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桃園地下停車場坍塌1死2傷 初判結構計算

作者: hateOnas (△氣噗噗△氣噗噗)   2020-05-09 12:19:56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UjY1EFj ]
作者: sharkimage (小傢伙)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桃園地下停車場坍塌1死2傷 初判結構計算
時間: Sat May 9 11:15:19 2020
1.媒體來源:
聯合
2.記者署名:
張裕珍
3.完整新聞標題:
桃園地下停車場坍塌1死2傷
初判結構計算疏失載重不足釀禍
4.完整新聞內文:
桃園市平鎮區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4月30日坍塌意外造成1死2傷,市議員舒翠玲、陳萬得今天在市政總質詢連番砲轟市府,直指意外主因是設計錯誤、施工不當,也凸顯市府審核監督、橫向聯繫、稽查機制失能的三大問題,是勞動節前夕的最大諷刺;
桃園市政府交通局長劉慶豐說,初判事故主因為「結構計算疏失」導致載重不足,事故鑑定報告預計下周出爐。
陳萬得說,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坍塌案人命關天,不僅市府該負起責任,更直接點名事發十多個小時,都未見市長鄭文燦親自到場關心,多天以來也不見慰問家屬,質問鄭市長到底人在哪?
鄭文燦說,當天一接獲通知,立即取消當天所有預定行程,待在市府了解及指揮所有應變措施,並指派交通局長到場全程協助消防救災,也於中壢殯葬園區臨時靈堂布置完成後,代表前往慰問,並協調營造廠商協助家屬辦理喪葬事宜。
由於該處地下停車場意外造成1死2傷悲劇,事後被指是採用無梁工法出問題,陳萬得也質疑,該公共建設案是否有採無梁版設計必要性,市府是否欠缺完善的風險管理評估。
舒翠玲也提出資料,指出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採無梁版工法,柱子承載力量必須經專業計算,如果瞬間載重無法負荷,就會造成全面連續坍塌,況且經過證實該工程動態及靜態設計載重,僅正常值四分之一,她認為不只設計錯誤,施工也有不當,對比市府每月積極督導履勘,積極爭取金品獎,卻未見揪出結構問題,看來格外諷刺。
「魔鬼到底藏在哪?」舒翠玲痛批市府,這場意外不僅炸出大天坑,也炸出市政府審核監督、橫向聯繫、稽核機制3大失能,相關局處存有本位主義,未參與交通局該案工程設計審核會議,錯失發現問題、提出建議修正機會,且市府定期稽核制度也未發揮實質效益等,要求市府各單位檢討,並應體檢其餘無梁版工程,「該停就停、該改就改」。
劉慶豐說,無梁版工法設計國內案例不少,此案基於空間考量而採行施作,意外隔天已邀桃園市建築師公會、桃園市結構技師公會及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3大工會現地鑑定,初判事故主因為「結構計算疏失」導致載重不足,預計下周提出正式事故鑑定報告。
意外發生後,市府強化現場防災,包含地面裂縫已填注防水材料、裸露坡面覆蓋帆布、公園內滯洪池底部灌漿避免隆起、未崩塌區域的填土已先移到未開挖區、增加崩塌處周圍51處點位監測,並實施每日2次觀測,目前周圍土地皆呈現穩定狀態。市府將以安定鄰房,避免災害擴大為優先原則,未來配合建築師公會建議,安排後續復工作業。
至於舒翠玲直指各局處缺乏橫向聯繫及稽核機制失能等,工務局長賴宇亭說,工程施工查核小組辦理工程施工查核,主要是針對施工品質是否與圖說規範規定相符查核,而原設計圖說結構分析計算的檢核,須有專業的電腦程式計算,應由工程主辦機關於規畫設計階段取得結構技師簽證,不過市府在此案後會加強輔導各主辦機關,在工程設計階段如採特殊結構系統時,應邀有該類經驗專業的專家協助審查,以確保設計單位建築師或技師設計結構能符合日後施工及營運階段安全性需求。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4549980
6.備註:
楊博宇(建築師、民眾黨不分區):
平鎮「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探討分析
#無梁版設計非創新工法:
無梁版適合於地下停車場,#優點:可以減少地下開挖深度,可以減少工程經費。
工程界對無梁版的設計施工應該很成熟,國內外有很多的案例完成。
本案為地下兩層停車場,配合斜坡地形,覆土厚度為3.8到2.0m。地下一層頂版設計靜載重為6.0t/m^2。結構設計基本載重尚有不足。
#問題癥結:
最主要的問題可能是載重估算不足,也忽略施工機具等「活」丶「動態」載重。(下雨水載重丶施工排水系統不良)
柱距為8.4x8.4m,單柱受力以4.2x4.2m為覆蓋面積計算,嚴重低估。
結構設計「平版」計算過程載重面積若估算不足,單柱柱頂四周版材的若厚度不足,版材的貫穿剪力強度超過極限強度而破壞。
#剪力破壞:
依現場照片判定無梁版的剪力破壞都是瞬間的;撓曲破壞有延遲性,可事先感覺到,可以事先避免災害。
「靜載重」計算若低估,加上「活戴重」衝擊,版的材料應力瞬間達到「極限值」,產生「剪力破壞」。
#用途法規經驗判斷:
停車場用途500kg/m^2活載重,8.4*8.4m柱列跨距,版厚一般為40-50cm。
載重若提高到2000kg/m^2,版厚要80cm以上或更厚。
若覆土2m或更厚,如捷運線路頂層頂版,版厚會提高到1.2-1.5m以上。
本案地下一層樓版停車場用途設計50cm,頂版覆土厚度為3.8到2.0m,設計厚度50cm,有違常理。
#錯失良機:
建築設計要經過審查、抽查;消防設計要經過審查;水電設計也要經過審查,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污水處審查。為何「結構設計」不需要經過審查,只要技師簽證就可以?建議大規模開發,地下重大交通建設「結構外審」制度的強化和落實。
所有經手這件案子的設計丶工程人員都沒有警覺性,地下ㄧ層作為停車場使用,樓版厚度45cm,頂版覆土厚度2-3.8m,承載很重,為何只有50cm?這案子若經過「結構外審」,ㄧ定被糾正過來。錯失良機,災變驟然發生,令人措手不及。
「政治人物」遇到這個情形,直覺找建築師丶結構計師開刀。但事涉建築及結構的專業分工和設計及施工兩階段的問題,實是需要靜待鑑定以釐清事實。此時只有等初判結果,如何向外界持平地說明「需要靜待鑑定結果」的原因是比較重要的,而不是救災政治化」。鑑定過程,才能在鑑定結果上,週全而客觀地看待這件不幸的意外,避免日後再發生。
#爭議事件處置
桃園平鎮地下停車場案,鄭文燦市長比照當年高雄捷運O1連續壁崩塌案交由「三大公會聯合鑑定」(建築、土木丶結構),不失正當公平公正性,此舉值得肯定。交由第三方的鑑定 而不是慣性交由府方「政風單位」調查,政府也不會讓公務基層士氣低落、行政革新。此舉能夠全面完善而客觀審理所有看法、衡平論點,避免貿然採信單一事證,不失公允。
特別感謝建築師公會丶建築師學長丶技師顧問專家的指導和提供專業諮詢丶研判丶分析丶照片。
我也懇請大家能給公共工程委員和市府承辦人員跟相關施工單位一個慰勉丶鼓勵,給第一線工作人員丶施工工程人員丶基層的勞動者鼓勵和打氣。
我想政府與人民以及承辦單位都是應該互信才能互相成長,台灣才能越來越好,現在政府很多工程已經落實三方監造,但公共工程是還是有很問題必須多傾聽產丶官丶學丶民的多方意見召開多次的檢討會以及研討會去改正!不合時宜的法規遵循應給予修正而不是「政治化」的罵聲,為出征而出征,「罵聲不會讓台灣社會更好」,掌聲才能讓台灣驕傲」。
https://www.facebook.com/103454001067823/posts/248844459862109/?d=n
作者: TIMPIGTIM (膀胱)   2020-05-09 12:54:00
議員突然都變專家了
作者: lariat (幸福 自由 富足)   2020-05-09 13:04:00
結構計算者大爆炸
作者: lain2002 (lunca)   2020-05-09 13:14:00
結構計算書需要建築師簽名
作者: rommel1 (rommel1)   2020-05-09 14:52:00
結構技師.建築師通通都有事....花蓮雲翠低估14%就起訴一審五年 這個低估1/4~~~
作者: sxi (xi)   2020-05-09 14:54:00
公共工程又不用省版厚,計算者也太沒sense了~ 嘆
作者: lachtchlee (nymph)   2020-05-09 15:24:00
可憐啊可惜 閉上雙眼硬著頭皮在蓋章
作者: Sartanis (Sartanis)   2020-05-09 15:41:00
不是低估1/4是只估1/4...
作者: frog20605 (這個人我不認識)   2020-05-09 16:15:00
6t/m2也太少... 是忘記算覆土嗎...
作者: enoevo (Enoooooo)   2020-05-09 16:54:00
看流傳的結構分析書,寫覆土的重量另計,但沒加上去
作者: yluser (yluser)   2020-05-09 17:14:00
小弟比較不懂,想請教文中一般500kg活載時版厚40至50cm,2000kg活載時,版厚是80cm,版厚真的要這麼厚嗎? 版厚這麼厚是在有覆土層的情況下才需要的嗎? 還請先進解惑,謝謝
作者: Sartanis (Sartanis)   2020-05-09 17:40:00
版厚是根據載重算的
作者: susy88kent (Kant)   2020-05-09 17:50:00
不用看文中,那只是建築師的經驗,技師會說算了才知道
作者: gulugulupp   2020-05-09 18:03:00
這載重版厚只有50cm,應該很多人不用算都知道不會過
作者: Asume (天天)   2020-05-09 18:20:00
看過計算書,想一下就知道載滿土的土車才是重點,單腳集中載重大約有6噸,還沒計算移動過程增加的衝擊載重,才50公分的無樑板想到就可怕計算書其實有算覆土重量,不過施工性載重完全沒有
作者: as4006440064 (阿竣)   2020-05-09 18:28:00
這樣是簽證技師的責任還是設計者的責任呢
作者: Sartanis (Sartanis)   2020-05-09 18:34:00
簽證技師不就是設計者?
作者: as4006440064 (阿竣)   2020-05-09 18:38:00
不好意思我意思是可能公司的員工設計然後老闆負責簽證的情形
作者: Sartanis (Sartanis)   2020-05-09 18:39:00
那還是老闆負責阿 不然只領3萬多的人負責? 對嗎?本來就是誰簽證誰負責 不然技師這行業沒存在必要?
作者: as4006440064 (阿竣)   2020-05-09 18:40:00
了解,謝謝!
作者: rommel1 (rommel1)   2020-05-09 18:59:00
按照以前的案例 負責結構計算的技師.簽證的建築師都要負責...全部被起訴判刑...
作者: d630106 (ss)   2020-05-09 19:00:00
看計算書覆土重也只算兩米,也是不足
作者: lachtchlee (nymph)   2020-05-09 19:09:00
吃雞排飯 千萬不要咬到骨頭 非雞排飯也不要踢到鐵板
作者: rommel1 (rommel1)   2020-05-09 19:16:00
只要在結構計算書上蓋章的都要負責 跑不掉即使是土技負責結構計算 建築師簽證 前者也會有事~
作者: emsun   2020-05-09 19:29:00
最不願意見到的剪力破壞...有點sense應該都會覺得版厚怪怪的,重點是從頭到尾都沒人提出才奇怪!!
作者: rommel1 (rommel1)   2020-05-09 19:30:00
不過這種大型工程 應該是結構技師簽證~~~沒人敢提出吧? 質疑結構技師的專業?
作者: hateOnas (△氣噗噗△氣噗噗)   2020-05-09 20:07:00
沒多時候會這樣 沒人想擋人財路不知道是不是大老簽的
作者: onepiecefan (OPfan)   2020-05-09 20:16:00
公共工程還結構抓成這樣 有點悲QQ
作者: NTUisgood (台大真好)   2020-05-09 20:21:00
實務上好像是簽證跟設計者都有責任喔
作者: lachtchlee (nymph)   2020-05-09 20:42:00
有外審的話 這種低級疏忽 應該都不會發生
作者: hateOnas (△氣噗噗△氣噗噗)   2020-05-09 20:44:00
不是說地下要四層還五層才要外審?
作者: lachtchlee (nymph)   2020-05-09 20:47:00
就是免外審 才造成這種悲劇
作者: d630106 (ss)   2020-05-09 21:01:00
看計算書開挖超過12m了 沒外審嗎
作者: lachtchlee (nymph)   2020-05-09 21:01:00
建築物結構外審 狗一下一般而言 平鎮的土質大多含卵礫層 大地部份通常沒問題問題處 如本案例 樓版抗剪強度明顯不足 這問題出在放載重(how much)的設計人員 也許是菜鳥 或者緊張 ...
作者: d630106 (ss)   2020-05-09 21:24:00
桃園15m才要 真是各縣市各自定
作者: lachtchlee (nymph)   2020-05-09 21:29:00
因各個地區土質有所不同
作者: blue820801 ( )   2020-05-09 21:43:00
認真問 柱距8.4 單柱範圍取4.2*4.2的載重有問題嗎?
作者: Sartanis (Sartanis)   2020-05-09 21:50:00
就是這樣才導致載重只算了1/4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2020-05-09 21:51:00
因為你不是只看前面,還有左右後面除非你那隻是角落柱
作者: lariat (幸福 自由 富足)   2020-05-09 22:09:00
設計的工程師根簽證的技師 都要負責任的
作者: holanboy (king)   2020-05-09 22:32:00
平鎮土質大多含軟礫石層?問號
作者: onepiecefan (OPfan)   2020-05-09 23:47:00
開挖不到15一定是閃危評 交通局之前做過挖超過15的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20-05-10 09:24:00
大的公共工程合約正常有要求設計方保設計責任險,只是這個保限期限給雞肋一樣XD
作者: carolgilbert (凱洛吉博)   2020-05-10 14:29:00
負責審查的委員沒事嗎?
作者: Sartanis (Sartanis)   2020-05-10 14:39:00
就算圖面上有工程司的簽名 責任還是在簽證技師身上
作者: peachteagif (Dota2有點難玩)   2020-05-11 12:20:00
好奇問一下,跨距超過8M這做版中梁會不會比較好一點
作者: dior4891 (arvin)   2020-05-12 11:33:00
顏色對了 新聞都不會放大
作者: justin80963 (阿岡)   2020-05-13 21:54:00
作者: lariat (幸福 自由 富足)   2020-05-13 22:01:00
官方報告 提出了嗎
作者: suibian (smilesuibian)   2020-05-14 00:06:00
為什麼建築師公會講得好像這起事件起因是計算書只經技師簽證沒經過外審啊,到底計算書有沒有技師簽證呢,還是建築師自己出具的?會不會該被結構審查的是建築師呢?
作者: Sartanis (Sartanis)   2020-05-14 00:39:00
公共工程細設審查找的委員沒結構的話 可能就沒審到了吧
作者: icyfang5566 (※煞氣a冰小牙﹋)   2020-05-14 02:13:00
只有我覺得營造廠很雖嗎
作者: lachtchlee (nymph)   2020-05-14 07:14:00
營造廠 "雖"
作者: Doica2445 (Albert張)   2020-05-14 08:07:00
簽證烙賽...
作者: ntuabcd01 (fufu4ni)   2020-05-14 20:22:00
外審也不一定找的出魔鬼吧
作者: lachtchlee (nymph)   2020-05-14 22:56:00
絕對找出來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20-05-16 08:40:00
外審一定找得出來?浮洲也有外審啊
作者: kinbaku1 (~GUCCI BOY~)   2020-05-18 11:45:00
樓上,只能說某些公會很爛
作者: cocawowa (書籤)   2020-05-30 12:51:00
公共工程不需要幫廠商省材料啊 我都算完再加強他這件就計算預設太理想 公司裡面複審的人都沒認真看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