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共四中全會公報中的提及與未提及

作者: laptic (無明)   2019-10-31 23:15:08
中共四中全會閉幕:官方公報無人事話題 著墨港澳建「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0247059
https://i.imgur.com/Xei0ApP.jpg
(Getty Images)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周四(10月31日)在北京閉幕。在新華社
發佈的官方公報中,中共最高領導層提及要在特別行政區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
」。
官方公報沒有提及事前曾引發外界廣泛猜測的諸如習近平是否會選定接班人,以及黨內是
否會出現諸如常委七變九等的高層重大人事調動傳聞。
四中全會公報透露信號
新華社周四發佈的四中全會公報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
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公報還同時指出,中國必須在「一國兩制」下,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
區實行管治,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
│ (四中公報)好像什麼都說了,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
│ ——中國歷史學者, 章立凡 │
└─────────────────────────────────────┘
其中,公報提到要「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但未提
及具體做法。
過去五個月,香港因政府提出修訂能將在港逃犯引渡至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條例,引發長時
間、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至今仍未停息。
有專家向BBC中文表示,四中公報整體上顯示中共未來一段時間內會致力「加強專政」。
對於台灣,全會則提出要堅定「和平統一」的進程,並致力反對「台獨」。
「要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台灣
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反對『台獨』、促進統一。」
治理能力「現代化」
新華社周一(28日)公布,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代表政治局向全會做工作報告,會議討論的
重點包括「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
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8月底確定10月召開四中全會。這次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三中全會之間相
隔一年零八個月,十分罕見。
中央政法委公眾號「長安劍」根據習近平以往講話解讀,「國家治理體系」是在共產黨領
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等各領域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安排;國家治理
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
香港時評人劉銳紹則指出,治理能力現代化其實是用經濟、政治、監控等手段保證中共執
政。
劉銳紹認為,由於中美貿易戰和長年發展的積弊,中國經濟目前面臨巨大困難,所以經濟
上會開放改革,但在政治上會進一步收緊,利用人臉識別和信用管理體系監控民眾。
中國歷史學者章立凡則認為,有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表現,才是接下來一段時間
關注的重點。
「好像什麼都說了,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章立凡在電話中這樣評價四中全會的第一份
公報,他認為真正的「乾貨」要等到有關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文件出台。
他還表示,公報整體上顯示中共是要「加強專政」:「通篇講的也是加強黨的領導——東
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
「我覺得這場會議,我覺得經濟上的舉措基本上沒有談——基本上是在談黨建和以黨治國
……凡是出現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是有很多事情擺不平,」章立凡說。
港澳特區管治
至於具體有什麼事情擺不平,章立凡則說,他不記得以前的全會公報裏會有關於「港澳管
治」的說法。
公報中特別提到,要「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對此,章立凡表示,這一提法「恐怕是這次才有的」:「本來一直在講,『一國兩制』嘛
,就是香港要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應該也包括資本主義的法治,不是中共
的法治。」
「現在中共的這套所謂的法治可能……要延伸到港澳去了。」
近年香港備受關注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章立凡認為接下來中共有可能會想落實,但
是現在會比較「礙手」。
「『一國兩制』本來是做給台灣看的……但是現在中共把『一國兩制』的櫥窗打了個稀巴
爛,那還怎麼搞『和平統一』?」章立凡說。
「我覺得這個是非常矛盾的。」
人事變動傳言
四中全會是神秘的閉門會議,會議內容引發外界諸多揣測,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即使
會議結束後新華社發佈的公報不提及,但會議將討論貿易戰、中國經濟放緩以及香港問題

會議召開前,外界十分關注這次會議是否會出現人事變動,是否會出現習近平的「接班人
」。
2017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九大,新一屆中央權力核心全部都是「50後」,並沒有包括較為
年輕的潛在接班人,曾一度被認為有望成為常委的胡春華和陳敏爾都不在此列。胡春華現
任國務院副總理,陳敏爾是重慶市委書記。
去年中國修改憲法,去除了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外界將其視作習近平尋求連任的重要訊號

路透社引述外交官和領導層消息人士稱,雖然習近平目前沒有明顯接班人,但3名與習近
平較親近的官員較有機會:上海市委書記李強、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以及廣東省委書記李
希。
https://i.imgur.com/QO5ss8p.jpg
(Getty Images)
習近平2002年至2007年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李強與陳敏爾曾與其共事,李強當時是省委
秘書長,陳敏爾則是省委宣傳部長。期間,《浙江日報》頭版推出特色欄目《之江新語》
,習近平以筆名「哲欣」評論官員執政為人的大小事,而陳敏爾一直被視為該欄目的幕後
操刀人。
劉銳紹指出,即使陳敏爾和胡春華此次入常,也不代表他們就是未來的接班人。
「頂多就是李克強的接班人,是未來總理人選。習近平去年年初才取消國家主席任期的限
制,他做那麼多功夫,然後四中全會就亮出接班人?」劉銳紹說,「儘管有入常的人事安
排,都不說明習近平在二十大後會淡出以及交權。」
習近平過去講話引關注
四中全會前,中共黨刊《求是》發表2018年1月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對新進中央委員會委員
和省部級領導幹部的一篇講話,其中提及「禍起蕭牆」引發公眾關注與討論。
習近平稱,共產黨自身要過硬,「怎樣才算過硬,就是要敢於進行自我革命,敢於刀刃向
內,敢於刮骨療傷,敢於壯士斷腕,防止禍起蕭牆」。
不少人將其解讀為習近平的領導地位受到威脅。但劉銳紹認為,目前無人挑戰習近平的地
位,但他為了繼續鞏固權力,需要「製造凝聚力量的機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