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失落785年成吉思汗陵 推測就在賀蘭山插

作者: Rasdry (楓糖哥)   2012-06-16 21:05:42
元朝是中國史上唯一沒有留下皇陵的朝代,且目前為止所有蒙古大汗和皇族的陵墓都找不
到蹤跡,留下千古謎團。寧夏退休的地質工作者王景武透過40年的歷史研究與實地考察,
大膽的推測成吉思汗的陵寢就在寧夏賀蘭山插旗口。
根據蒙古的習俗,汗的安葬地點是極為機密的,因為游牧民族頻繁流動和遷徙,再加上戰
爭使地盤經常失去,秘葬是非常必要的。傳說中,成吉思汗的陵墓埋藏著無數的寶藏,但
他與蒙古軍隊曾征掠40多個國家,逝世至今785年世人仍苦無所獲。
王景武認為,根據自己多年來的研究,發現種種證據都指向同一個地方,那就是寧夏賀蘭
山插旗溝鹿盤寺一帶。
據17世紀初完成的蒙古歷史代表作《蒙古黃金史綱》記載,成吉思汗死後,「運往汗山大
地,在那裡營造了萬世的陵寢,作了大宰相們的佑護,成了全體人民奉祀之神,建築了永
世堅固的八白室。」而成吉思汗的真身,有人說,葬在不兒罕-哈裡敦;有人說,葬在阿
爾泰山之陰、肯特山之陽名為大鄂托克的地方。
王景武研究後認為,「不兒罕-哈裡敦」是蒙古語,而不同的地方發音不同,也有不同的
意思。蒙古人把西夏最後一個皇帝李晛叫做不兒罕,不兒罕所統治的地方就是不兒罕山。
哈裡敦的意思是能看到佛山的地方。黃昏時分,晚霞掩映下的賀蘭山北段山峰,仿佛是一
尊睡佛靜靜地仰臥在那裡,栩栩如生,並和成吉思汗陵遙遙相望。
同樣,按照蒙古語的意思,成吉思汗的埋葬地「阿勒泰之陰,肯特山之陽」,可以理解為
金山的北邊、大山的南邊。賀蘭縣鹿盤寺所在的位置,由於山上的顏色是黃色的,因此當
地人也把那一帶稱作「金山」,這裡的地名現在還叫做賀蘭縣金山鄉金山村。
寧夏境內有個六盤山,位於固原。但根據雍正三年的地圖,賀蘭山插旗口的「鹿盤寺」過
去叫「六盤寺」,1949年後改為「陸盤寺」,後來又演變成「鹿盤寺」。據王景武探察,
在這一帶發現的一座靈塔上有「鹿盤山普陀寺」字樣,由此推斷,這一帶在蒙元時期真正
的名字很可能就是「六盤山」。
王景武帶領探勘隊到插旗溝鹿盤寺一帶現場看察,發現他所指成吉思汗真正陵寢的地方果
如所言。在六盤寺前面兩側,有兩座月牙形的小山,形狀酷似「也客斡特克」。王景武說
,在內蒙古有一個傳說:鐵木真(成吉思汗)生於此,故死葬於此。「此」並非地名,而是
「也客斡特克」的地方。也客斡特克蒙語意思為女性生殖器。從這出生,死後葬在與這類
似的地方。對此,與資料相比對,成吉思汗生於外蒙古不爾罕山,死於西夏的不爾汗山,
葬在西夏的不爾汗山,就是生在不爾罕, 死在不爾罕,葬在不爾罕,符合道教的天父地
母理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