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雲端密碼~西藏岡仁波齊轉山紀行(上)

作者: sanki (ellena)   2014-08-09 19:30:29
無音樂好讀圖文網誌版
http://ellena0819.pixnet.net/blog/post/30248642
《大藏經·俱舍論》記載:從印度往北,越過九座山,有座山峰四壁對稱成金字塔狀、
積雪終年不化的大雪山,乃為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峰海拔六六三八公
尺,藏語意為「雪山之寶 」,被佛教徒目為須彌山,居於世界的中心。
據說朝聖者來此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可在五百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
轉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釋迦牟尼誕生的馬年轉山一圈,則可增加一輪十二倍
的功德,相當於常年的十三圈。
於是日日夜夜,朝聖者絡繹不絕,或為自身洗淨罪愆,或為自己所愛之人消災解厄,或
為陷入輪迴的芸芸眾生祈福。無論是順時而轉的佛教徒,或是逆時而轉的苯教徒,帶著
虔誠與謙卑的行囊,繞著心中的神山,無怨無悔的前進。
我沒有任何宗教信仰,行腳阿里,只為了給自己的人生找一個轉彎處。當生命陷入難以
名狀的困頓時,或許,暫時離開舒適圈,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可以幫助自己重新建立
信念。
於是我來到這裡,行前刻意對於轉山的危險與辛苦盡量保持無知,因為數據和想像這兩
種理性與感性的產物,往往令人駐足不前。所以關於總長52km,必須攀越5700m的山口
這些資訊,是踏上轉山之途之後,才慢慢從同伴之口拼湊而成的。
我從不妄自菲薄,但也不敢妄自尊大,尤其是來到西藏這個神的領域。我戒慎恐懼的按
日吞食丹木斯,每天醒來觀察自己的鼻水與喉嚨,感覺頭顱的重量,以利從偌大的藥包
翻出相對應的投藥。前一夜入住缺乏衛浴設施的塔爾欽更是徹底斷絕了沐浴的可能,於
是在將較大行李交給挑夫之後,我懷著壯士斷腕的決絕上路了。
第一天預計從A點走到C點,22Km,導遊告訴我們這天的路程相對輕鬆,主要是讓自己適
應在4675以上高度行走的節奏。
西藏因為被北京時間綁架的關係,說是八點,其實才是天濛濛亮的六點,空氣裡盡是稀
薄的冷冽,遠方的山頭被晨光映照得璀璨。
轉經筒還是有的,藏傳佛教認為,持頌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對佛的虔誠,可得脫輪迴之
苦。因此人們除口誦外,還製作嘛呢經筒,把「六字大明咒」經卷裝於經筒內,用手搖
轉,每轉動一次就相當於念頌經文一次,表示反覆念誦著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

然後是那些磕長頭的信徒,他們不畏溽暑與寒冬,一步一腳印,堅持用身體踐履信仰,
將肉身還諸天地。如若身體不堪負荷,就這麼長眠於這片沙礫,甚或會滿足於死得其所

我常常忘情的跟在他們身後,看著他們雙手合十,頂禮膜拜,口中喃喃逸出的六字真言
如一落悠揚的樂譜,如此虔誠,又如此泰然。毫無遮蔽的沙地被驕陽曝曬得已失卻可能
的一點溫柔,而他們奮不顧身,前仆後繼。或許只有在五體投地的時候,人才會真正懂
得此身的卑微與渺小吧!
看到我的包包了嗎?此時還笑得出來,實則完全錯誤示範!!出國前因為嫌麻煩而沒帶雙
肩包,加上對於自己容易血糖低兼之怕冷又怕熱的恐懼,而帶了一堆食物和脫下的外套
裝備在包包裡,造成後半段完全走不動的慘劇。不過還好我的愚蠢發生在第一天,讓我
第二天能及時修正而完成轉山大業。
在曲古貢巴(曲古寺)之前,遇到了馱獸大隊,如同藏人繽紛的服飾,這些牛與馬兒身上
的配件與包裹也交織成一片目不暇給的畫布。
過了曲古寺之後,飢腸轆轆的感覺蠢蠢欲動。雖然附近有提供泡麵等食物的帳篷,但為
了消耗身上的重量,和同伴找了顆大石頭就地啃食身上乾糧
作者: tumv (就這樣吧..)   2014-08-09 20:10:00
拍得很美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