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國光劇團的演出

作者: chiangks (惟天下至誠能盡其性)   2016-02-13 10:37:25
蠻贊同您的觀點
我個人最喜歡的國光還是貢敏當藝術總監的時代
那時候的改動主要都是將太繁瑣的過場做精煉
台詞部分其實不會隨便去動老戲的精髓
比如說演周瑜命喪巴丘,
就會將原本劉備軍幾個大將反覆出場追殺的戲改成一場
刪去那些重複的過場
我最欣賞的老戲精演是2001年那場<未央天>
將原本劇本一個結尾非常多餘的喜劇改成一個感人肺腑的悲劇
那時看戲已經多年,但那是第一次看京劇看到淚流滿面不能自已
記得2005年那次看楊家將系列
已經是王安祈老師當藝術總監
就開始感覺藝術的氛圍變了
會開始加入很多白話的部分
也會加入很多小的旁白過場
比如讓穆桂英在幕後說她很晚才知道,原來楊老令公跟佘太君的愛情等等
另外就是王安祈老師比較喜歡描寫女性的內心戲
比如說將非常大男人的傳統老戲<御碑亭>改成女性視角的<王有道休妻>
用非常多的旁白或是自白來講孟月華的心境
總的來說,王安祈的嘗試有許多優點,
加入許多現代觀點,讓一般觀眾更容易接近京劇
至少我感覺似乎京劇的青年觀眾增加了
但對於老戲迷來說,我還是覺得丟失了許多京劇的精煉感
京劇演員其實不需要用那麼多"自白"的方式來展示心境
中國傳統戲曲仍舊是一個比較含蓄的藝術形式
在藝術評論來說,能夠運用象徵,隱喻,肢體等等手法的演出
通常總是比大量說白了的自白更能感動人
周正榮老師演出的<問樵鬧府>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真是回味無窮的經典
一個轉身,一個水袖,一個冷笑,甚至一個搶背,一個吊毛
表達了一個角色忽然高興,忽然難過,緊張,瘋狂,憤怒,狂喜的情緒
很多時候,話講得太白了,反而丟失了原本的韻味
說實話近來國光舞台上的一些對白,甚至讓我覺得膩味
也許每個時代有自己表達藝術的形式
但總還是希望,京劇的溫醇凝煉可以在嘗試普及的同時被保留下來
※ 引述《morrishsing (morrishsing)》之銘言:
: 今晚開始,到禮拜天共四場。另外這篇不是宣傳文,因為他們自己的宣傳就已經夠鋪天蓋
: 地了。只是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 因為我對老戲還算熟,所以其實每次看國光的老戲(不是國光劇場的演出,是這種有個名
: 堂的),都等著看劇本又被改成什麼樣。其實即使沒看過原版的,從戲詞也看的出來被改
: 了,畢竟現代人和清朝人或民初人寫出來的詞,語氣用詞和感覺是不可能一樣的;於是就
: 有文白夾雜的違和感,莫名的彆扭。
: 如果是贅詞或過場冗長,改掉以使劇情緊湊倒還有理。但是我總覺得硬要把劇情改為符合
: 現在的思想是一件奇怪的事。就是演古代的故事啊,當然就是古代人的行為方式。古文觀
: 止那麼多文章,每一篇都符合現代觀點嗎?電視上古裝劇還要考究的越細越好呢。總以古
: 人邏輯不符今人思考為由而動筆修改,有必要嗎?
: 不是不能改,要往好裡改。這是通天教主王瑤卿說的話。的確很有道理。
: 我不是說國光所有的修編都不好,所以國光粉絲請勿戰。只是看了越來越多的修編版的感
: 想而已。
作者: hegemonic (做人要眼光放亮)   2016-02-13 14:03:00
推你和原po的分享,找到老戲知音好嗨森啊~
作者: morrishsing (morrishsing)   2016-02-14 03:43:00
Hello
作者: jcwang (抱殘守缺)   2016-02-16 14:43:00
作者: hanru (雨下)   2016-02-17 22:1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