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新到手豆子的參數測試方式?

作者: surot (修洛特)   2018-01-04 11:28:29
各位大大好,小弟剛根據大大們的意見更換了磨豆機刀盤與篩粉罐,
沖了幾杯後感覺品質比較穩定,同參數下比較能得到同樣風味了,
所以現在又重新想要得到手沖出喜愛的咖啡味道的方法。
想請問的是,每次到咖啡店買了一包半磅的咖啡豆回家,
各位大大會怎麼去尋找這包豆子最適合的參數呢?
通常我會控制溫度、悶蒸時間、粉水比,
磨豆機大致都設定在小飛馬3.5刻度不動,
但如果溫度x悶蒸x粉水比條件撒開,
一包豆子大概也就去掉一半了,
不同時實驗又會有記憶偏差的問題,
所以想請問看看各位大大怎麼解決這樣的實驗問題呢?
真希望再過幾年能進步到沖個一杯就可以大致憑經驗判斷要怎麼下參數好的等級呀……
Hario V60上下杯
小飛馬+不鏽鋼平刀
細口快煮壺
作者: b199059x (AHONG)   2018-01-04 12:14:00
可以做個簡易的杯測
作者: jaster21 (一直想打球)   2018-01-04 12:21:00
杯測表量化作反應曲面法分析 但是手沖萃取不穩定 加上咖啡豆是農產品 每批次不同 實驗參考性低
作者: shana99966 (shananana)   2018-01-04 13:14:00
題外問,請問小飛馬不鏽鋼刀在哪買的?謝謝你
作者: maxst (單挑阿)   2018-01-04 13:49:00
我豆子拿到都是匿名一圈半下去沖,太濃兩圈,太淡一圈
作者: Meyellis (Meye)   2018-01-04 15:06:00
多泡,多變化,多喝。我後來最注意的是沖煮時間,多在1:1:30內沖完。段落怪怪再描述一次,多在一分半內沖完
作者: surot (修洛特)   2018-01-04 15:27:00
請教樓上M大,沖煮時間如何控制?同研磨度與溫度下若要得到粉水比,時間似乎是不可控因素,或應該看時間不看濃度呢?^相同 另外420平刀盤我是在蝦皮找的喔。
作者: gotschool (自動貓)   2018-01-04 15:46:00
如果萃取採義式機,這樣杯測數據會比較有參考價值嗎
作者: lin89710 (谷)   2018-01-04 15:47:00
用你上一包豆子的參數當第一杯 之後在修正經驗多了之後大概就會以地區 烘焙度 區分第一杯的參數
作者: ohsexygirl (KENJI)   2018-01-05 01:38:00
回surot:改變沖煮手法
作者: dog37 (hide)   2018-01-05 09:52:00
要不要看一下王策的手法,相對簡單,注水4次但實際有繞圈大概只有第一次悶蒸跟第2次注水前段繞圈,其他2次就直直注水但他第一段注水悶蒸50克要在5秒內注完+繞圈,好難https://i.imgur.com/CD5Rf91.jpg
作者: jacky7987 (憶)   2018-01-05 17:20:00
其實找最佳意義不是很大,因為你的豆子狀況每天都在變,應該找一個適合最多豆子的沖法
作者: qoopichu (非洲邊緣魯蛇)   2018-01-05 17:23:00
豆子好,怎麼沖都好喝,反之...
作者: maxst (單挑阿)   2018-01-06 00:04:00
真的,好豆子容錯率較高,簡單來說就是怎麼沖怎麼好喝
作者: Meyellis (Meye)   2018-01-09 21:08:00
在短時間沖完是為了要擷取某一段的味道,沖煮時間拉長味道也會隨之雜一些。悶蒸不取消的情況下,有時候抓到一個較易滲透的速度的話會比單純使用大水注再快一些。總之沖煮手法千變萬化,多多嘗試,嘗到喜歡的味道才是值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