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2025關鍵面對》數據背後,教會的責任是?

作者: wyytwo (平安喜樂)   2025-10-26 01:57:06
https://cdn-news.org/News.aspx?EntityID=News&PK=00000000a476cbbb7365dd4d25877042839c4ab9bc0dd8c0
台灣教會面臨著多重挑戰,尤其是科技世代迎來的思考面向:教會的吸引力下降?青少年
聚會人數持續下滑?城鄉教會面臨不同為難,…教會該「關鍵面對」些什麼?
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昊霝牧師於《航向6月號》分享,今天的年輕人尋找的,不是頭頭是
道的真理,而是活出真理的真實生命。
想想,教會能給出適合他們的「通關密語」嗎?
6月10日上午9時,由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主辦的「2025關鍵面對」台北場,台北復興堂
現場聚集近240位來自各教會與機構的牧長同工,共同關心「教會未來與青年宣教策略」
的關鍵議題。
福音協進會理事長夏忠堅牧師及秘書長夏昊霝牧師,連年舉辦「關鍵面對」講座,盼能更
真實面對教會現象,包含教會堂會數量增加,但聚會人數下降、兒童聚會人數微增,青少
年聚會人數卻持續下滑,以及基督徒總數推估面臨的挑戰…。
夏昊霝牧師受訪時提到,早年已陸續點出觀點,今年第一次以「巡迴」方式舉辦,盼能更
接地氣,更貼近教會現況問題,包含教會人數出走、AI科技引入以及教會公關議題、如何
重塑公共形象,及跨文化宣教等,都是近年來教會非常急迫面對的現況。
聯合差傳秘書長夏超凡牧師也補充,今年也是第一次試辦,聯合五個差會,共同培訓「
123宣教練習生」,是一個新的開始,盼能更貼近年輕世代推動宣教。
首先,由福音協進會教會發展中心主任陶牧群牧師,以《2024台灣教會教勢報告》開場,
指出從2022年到2024年,台灣教會的主日聚會總人數,由 448,625 人降至 441,931人,
約減少1.5%,堂會數持續增加,但聚會人數與青少年比例卻下滑,提醒教會正視現況。
依循過往的推估方式(不含天主教與真耶穌教會),基督徒人數從869,887人下降到
752,000人,減少了106,460人。相較於其他權威研究(如皮尤研究中心2022年電話調查出
約158萬人,以及中研院2024年社會變遷調查的約140萬人),相較於本次普查的98萬人有
顯著落差(約40萬至60萬人)。
所以,約40萬至60萬基督徒,人在那裡?陶牧群分析,據此統計人數可能推估有大量基督
徒,可能並未在傳統教會聚會,尤其全球疫情之後,可 選擇在網路教會、家庭教會、咖
啡廳教會等新型態教會聚會,根本不參加實體聚會。故,意味著過往以聚會人數推估基督
徒總數的方式,需要修正。
城鄉生活不同,教會人數該怎麼看
在都會區信徒工作忙碌、家庭結構鬆動、青少年課業與補習壓力大等挑戰。信仰參與被邊
緣化,教會活動變成「可有可無」的週末選項之一。與此同時,部分偏鄉或小城鎮的教會
,反而出現穩定或微幅成長的趨勢。不同區域的教會挑戰與契機不盡相同,但都需要更具
「在地化」的牧養策略。
救助協會社會服務部服務管理組主任梁佳宏以《地方創生與宣教契機》分享福音如何在地
方紮根,結合社區需求與宣教使命。他說起,以黑鮪魚著稱的屏東楓港,貧富差距相當大
,教會在此地經營了30年,牧者說至今已有20人聚會。他進一步分析,這間教會從傳統文
化中慢慢紮根,成立之初,阿公阿嬤會打罵偷偷跑來教會的孫子,至今,教會已成為長照
據點,每天照顧許多在地長者們。
當台東的歷坵教會,牧師開始去社區走動,「坐」在每一家門口聊天時,學習貼近人的需
要,福音就找到了出路,牧師也就真正開始牧會了。再看,台東新港教會,正是以當地高
安醫院舊址改裝的咖啡館,成了另一種牧會現場。
「當我們正思考教會數量、基督徒人數時,是否仍以量化為基準?若我們以『共好』為中
心價值,以靈性資源支持社區培力,或者以僕人式領導帶動地方治理,將宣教轉化為關係
的建立、行動的見證,而能實踐真實的在地宣教?」梁佳宏說。
夏昊霝再舉例說明,曾有一個教會主動向社區鄰舍提供免費「兒童課輔班」,實際上社區
組成分子卻占了八成的長者;相對來看,當台北101教會舉辦領袖高峰會座談,的確適得
其所,鄰近辦公大樓的未信者也以領袖居多;若同樣的課程若舉辦於台東偏鄉教會,可能
幫助並不大。
可見,當台灣教會於疫情後,再次「重整」之際,我們該如何探討台灣教會教勢?
教會青少年正靜靜流失,孤兒基督徒、教會媽寶加多
《2024台灣教會教勢報告》另一個現實,這兩年每10 位青少年中就有1位消失了,還只是
統計上的平均值。團隊實際走訪現場,許多教會的青少年聚會人數已腰斬,或是已經沒有
青少年了。[相關閱讀]孤兒基督徒、教會媽寶越來越多...?我們該如何用新角度思考「
青少年事工」。
數據指出,台灣目前聚會的國、高、大學生人數已從2022年的53,574人降至47,872人,二
年之間的跌幅超過10.6%,「青少年消失了」的問題出在哪裡?
夏昊霝會後受訪也提及,若我們仍以「主日崇拜」為人數依歸,要求他來崇拜、來唱詩,
對於青少年毫無吸引力,青少年靜靜流失也是正常。牧者、家長或輔導也習慣性以「單向
傳輸」來教導他們。事實上,青少年需要「對話」,而非僅僅「聽話」,需要長期建立關
係,而教會能給予足夠的空間?或傾聽他們?或者準備好承接青少年的信仰旅程?
台灣教會在面對世俗化和青少年流失的挑戰時,需要重新評估使命和策略,台北場除了精
彩的講座內容,亦安排互動交流時間,讓與會者分享實務經驗、激盪想法。
期望透過「關鍵面對」系列活動,促進教會領袖對當代挑戰的深度反思,並鼓勵具體行動
,以社區參與、利用科技、促進跨代對話等方式,用福音回應變動的世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