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頭陀不三宿空桑

作者: seong321 (seong321)   2013-09-02 00:57:12
我說一下我自己的拼湊與腦補所組織起來的答案
空桑本是傳說中產琴瑟之材的山名
還是伊尹等人傳說中的出生地
總之是個令人嚮往的世外之地
至於佛經裡面的原文只有桑而已,本非空桑
1.《後漢書.襄楷傳》:「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
李賢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經三宿便即移去,示無愛戀之心也。」
2.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九:「何況出家。遠離過畏。離在家法。住林樹間......
於聚落中限至三宿。於城邑中乃至七宿......」
這些原文都只有桑,桑跟空桑的意思是不同的,但是久了以後搞混,
也許是因佛家言空,就加個空字了
1.《老殘遊記》中有詩:「......自從三宿空桑後,不見人間有是非。野馬塵埃
晝夜馳,五蟲百卉互相炊;偷來鷲嶺涅盤藥,換取壺公杜德機......」
2.龔自珍〈摸魚兒‧乙亥六月留別新安作〉詞:「空桑三宿猶生戀,何況三年吟緒!」
可以看到,清朝文人開始把「三宿桑下」變成「三宿空桑」了
至於「頭陀不三宿空桑」可能出於南懷瑾先生的講義
迦葉尊者,頭陀第一,出家人修苦行頭陀,是走戒律的路子。小乘的戒律有比丘戒、比丘
尼戒,偏向於頭陀行,你們自己去研究。照頭陀行的規矩,我們坐在這裏是犯戒的,因為
有貪圖享受的味道。頭陀不三宿空桑,恐怕留戀,有了牽掛的情感;著糞掃衣——垃圾堆
裏頭撿來的破布,洗淨後做的衣服。
http://prolife.forumotion.net/t11-topic
既然是上課講義
有時不那麼嚴謹
講錯了也不一定
所以空桑的空字可能是衍文
因為傳統典籍裡的空桑都跟「三宿」無關
所以三宿空桑是清人用錯了
以訛傳訛到民國的南懷瑾先生
然後直到現在......
至於我讀到的詩句是臺灣日治時期的詩人張達修先生寫的詩
原文是
遊東臺雜詠:別綠島
蒼茫綠島海中央,一宿空桑感慨長。風雨夜深呼解纜,扁舟已入太平洋。
他又把三宿空桑的典故改成一宿
因為只在綠島住了一晚
......
以上,是本人的大略解讀
※ 引述《kingacer (韶音)》之銘言:
: ※ 引述《seong321 (seong321)》之銘言:
: : 先說這不是作業
: : 目前讀到一首詩
: : 裡面有提到"空桑"
: : 查了一下典故
: : 有佛經說 頭陀不三宿空桑
: : 意思是頭陀不在一棵桑樹下住三晚
: : 恐怕會生眷戀之心
: : 我覺得很奇怪
: 這要懂點佛家思想比會比較可以了解
: : 1.這表示和尚的修行是違反人性的,有眷戀之心才是正常,修行只是逃避
: 這麼說好了啦,如果我們仔細去細數「人性」的內容,
: 你會發現,你現在的生活,就是違反「人性」。
: 這樣子講好像有點玄,但很容易明白。
: 人性是什麼?各家思想有各家的解釋。
: 人性會帶來什麼?各家也有各家的解釋。
: 以佛家來說,人性是痛苦的來源,
: 但佛家不是不要人性,而是要超越人生。
: 所以佛家講「空」。
: : 2.桑樹就桑樹,幹嘛叫空桑,請問有人知道"空"字放在這裡有何意義嗎
: 因為,就佛家而言,桑樹本來就是空的。
: 佛家講「四大皆空」,「空桑」也是這一個部分。
: 不宿空桑,大可以用兩個方向理解。
: 1、桑原是空,宿桑生眷戀之心,則有執,有執則有苦,
: 為了離苦,自要去執。
: 2、桑本是空,如生「其是桑」之心,則不知道「空」。若能知「空」,
: 則無所謂「空桑」。
: 至於「空」是什麼意思,
: 嗯,找本中國文學史來看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