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中國出口型武直19E首飛成功:最大特色之

作者: jeffche (孑伕)   2017-05-18 17:46:26
5月18日,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直19E出口型武裝直升機首飛成功,作為中國第一款專
用出口型武裝直升機,武直19E在技術上做出來眾多針對性改進,當前,直19武裝直升機
已經批量列裝解放軍戰鬥序列,與武直10一起,成為解放軍重要的作戰力量,而此次試飛
成功的武直19E,也將成為“中國智造”的又一嶄新名片。
此次試飛的武直19E,采用單旋翼、涵道尾槳,窄機身構型、串列式座艙布局和後三點不
可收放式起落架形式,配備了小型化、綜合化的航電武器系統,具有多機空地信息化協同
,連續、快速攻擊多目標的能力,可在全天候、複雜戰場環境和野戰保障條件下遂行對地
攻擊、對地火力支援和對空作戰等多種任務。
武直19E空機重量較小,最大起飛重量4250千克,有效任務載荷大,在巡航速度、爬升率
、使用升限和航程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與國外同級別武裝直升機相比,該型機具有體積
小、靈活度高等特點,良好的機動性和卓越的作戰性能使其在國際軍貿領域具有廣闊的市
場前景。
武裝直升機是現代化陸軍航空兵成為具備攻擊力的作戰力量的基礎,而重點執行偵察/觀
察和配合武裝直升機作戰的偵察直升機,也是國外直升機作戰部隊裝備體系中非常重要的
組成部分。武直19E就是中國針對這一需求,研製的一款專用出口型武裝直升機,該機具
有良好的高溫、高原性能以及防砂能力,可在濕熱、鹽霧和黴菌等惡劣條件以及野外臨時
場地起降,可在晝夜間複雜氣象下執行各種任務。
武直19E依然采用了涵道式尾槳,這也是該機最大的特色設計之一,與傳統尾槳相比,增
加了飛機低空機動性和著陸時尾槳的安全性,也消除了尾槳碰傷地勤人員的可能性,提高
了地勤維護工作的安全性。在高速飛行時,涵道尾槳消耗功率較小,從而也提高了壽命,
還可以提高巡航速度。
打擊能力是武裝直升機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作為一款專用型武直直升機,武直19E可以搭
載多款作戰武器,其中就包括藍箭9反坦克導彈和12.7毫米機槍吊艙,新型的“藍箭”-9
反坦克導彈是一種更加小巧、更加輕便的空射反坦克導彈,雖然外形氣動布局和製導方式
與“藍箭”-7類似,但是作戰任務卻已經改變。與“藍箭”-7主要用於打擊敵方坦克裝甲
車輛和永固工事不同,“藍箭”-9主要用於打擊地面輕型裝備和有生力量。
此外,此次武直19E在右邊武器掛架內側,掛載了一挺12.7毫米機槍吊艙,由於武直19E是
一款偵查打擊直升機,體積比較小,起飛重量較輕,所以根據布局,沒有在機頭裝備機炮
,而是采用掛載機槍吊艙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機槍吊艙具有質量輕、後坐力小、攜彈
量大、結構簡單緊湊、可靠性高、操作維護簡單方便等特點。從外形上看,和在亞丁灣護
航時直-9艦載直升機配備的PC-1AY型12.7毫米單管機槍吊艙基本一致,這種吊艙是專門用
來對付防空能力薄弱、但步兵又非常多的武裝的,一旦這種飛機來到對方武裝的上空,它
傾瀉的子彈無疑將導致對方步兵的大量傷亡。
除了配備這種可以大量殺傷步兵的機槍吊艙以外,武直19E在左邊武器掛架內側,還搭載
有火箭發射巢,實現多種攻擊同時進行。由此可見,武直19E可最多搭載8枚反坦克導彈、
一挺12.7毫米機槍吊艙,以及一個可搭載18枚空射火箭彈的火箭發射巢,因此,武直19E
武裝直升機,通過攜帶空地導彈、空空導彈、航空火箭、機槍吊艙等武器,可完成摧毀敵
方工事、壓製敵地面火力、打擊敵地面兵力、遲滯敵方行動,為地面部隊提供強大的火力
支援。還可用於攻擊直升機等低空飛行目標,參與奪取超低空製空權,為直升機護航。
戰場綜合態勢感知能力和導航控製能力,也是一架先進武裝直升機的重要指標,因此,武
直19E在機頭下放安裝了新型光電吊艙,可以執行晝夜全天候條件下的目標探測、搜索、
跟蹤和鎖定等功能,此外,不排除武直19E飛行員的頭盔,采用更加先進的頭盔顯示/瞄準
系統,從而最大程度上增加夜視、導航功能。
總之,此次試飛的武直19E,采用單旋翼、涵道尾槳,窄機身構型、串列式座艙布局和後
三點不可收放式起落架形式,配備了小型化、綜合化的航電武器系統,具有多機空地信息
化協同,連續、快速攻擊多目標的能力,可在全天候、複雜戰場環境和野戰保障條件下遂
行對地攻擊、對地火力支援和對空作戰等多種任務。
從總體性能上分析,武直19E偵察探測能力強,火力打擊,綜合戰術技術指標達到世界先
進水平,對於許多國外友好用戶來說,采購西方新一代武裝直升機存在著經濟上的拮據,
而武直-19物美價廉,是很多亞非拉國家的理想選擇。
//
中國成為世界上軍事武器輸出國的日子指日可待阿~
https://largerchina.com/20170518_778561.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