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周布雅 關於跪拜

作者: vikk33 (陳V)   2018-03-15 19:08:33
關於跪拜
一:網路上常看到『明清前無跪禮』的說法,其實可以說正確也可以說不正確,說它正
確,漢唐人因為是跪坐,因此以坐姿行禮時,先挺直身體抬高屁股,然後如同站姿那樣鞠
躬拱手,就會變成類似拜伏的動作,這跟現代意義的跪是完全不同概念的,應該視為坐姿
狀態的作揖禮,而說不正確呢,是這種跪禮是有分等級的,最高級的禮必須雙手往前作揖
身體下伏直到頭點地為止,稱作稽首,這是對身分高貴者使用,平輩者行禮時是空首,大
致類似,但是先把雙手放到頭觸地的位置,也就是頭會點到手上而非地上,所以相對於空
首,表現尊卑用的跪拜可以說它其實還是存在的
二:跪拜最早是用於祭祀,後來才慢慢用於貴族間的社交,貴族間社交用的禮儀是每個動
作都有嚴格規範,不能隨意亂改的,因為在古代,禮儀是外交的一種延伸,在貴族之間由
於地方語言文字各有不同,交涉時必須有一種不需要語言也能判斷對方態度的遊戲規則,
避免因為誤會擦槍走火,這時候就需要嚴格的禮儀,即使語言不通,觀察對方的禮儀表現
也能大致掌握對方態度,因此古代禮儀是貴族專用的,『禮不下庶民』的意思其實不是瞧
不起人民,而是說,不需要制定一個繁複的禮儀給人民遵守,因為人民之間的交流不牽涉
複雜的利益關係,讓人民用最自然的交流方式解決就好,但是貴族因為一個錯誤的表態就
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因此必須遵守嚴格的禮儀規範,由於跪禮屬於一種禮儀,因此先秦時
代它是雙向的,受禮者必須還禮,如果對方用空首跟你行禮你也必須以空首還禮,否則可
能被視為一種惡意的鄙視,上級接受了貴族的稽首行禮,如果在坐姿就必須空首還禮,站
姿也必須按照對方的身分以相應方式行拱手禮還禮,因為不同身分還禮方式不同,所以先
秦國君開趴時其實很累的
三:漢代以後建立帝國,君王的權威提高了,跪禮從一種帶有外交社交性質的禮儀再演變
成一種確認統治權的禮儀,禮儀方式大致相同,但是君王不須還禮了,變成用以展現上下
尊卑的儀式,但是漢唐的君臣之間雖然建立了尊卑,大致上地位還是接近的,如果相談甚
歡或者為了表示尊重,君臣並坐還是很常見的,而且君王對老師或年老大臣行最高的稽首
之禮也還很普遍的
四:宋代因為椅子已經普遍了,君臣之間不再行跪禮,剛開始的時候朝廷開會是君臣都坐
著的,後來皇室為了展現權威變成君王坐而朝臣站,對君王行禮採行站立禮
五:從元朝開始,中國對君王才用匍匐式的跪禮,而且隨著明清演變,對跪禮的要求也越
加繁複
===========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整個跪禮的演變,就是從先秦上下間帶有合作性的關係,一路把臣下
奴僕化的過程,每隔一代臣子的地位都變得更低,最明顯就是表現在臣下的行禮方式上面
,從先秦的君臣對等行禮,到漢唐的毋須還禮,到宋代臣子失去坐的資格,再到元明清的
匍匐於地以額撞地
它就是一個透過折辱人來強化控制的過程
匍匐式的跪禮還具有一種象徵意義,這種胸口貼膝額頭扣地雙手拜伏的動作,它是一種求
饒的動作,而且是最高等級的求饒姿態,比較文雅說這個姿勢就是引頸待戮,在這個姿勢
下你表現出來就是徹底放棄任何抵抗,因為這個姿勢下面你是不可能做出任何攻擊動作的
,而對方只要一刀就能砍斷你的脖子,由於你露出脖子而且雙眼貼地,遭受屠殺時你連閃
躲都不可能,主動表現像這樣的姿態,在動物界的意思就是表達徹底地順從
中國的君王非常享受這樣的順從姿態
===========
所以說跪禮,就是『中國文化的孝道,就是控制跟恐懼』最好的詮釋
每天進行這種匍匐式的跪禮,向父母表達任由父母生殺奪與毫不反抗的順從,透過每天這
種儀式的反覆加強,強調控制跟恐懼
每次看所謂二十四孝三十六孝,這類故事,只會讓人覺得寒毛發冷,因為這些故事,比如
臥冰求鯉拉,賣身葬父拉,恣蚊飽血拉,這些故事毫無合理性跟必要性,根本是腦殘才會
做的事情,卻成為被用認真態度傳頌的故事
因為中國對『孝』的標準,不是你行為的合理性或結果的有效性,也跟你行為的出發點完
全無關,其衡量標準是你可以為了父母自我傷害到什麼程度?你能為了父母自我傷害程度
越高,你就越孝順,至於趴在冰上面溶化冰的行為到底多腦殘,不是衡量標準,看到恐怖
之處在哪裡了嗎?
中國文化的孝道,它居然是零和的!
它居然他媽是零和的!
你必須自我傷害來證明你孝順,否則那就是不孝順!
你必須生殺奪與無條件順從,否則那就是不孝順!
能把親子之間的情感詮釋成零和的關係,根本恐怖到令人髮指!
我講過很多次,中國式的孝道,它就是一個統治工具,一個用控制跟恐懼來統治的統治工

跪禮就是一個很好的詮釋
https://www.facebook.com/simonbuya/posts/157090958291982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