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福住橋暫安置花蓮市三角公園

作者: nrefder ( )   2014-07-23 17:19:45
2014-07-22更生日報
記者黃婉婷/報導
福住橋將何去何從?已有定案。花蓮縣文化資產歷史建築「福住橋暨第二福住橋」,日前
經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通過決議,拆遷後的福住橋暨第二福住橋,將「暫時安置」
在花蓮市南濱街與明義街間的花蓮市三角公園(花蓮市清潔隊對面)移地保存,至於未來
有無可能納入香榭大道作為文化地景規劃及後續處置方案,皆須提報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
委員會。
花蓮市自由街大排與南京街、成功街交叉的「福住橋、第二福住橋」,經過去年短命古蹟
的爭議,花蓮文史人士與團體的奔走,今年經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肯定其文化資產價值,
改列歷史建物。然而兩座古橋牽涉到溝仔尾一帶治災防洪等民眾生命財產問題,必須讓步
,異地保存。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表示,據水利專家的研究報告指出,水災發生的原因在於福住橋樑底過
低,易有水位偏高的情況,颱風暴潮時,由於橋樑的影響,下游的水位抬升得更高,外加
上南京街到福建街既有路面高本來就較其他段低,水位一抬升,就容易有淹溢的情形發生
。橋樑對排水影響大,加上近年極端氣候的影響,南京街、成功街、福建街三座橋樑都有
樑底過低的情形,造成自由街的通洪瓶頸,尤其遇颱風及豪大雨時,更嚴重阻礙通洪,影
響市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因此河川整治及都市更新的香榭大道計畫,就是希望一併解決防
災、交通、環境景觀等問題。
   
對於福住橋的規劃與保存,委員表示,花蓮真的需要一些讓人回味的東西,福住橋鑑於防
災防洪需要,必須先移開,可考慮待防洪工程施作後,保留橋的構件,截取橋頭、橋尾及
橋身,做為新橋的一部分,保留了橋的基本精神,重現文化地景風貌。
現行的福住橋、第二福住橋近乎南北向,經勘察後決議暫時安置在三角公園內,考量公園
內現有綠樹,經建築師建議,改變橋的方向,採東西向放置。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提醒,福
住橋體是水泥建築,放置時除以不影響原先地景為原則,更需注意與週遭景觀的一致性,
儘可能將對市容的衝擊降到最低。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福住橋是花蓮縣歷史建築類文化資產,一般而言,文化資產以現地保
留為佳,但若涉及國家重大建設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移地保存不失為解決方案,許
多縣市都有先例。福住橋、第二福住橋「調查、測繪、拆遷、保存計畫」,經花蓮縣文化
資產審議委員會通過,委由花蓮縣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吳金能執行。至於未來永久的保存,
有無可能納入香榭大道作為文化地景及後續處置方案,皆須提報,經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
委員會審議通過。
作者: lachtchlee (nymph)   2014-07-23 17:31:00
據水利專家的研究報告指出 <-- 可否列出水利專家的姓名
作者: Cervelo1995 (........)   2014-07-24 14:17:00
讓我想到中山舊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