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藉信稱義與藉行為稱義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4-10 01:01:27
: → sCHb68: "在我們盡力而為後,才能藉著恩典得救" 04/09 20:29
: → sCHb68: 那得救的原因到底是恩典還是人的盡力而為? 04/09 20:29
: → Sylvaine: 而且貴教會也強調要進行特殊教儀跟結婚才能完全得救,這 04/09 20:35
: → Sylvaine: 也算是以行為得救的一種吧? 04/09 20:35
: → koj: 很好奇各位所認為的靠恩典得救是怎樣,可以介紹一下嗎 04/09 21:25
: 推 ieoboy: 聖經提到神後悔做什麼,被翻譯成“後悔”,在希伯來原文 04/09 21:35
: → ieoboy: 中的意思是表示“對某事抱歉”。 並不是我們認知的意思, 04/09 21:35
: → ieoboy: 依據前後文應該翻譯成「嘆息、憂傷、轉意」。 04/09 21:35
: → ieoboy: 『神非人,必不致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致後悔』(民23:19 04/09 21:36
: → ieoboy: 神是不改變的,也是不後悔的! 04/09 21:36
: → Sylvaine: 我猜文中所說非童女所生,據說是早期流傳的教導:耶穌是 04/09 22:27
: → Sylvaine: 亞當跟瑪利亞結合所生的。既然結合了,也就是非童女了 04/09 22:28
: 推 theologe: 恩典,請見羅馬書第五章。所有人生來都在「亞當圈」中, 04/09 23:30
: → theologe: 做「罪的奴僕」;而得救或稱義是要跳出亞當圈、進入基督 04/09 23:31
: → theologe: 圈、做「義的奴僕」;而要跳出亞當圈、進入基督圈,不可 04/09 23:32
: → theologe: 能靠神的恩典以外的任何東西,例如守律法等的任何行為。 04/09 23:32
: → theologe: 其實不只行為,也不能靠知識、奉獻錢財、好名聲等等任何 04/09 23:36
: → theologe: 人的努力。因為要逃離罪的權勢,不是人自己所能為。 04/09 23:37
: → theologe: 羅馬書5:12-21 04/09 23:42
: → koj: 單就行為無法稱義這點,似乎與雅各書2-14~26的說法不同 04/10 00:11
: → koj: 說非耶穌非童女生的這點,alchem是否能分享一下是從哪裡來的? 04/10 00:13
: → sCHb68: 原PO會這樣回應,想必是把羅馬書與雅各書對立起來了。 04/10 00:19
koj大你可以仔細看看雅各書第二章有舉兩個人物,
亞伯拉罕跟妓女喇合。
雅各書作者很妙,他在23節引用創世紀說:
 23『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
   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
然後他在24節的邏輯推論接的是:
 24『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
雅各書在反駁一種連魔鬼都有的信心,
這種信心對上帝只有恐懼,行不出任何因聖靈運行所生發的善行。
一個藉著信心稱義的人,必然也藉著行為稱義,
在正統教義裡,無論是信心或行為都是神所給予的恩典。
所以正統教義反駁「將功補過」這種稱義觀,因此否定「因行為稱義」;
一樣,如果按此「將功補過」的稱義觀,也會一樣否定「因信稱義」。
行為無法使你得救,信心也無法使你得救,
那個最最最底層會想信靠基督的意志以及榮耀上帝的行動,全然出於聖靈的工作。
雖然保羅書信中全都是以「信心」的角度談稱義,
但是他也有講到信心也是一種行動或行為:
 羅 10:10 『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這跟雅各書是一致的,
這也難怪雅各在24節的邏輯推論是「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
而不是說「你們只要信不要行為」。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4-10 03:30:00
我的角度就是說雅各書一是要看她自己的神學論題,二是一定要意識到雅各書在談登山寶訓。還有就是雅各書基本上大概不是要跟保羅對話,而是跟教會內那些趨炎附勢、對於邊緣人卻逃之夭夭的信徒。雅各也要讓他們回憶起耶穌山羊綿羊的末世觀。
作者: neohippie (米國聖光肥魯八嘎囧)   2016-04-10 03:59:00
推這篇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4-10 04:04:00
對了,還有,「律法主義」跟「律法」(的真實內涵)一直都是兩回事。
作者: koj (返鄉傳教士)   2016-04-10 09:02:00
所以在做完主吩咐的一切誡命後,主賜與恩典使人得救,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4-10 09:57:00
不可能做完,是開始做就是恩典;我們因為被饒恕,才有能力去饒恕人。保羅跟雅各是不同的model,處理的問題也不一樣,「用詞用語」也不太一樣,所以不能混為一談。所以k大你說「做完」,就又是把大誡命給工具化,這不可能被耶穌跟雅各同意(即便我們暫時撇開保羅,因為保羅用語跟耶穌-雅各不太一樣)新約裡面起碼有四個不同的神學範式,不能完全混為一談請參#1M-wuhLF補充,請看雅1:25--行使人自由之律法是「得福」,不是稱義或得救;雅1:18連結到約翰福音3的「重生」,我們是「被生」,是被動的、是恩典,沒有任何人自己的功勞成份但當然「得福」是連接回登山寶訓的「窄門」,所以「重生」或「被真道生」,是一個過程,也就是我所謂的「恩典之
作者: koj (返鄉傳教士)   2016-04-10 13:34:00
所以怎麼樣的人可以得到恩典呢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4-10 13:34:00
路」,是比法利賽人「更高的義」(太5:20),沒有人能己做到。要向神求,也要自己把握恩典臨到的機會所以我說能夠到正信的教會去,就要把握機會XD但無論在哪裡,要追求正信的信仰、要找到自己跟隨基督的的方式與機會。祝福你~
作者: koj (返鄉傳教士)   2016-04-10 13:41:00
那神會將恩典給怎樣的人呢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4-10 13:42:00
謙卑悔罪的人每個教會都不完美、都有他們遭遇的挑戰或問題,所以不謙卑、立定心志要跟從主的人,也很容易被一些人際問題、各種問題所絆跌,當然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會是很幸福的事,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跟從耶穌的方式...這些過程都很難操之在我...所以更要謙卑,才有可能看見神開的路。雅各書說「要快快的聽道」,就是要把握機會的意思;願意聽道、能夠聽道,也都是恩典。(聽道不拘是聽講道)
作者: Damaris (Damaris)   2016-04-16 21:2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