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薛仁明:中國文化在臺灣?

作者: nknuukyo (我無所能因敵成體)   2011-12-13 13:04:18
今天心情不錯 就不用嬉笑怒罵的方式講講問題
a.
:
: 宗教是自我形象的展演,那從這角度信神,還是人本阿
b.
: 1.人本是以人為本,裡面的人要信什麼教是他們的自由
:
: 2.就算什麼樣的思想,也不一定一成不變,像解放神學是士林哲學結合馬克思主義
:
: 也可以談
首先 就次序上 
一個人如果哲學行動和哲學思想是符應人當以神的目的為目的
他再冠上人本的名稱
那麼如果他的哲學行動和哲學思想不衝突
他必然得從 以神的目的為存在目的 轉化為 以人的為目的
此時他已不能稱之為神本 他所抱持的宗教必然已非過去神本的宗教
若假設這個人的哲學行動跟哲學思想相矛盾
則會出現倫理學的問題
是故這種搞法怎麼看都無法自圓其說
再者 一個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者所信的宗教
他們的宗教形式必須滿足於 以人的目的為目的
否則他的哲學行動和哲學思想就產生衝突
是故 不是信神就叫神本主義
而是把神的目的作為人類存在目的才能稱作神本主義
不當以此混淆視聽
再提a部分
這是個無效論述
因為您無法證明 宗教是自我形象的展演 這段論述為真
且假設此論為真
則神本主義=以人自身形象的延展為目的的目的=人本主義
那麼談神本跟人本根本就失去意義
且宗教上神學所擁立之神 並非都以人的形象作延伸
例如回教 東正教等等(上帝無以名狀)
所以這種以人自我形象為延展的宗教
反而當屬人本的文化起源 羅馬希臘文化
他們的神貌是符應人的形象
且各具人類化的性格 平民百姓亦不將祂們的意旨視為人類存在的目的
是故 不論從那個角度看 這種論述都是沒道理的
最根本的原因 可不是救貧就叫以人為本
而是人到底是以 人或神意 作為存在目的
這是核心思想 要改變就不能再稱之為人本或神本
即使康德提的唯理上帝 他自己也不認為人是為上帝而活
是故 用哲學也不是一成不變之類的論述 並不能替這個核心問題解套
當我們把觀察者為主體 神本主義者為客體時
我們提出”宗教是自我形象的展演,那從這角度信神,還是人本阿”這樣的論述
除非我們真確證明此論述為真
否則必然不是有效論述
打個荒謬的比方
我們把眼睛矇著 看一個紅花是黑抹抹的 看一個綠葉也是黑抹抹的
我們不能說 紅花與綠葉一樣都是黑抹抹的
除非我們能證明 我們矇著眼睛看到的才是真的
即使我們能證明矇著眼睛的角度才是對的
那紅花綠葉這兩個詞又有何意義? 直接叫花葉不就好了?
而在我們將神本主義者作為主體時 存在目的作為客體時
問題就更明顯了
我認為我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執行神意
   我本人就是我存在的目的本身
這本身信念上就造成矛盾 
當然你可以嘗試用 
人本主義者藉著自由意志 改變自身信念 而變成以神意為存在目的
但荒謬點在於
你怎麼說其他的神本主義者 就不是憑著自由意志來選擇讓自己為神意而存在
是故 這樣的解套也毫無力道 失去意義
所以 說那些張冠李戴的人本宗教人士是隨手拿來的口號主義 我想並未冤枉他們什麼
再來看這段
===
人本精神和心理學的操作制約不謀而合
您反人本精神似乎是反對心理學
===
首先 就一個不用學過邏輯或心理學的小學生來說
他都能看出這段的問題很大
心理學其中一部分是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的一部分是操作制約論
假設"人本精神跟操作制約不謀而合" 為真
那反對台灣人本不等同於反對人本精神
而反對人本精神也不等同於反對心理學
這種範疇錯誤不該是哲學系 甚至用理性論述者會犯的錯 
再來 以自學心理學二十年的角度看這段話
問題還是很大
"人本精神跟操作制約不謀而合" 這段話本身就很詭異
操作制約屬於行為主義 
傳統教育下 學生犯錯立刻處罰 作對立刻獎賞 就是操作制約的應用
以人本主義來說
人擁有自身身體的自主權
自然無法接受操作制約中某些藉由身體處罰上的操作
這怎麼能不謀而合? 您真的有讀過您引的資料??
再者
談論人本主義的心理學派
撇開存在主義 現象學 新佛洛伊德不談
跑去談現實中常常與其衝突的操作制約
甚至許多行為主義學派還認為"自由意志"根本不存在
若還能說"不謀而合"
這....好糟糕
我希望您舉心理學當背書 起碼先看過幾本會比較好
題外話:
操作制約雖然跟人本主義扯不上什麼邊
但並非一無可取
操作制約用在教育孩童上 也不見得得以體罰的方式
例如:
a.孩童犯錯用打罵的方式去告訴他 他作錯了  這是低階用法
b.孩童犯錯 告訴他 你作錯了 我必須扣你這個月的零用錢
 
                   這種制約就是高級用法
是故 即使在人本思潮下操作制約飽受批評和檢討
但它始終未從教育心理學拿掉
端看教育者懂不懂得聰明使用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完全讓孩童自悟的方式去認識他們犯錯的事實
就像你可以讓不愛在馬桶裡大便的三歲孩子慢慢省悟他到底那裡作錯
不過等他意識到時  早就滿屋子大便了
所以完全捨棄適當的操作制約不用
這樣的教育方式我不認為適用於普及教育
而要搞兩套系統 我則認為違背社會平等性的期望
建議:
心理學的書籍可以從簡易的東西先看起 不要引到錯誤的方向自誤誤人
想和學教育的人談心理學 建議借本教心來看
要多update心理學與科學實驗的相關知識
行為主義雖然違背直觀 但近年的心理科學實驗都很大規模
算是長期受科學檢驗的學派
要再往下走 要看看神經科學的東西
如果生理生化修過 這方面對您未來哲學建構應該會有幫助
作者: nknuukyo (我無所能因敵成體)   2011-02-13 13:05:00
P.S. 講邏輯的話 ....我是資工的另外若對心理學的評論有任何不公道之處您可以轉波到PSY版問更專業的心理背景從事者相信他們會給您更清楚的理解我也可以談談天道思想是如何處理人本跟神本的問題不過等您先確認本文兩段論述後吧哲學的駁論如果不公道 也歡迎您轉去西哲討論
作者: airpark (風之過客)   2011-02-13 15:16:00
http://0rz.tw/ciGu3之前上課筆記這也是為什麼費爾巴哈批評宗教
作者: nknuukyo (我無所能因敵成體)   2011-02-13 15:20:00
問題在此一論述為真嗎?如何證明?即使為真 那神本跟人本兩辭的意義就不存在我是建議您把本文轉去西哲和心理板討論也許會有比我們公正的看法 而且正因費批判宗教是人自我形象的延伸 所以他才是人本但你問信奉神本教義者 說:神不過是人類形象的延伸他們是否能接受呢?他能接受這種論述的同時 他本身就不再會是神本主義這些神本主義者如果給予神一個既定形象他們也不會說 神的形象是人所建構的必然是說 神的形象神的意旨獨立於人而先行存在是故此筆記駁斥沒有力道而且順著這思路台灣口號者會更慘提人本就等於承認自己的神是人類形象所延展的存在是故 荒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