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主權議題籠罩台灣大選 投票率是勝負關鍵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1-03 04:50:09
https://p.dw.com/p/3VaHt
作者:楊威廉
台灣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各黨候選人也上緊發條,在各地進行造勢活動。 專家認為,主
權議題仍是這次大選最重要的議題,而選舉當天的投票率,會成為影響選舉的最重要因素

https://i.imgur.com/sZH7iFx.jpg
支持民進黨的選民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大選即將於下週六 (1月11日) 登場,各黨候選人也正全力在台
灣各地進行造勢活動。除了總統候選人南北奔走外,立法委員的候選人也紛紛站上街頭,
試圖在最後關頭,爭取選民的青睞。
在距離大選不到九天的時刻,專家都認為這次大選與以往不同的地方是,民粹主義的崛起
。美國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政府系助理教授顏維婷告訴德國之聲,從韓國瑜在上週日
(12月29日) 的辯論中狠批多家媒體的行徑,可以看出他正試著將整個選舉的論述帶往民
粹主義的方向。她說:「這次選舉的幾場政見發表會中,我幾乎沒聽到任何一個候選人將
焦點著重在實質的政策上。 」
專門研究台灣政黨政治的傅爾布萊特計劃 (Fulbright Program) 學者南樂 (Lev
Nachman) 則說,雖然這次大選論述仍然圍繞著台灣的主權議題,但是民粹主義的崛起,
讓台灣的選民認為捍衛主權是目前他們最需要關注的議題。他告訴德國之聲:「捍衛主權
仍是蔡英文跟民進黨這次選戰中最主要的論述,這一點與過往幾屆總統大選是一樣的。
唯一不同的是,韓國瑜所帶起的民粹主義替這個主權議題增添了急迫性。」
此外,顏維婷指出,自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月2日在演說中強調「一國兩制」台灣
方案後,國民黨便無法以九二共識作為其兩岸政策基礎。這樣的轉變,也讓民進黨在這次
大選中,能夠更有效的強化他們的主權論述。
顏維婷告訴德國之聲:「過往的選戰中,如果一個政黨以『中華民國在台灣』作為他們主
權議題的主要論述,他們等於掌控了九二共識這個概念。然而,在習近平推出一國兩制台
灣方案後,九二共識等於名存實亡了。這樣的發展加上國民黨推出的『親中』不分區名單
,都讓民進黨能更順理成章的將自己塑造成捍衛台灣主權的最佳選擇,也讓他們的立場在
與國民黨相比時,顯得更中性。」
香港抗爭如何影響台灣大選?
自從今年六月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後,各界便十分關注這場香港史上歷時最長的社會
運動如何影響即將到來的台灣大選。 台灣總統蔡英文自去年六月起,便數度公開聲援香
港的示威者。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韓國瑜也一改該黨傳統的「親中」立場,在去年11月一場
記者會上,以強烈的語言呼籲中國政府讓香港實施全民直選。
然而,當各界都在討論香港示威如何影響台灣大選的同時,專家卻認為這場運動其實對台
灣大選的走向,影響有限。傅爾布萊特學者南樂表示,「反送中」運動某種程度上,確實
影響總統候選人如何設計他們在統獨議題上的論述,但是這場運動並沒有替台灣大選帶來
任何新的元素。他告訴德國之聲:「『反送中』運動在這次大選中,確實影響國民黨或民
進黨在主權議題上的論述。 但是它並沒有為這次大選帶來任何新的元素。 」
南樂表示,雖然不少外國媒體都認為香港「反送中」運動是讓蔡英文的民調止跌反彈的關
鍵因素,但事實上,真正的民調數據卻顯示,香港「反送中」運動中大型事件發生的日期
,與蔡英文民調明顯上升的日期並不吻合。
關鍵評論網的網路實時民調追蹤圖顯示,去年6月9日香港「反送中」運動首次的百萬人遊
行當日,蔡英文的民調從6月8日的38.2%,小跌到38.1%。而在7月1日香港示威者沖進立法
會當天與隔天,蔡英文的民調反而從39.1%小跌至38.7%,顯示「反送中」運動中的重大事
件,確實沒有直接影響到台灣大選的情勢。
然而,在美國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教政治學的顏維婷也指出,雖然「反送中」運動沒有
直接影響台灣大選的情勢,這場運動卻讓台灣選民能清楚想像與中國統一後,他們可能面
臨的處境。此外,香港「反送中」運動也讓民進黨在主權議題上的論述,變得更有說服力

顏維婷告訴德國之聲:「『反送中』運動在主權議題上,提供了蔡英文很多論述的題材
。這些論述也讓蔡英文在某些台灣選民心中,成為捍衛台灣主權的最佳人選。」
但是,顏維婷也認為,與「反送中」運動相比,韓國瑜造勢活動的現場畫面,或許更能激
發部分選民1月11日出來投票的決心。她說:「我認為候選人的政見,才是直接影響投票
率的關鍵因素。在我看來,這次大選的勝負關鍵在於各候選人支持群眾的投票率。」
───────────────────────────────────────
中國操作「三戰」擾台大選 「大統戰」整合空中地面戰場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8544
仇佩芬 2019年12月31日 14:06:00
隨著2020大選進入最後階段,中國是否採取不同作法干預選舉順利進行引發警覺。除了近
來中國軍艦穿過台海等傳統軍事威嚇之外,對岸動員統戰、網路、宣傳,以空戰結合「地
面戰」的作法影響台灣輿論走向,成為綠營在選戰倒數時刻憂心的可能變數之一。
尤其去年九合一選舉進行時,傳出中共宣傳部也名列第一線工作單位之中。知情人士指出
,過去在中國對台工作的分工上,中宣部參與並不多,大部分的對台宣傳任務也多畫歸台
辦系統;但在「大外宣(中國對外宣傳大佈局)計劃」持續推動之下,對台宣傳成為國際
宣傳的一環,中宣部在對台工作中的角色也較過去明顯。
統戰部操作「三戰」 主導全球「反獨促統」
對於中國影響力介入台灣選舉,外界討論多集中在假訊息、地下賭盤,或利用民間團體動
員等手法。而面對中國在對台工作上一方面持續操作輿論戰、心理戰及法律戰等「三戰」
,更進一步結合籠絡地方政治勢力及基層組織等傳統地面戰,形成「立體網路」,綠營在
經歷2018的慘痛教訓後,本次大選的最後階段格外謹慎以對,並將研究焦點轉向中共對台
工作的分工調整。
分析中共對台工作的分工,除了外界熟知的「對台工作小組」,以及直接負責第一線執行
工作的中台辦(國台辦)之外,接觸台灣各界人士更多的單位是中共統戰部,無論是常見
的民間參訪、文教交流,甚至是慈善團體交流,都有統戰部派員參與其中,成為對岸在各
交流領域發揮影響力的最直接管道。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掌權之後提出「大統戰」概念,統戰部隨之進行職權調整,由統戰部主
導並協調全球「反獨促統」工作,將宗教、民族事務,及僑務先後納入統戰部之下,形成
「大統戰」架構。兩岸的宗教活動、原住民與少數民族交流,都成為統戰工作的一部分。
而僑務的納入,大幅強化中共對海外僑界的動員能力便於中國將海外僑團與反獨促統組織
結合,甚至與台灣特定政黨的海外組織合作,成為海外造勢或陳抗的一大變數。
啟動「大外宣計畫」 中國開闢網路輿論戰場
而近年來陸續發現中宣部參與相關工作的跡象,據了解則是中共「大外宣計劃」的直接結
果。事實上,「大外宣」工作涉及的部門從執行的外事、宣傳及網信系統,到統整「作戰
」主軸的黨建部門;對台工作雖然只是其中的小環節,但在外交議題、台灣重要選舉、共
諜事件等重大事件上,兩岸在國際輿論上的攻防相當激烈,也使得中宣部在對台工作的參
與也越來越多。
事實上,國安會9月提出的中國對台威脅研究報告中也曾示警,北京對台已經展開「複合
性威脅」,在外部仍採用傳統的軍事威脅,對內部則是利用網路及媒體,散布爭議訊息,
操作假訊息、假民調、地下賭盤等,由其政治代理人進行各種影響台灣內部民心及干擾選
舉的言行,甚至製造可能撼動人心及選情的危安事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