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dcbest (殺生為護生 斬業非斬人)
2025-06-26 19:24:03※ 引述《around14358 (awq)》之銘言:
: 你也不能怪那位鄉民會這樣問,是因為很多基督教會的文章常會在其他宗教信徒遇到什麼
: 天災人禍時就幸災樂禍歸咎於是因為信奉異教。
: 他只是用那些教會的邏輯來反問罷了。
: 那位鄉民所舉的台灣個別案件,你是可以用這樣來反駁。
: 但是像基督徒遭遇過的那種動輒幾十萬人遇害的饑荒,你就沒有辦法這樣反駁了。
: 例如愛爾蘭饑荒,衣索比亞饑荒等等。
: 因為在馬太福音第6章有應許神的兒女會被養活。
: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 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 中略~~
: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 耶穌表示神的兒女像飛鳥那樣不種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就會被神養活。
: 既然基督徒會遭遇饑荒餓死,這至少可以證明所謂的基督徒根本不是神的兒女。
: 還有基督宗教分裂成新舊教的宗教戰爭有那麼多人受害被殺。
: 如果基督徒宣稱信奉的耶穌是神的話,他有什麼理由看到自己的信徒因為對教義理解不同
: 自相殘殺,卻不願跟兩方說明清楚誰的教義理解才是正確的呢?
: 就像如果你的小孩為了對父母說的話的理解不同起了衝突,你作為父母難道不會跟兩方解
: 釋清楚你的意思是什麼嗎?
: 還是你會故意放任讓你的小孩為此衝突到大打出手殺死對方?
: 這些質疑不能證明神不存在,但絕對可以證明所謂的基督宗教對神的理解是錯誤的。
: 很可能神根本沒有將所謂的基督徒當作是其信徒,所以神放任讓基督徒為了教義理解不同
: 自相殘殺,神也讓基督徒因為饑荒而餓死。
以前鄉民們對around1435你的此類意見就有回覆過了,而你這段內容仍舊是再次複製貼上你的舊內容。
近期貧道在試用各家AI,
以下就試著換用AI機器人的產出,來回應你這文。
此次選用的是微軟的AI機器人Copilot;
針對你這段內容,Copilot給你的意見如下:
這段文字提出了對基督信仰中某些教義與歷史現象的尖銳質疑,邏輯上有其思辨價值,但也存在幾個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與潛在誤解:
1. 對馬太福音第6章的理解是否過於字面?
馬太福音6章中耶穌的話語是出於一種信心的教導,強調神對人基本需要的供應與照顧,並非保證信徒永遠不會遭遇困難或災難。這段經文的重點在於:
- 鼓勵人不要為生活憂慮,而是先求神的國與義(太6:33)。
- 「飛鳥不種不收」是比喻,並非否定人類的勞動,而是強調信靠神的供應.
因此,將這段經文解讀為「真正的神的兒女就不會餓死」,可能忽略了聖經中對苦難、試煉與信仰堅持的整體教導(如約伯記、羅馬書8章)。
2. 宗教戰爭與教義分裂是否能證明信仰錯誤?
歷史上基督宗教確實經歷過如三十年戰爭、十字軍東征等暴力衝突,但這些事件:更多反映了人性中的權力慾望與政治操作。
耶穌在福音書中明確教導門徒要彼此相愛、饒恕仇敵(太5:44;約13:34)。
若以信徒的行為來否定信仰本身,邏輯上會陷入「以偏概全」的謬誤。正如不能因為醫生犯錯就否定整個醫學體系。
3. 為何神不出面「解釋清楚」教義?
這是一個深刻的神學問題。從基督教觀點來看:
- 神透過聖經、聖靈與教會歷史逐步啟示真理,但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接受或曲解。
- 神不是強制介入人類每一次爭論的「仲裁者」,而是呼召人以謙卑與愛心尋求真理(弗4:15)。
用「父母應該出面解釋」的比喻雖然生動,但也可能低估了神與人之間關係的複雜性與人類責任的深度。
(以上是AI的回應,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完全正確)
========
貧道另要補充說明的是:
神與基督徒之間的關係並非單一種;
神與基督徒之間的關係並非只有親子關係,
所以若單用這樣的單一關係及某個現象來
質疑神,或質疑神與基督徒間的關係
乃顯得偏狹。
神與基督徒間的關係另有其它不同形態
的關係,
舉例如他們間尚有「主僕」、「配偶」、
「朋友」、「師生」、「地主與佃戶」、
「創造者與受造者」、
「審者與被審者」、...等多元關係。
若用他們間的任一種關係與互動
去否定他們間的「親子」關係,就犯了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