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視其所以 觀其所由 察其所安

作者: madwu (好想給他好好睡一場!)   2013-06-19 00:00:54
※ 引述《SBCB (科科)》之銘言:
: 孔子這段話應該怎麼解釋比較妥當?
: 我看過幾本註釋本 每一本的解釋都不盡相同
: 尤其是"察其所安"這一句 各種說法都有 目不暇給
: 望各位前輩不吝賜教!
小弟簡短摘錄老師講解與自己的想法描述,才疏學淺有言不及義之處,還望海涵。
本章前三句為"知人之方",藉由三句總歸識人的方法(原則)
視其所以
視:常事約視
以:以者用也
視其所以:平素所為
觀其所由
觀:非常曰觀
由:由者經也,經從之跡
觀其所由:特別事跡,識之更深
察其所安
詳審視觀,性情所安;用心忖度,意氣歸向
這句不單獨或延伸前兩句,而是在前兩者視觀同時一併判斷的原則;
視(視其所以,平素所為)與觀(非平素所為,可尋軌跡)之時用心忖度意氣歸向。
判斷一個人,
在其平常日用、遇特別的時空背景,或就單獨特別事件,其作為的心態和意向。
換句話說,判斷一個人,不能僅僅看其作為;
而是他為什麼這麼做?這麼做的心態是甚麼?和其作為後內心的意向。
以心態來舉例
某甲做善張揚,是為了彰顯名聲?或是帶頭模範,希望轉變社會風氣?
以意向所安來舉例
某乙作惡,是心安理得或是惶恐不安?
在簡單一點(其實論語不簡單,短短幾句,邏輯性很嚴謹,原則說明又涵蓋很廣)
要判斷一個人,要用心觀察體會其行為後面的心態,才不會誤會一個人,誤判一個人。
老實說,本章說的不僅僅是狹義的"判斷一個人",而是"觀驗彼德",單就"判斷一個人"
有殺雞用牛刀之嫌;這原則是去勘驗德行...
另外,也藉由本章,警惕自己所作所為的心態與目的。
以及行善心安還是為惡理得,來判斷自己內心之意向與修正。
作者: ckr (琴心)   2013-06-19 00:16:00
謝謝分享
作者: fireduke (道心.冥司 )   2013-06-25 19:02: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