,全球6成人口可能感染武漢肺炎!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接受《衛報》獨家
專訪:其他國家應考慮採取中國式圍堵措施
https://www.storm.mg/article/2280748
廖綉玉 2020-02-11 19:28
https://i.imgur.com/mztaiam.jpg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人心惶惶。2月5日,泰國曼谷的通勤族大多戴著口罩自保(
美聯社)
中國武漢肺炎延燒,全球確診逾4萬3千例,中國各地紛紛採取封城或「封閉式管理」。香
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接受英國《衛報》獨家專訪時表示,如果疫情失控,全球
6成人口可能感染武漢肺炎,而如果中國採取的封閉圍堵措施證明有效,他建議其他國家
須考慮採取相同的措施來控制疫情。
全球6成人口可能都會受到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9日表示,最近從未
到訪中國的武漢肺炎患者病例可能是「冰山一角」。目前大多數專家都認為武漢肺炎基本
傳染數R0值是2.5,這代表罹病率可能將高達6成至8成,梁卓偉接受《衛報》(The
Guardian)專訪時也表示,如果疫情無法獲得控制,全球6成人口可能都會受到感染,他
說目前首要之務是弄清扯「冰山」規模與模樣。
梁卓偉表示:「全球6成人口真是很大的數字。」他說目前這些數字只是估算:「全球6成
至8成人口都會受感染嗎?或許不會,或許感染會一波接一波發生,或許這種(新型冠狀
)病毒的殺傷力會減弱,因為如果它殺死一路上的所有人,那一定對它無益,因為它也會
被殺死。」
梁卓偉:若中國封鎖措施有效,其他國家可能應該考慮效法
世界衛生組織於2月11日、12日在瑞士日內瓦(Geneva)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舉行專家會議
,梁卓偉透露他將在會議上指出首要議題是這種疾病的規模,其次的要務是查明中國為遏
止疫情惡化所採取的圍堵措施是否奏效,如果有效,其他國家應該考慮採取相同的措施。
梁卓偉表示,專家也需要知道中國各城市實施的圍堵封鎖措施是否真正減少了感染人數:
「中國這些大規模的公衛干預措施、社會疏離、移動限制是否奏效?如果有效,我們可以
如何實施這些措施或者不可能加以實施?」
梁卓偉表示:「讓我們假設它們已經奏效了,但你能關閉學校多久?你能封鎖整個城市多
久?你可以讓人們不去購物商場多久?如果你取消這些限制條件,那麼一切都會再度重演
,病毒會再度肆虐嗎?所以,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https://i.imgur.com/rduR7Ia.jpg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中國北京一處賣場門可羅雀。(美聯社)
如果中國的封鎖措施沒奏效,那麼人們就必須面對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我們可能無法遏
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而世界將不得不改變想法:我們應該努力減輕其影響,而不是試著
遏制這種病毒。
梁卓偉是冠狀病毒流行病專家,他在 2002年至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的抗疫之戰扮演重要角色。1月底,他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
表的報告提出警告,根據模型推斷,中國多個主要城市的疫情可能呈指數增長,而因為受
感染但尚未出現症狀的人們大量流動,加上缺乏阻止疫情蔓延的公共衛生措施,「全球主
要城市持續各自爆發可能難以避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