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全斷面開挖(TBM)跟潛盾開挖差別在那兒

作者: alupig (夏天藍)   2021-04-12 16:50:42
依個人備標新加坡地鐵標案經驗,
台灣稱的潛盾機與全斷面鑽掘機, 其實都是TBM (隧道鑽掘機)
其設計必須因應地質條件,環境限制,施工需求而量身定做
以新加坡來說,有N=100的古老沖積層, 也有N值即低的海泥層, 也有硬梆梆的花崗岩層
最常見的是EPBM (Earth Pressure Balance Machine,土壓平衡式)
也有使用Slurry TBM (泥水加壓式)
除了TBM, 包括作泥,工作井及出碴,泥水處理廠..., 可視為一整個系統
※ 引述《AHELF (工作 QQ)》之銘言:
: ※ 引述《loby1234 (是洋蔥,我加了洋蔥)》之銘言:
: : 問有關於潛盾機與全斷面鑽掘機TBM的差異在哪兒?感覺都是一樣的呀!就鑽掘機本身來說
: : 不是很類似嗎?工法也是差不多,為何要做成二個分類呢?可以請大家幫幫忙解答嗎
: 嚴格來說
: 先有 潛盾工法(手挖式潛盾工法) 1818年 "Forming Tunnels Drifts Under Ground"
: 1825~1843 River Thames 河底隧道
: 後有 TBM("硬岩"全斷面鑽掘機) 1845年比利時 Henri-Jodeph Maus 設計
: Tunel Boring Machine 1846製作 但僅測試,未使用
: (好像原定鐵路隧道工程延後約10年才開工)
: 1851年美國 使用 Charles Wilson
: Stone-Cutting Machine(削石機)
: 不過結果失敗(也是鐵路隧道工程)
: 一般認為這是 TBM的雛型
: PS. TBM一開始是針對 "硬岩"設計
: 因為對當時來說"軟土"
: 開挖後的支撐問題無法解決
: 接著 1865年 Baelow 發明鑄鐵環片後
: TBM的概念 才引入 潛盾工法中的潛盾機
: 1914年 美國使用 RC環片原型
: 但此時 機械式多以失敗告終 完成的潛盾工法 幾乎都是靠手挖式
: 1948年 俄國 基輔型機械式潛盾機 算比較成功的
: 約到 1960年 TBM才算正式實用化(德 Wirth)
: 之後 一般來說 就將軟土潛盾(機) 納入 TBM技術範疇中
: 或這是說 潛盾鑽掘機具Full-Face TBM 全斷面隧道鑽掘功能
: TBM技術 隨時間演進包含 1.軟土潛盾(鑽掘)機 2.硬岩TBM 3.密閉式TBM
: 目前 TBM 朝大斷面 大深度 形狀不限圓形 發展
: 主要用於 潛盾工法 和 隧道鑽掘
: 大概只記得這樣 歡迎補充
作者: w840808 (Fang)   2021-04-17 08:36:00
我設計都是遇到bukit timah granite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