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應關注如何應對崛起阻力

作者: IanDragon (海濤萬里)   2012-03-07 13:49:24
標題:中國應關注如何應對崛起阻力
聯合早報網 2012.03.07
作者:譚中(從印度退休的華人學者,現居芝加哥)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20307a.shtml
在海外觀察華盛頓與北京政治是兩種迥然不同景致。美國總統競選由千萬金錢與億噸口水
形成個人英雄主義壓倒一切利益的幽靈。在民主黨方面已是萬馬齊喑,獨家上演Obama“
樣板戲”,人們聽膩他那口若懸河的老生常談。共和黨 “三國演義”(外加一名陪襯)
角逐互相揭短,下半年從譭謗污泥中勝出的總統候選人將會體無完膚,難以對付Obama。
北京正舉行“兩會”(11屆全國人大5次會議與全國政協11屆5次會議)則是共聚一堂、群
策群力,為有條不紊的行政領導護航。中國的民主集中制偏於集中一面,民主的寬容度在
資訊時代億萬人民覺悟起來參加議政的形勢下越來越落後於自下而上的意見、批評、願望
、要求與期待,應該進一步推行制度改革,使領導高層能夠眾望所歸。
《易經‧說卦傳》有“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說
明早在秦始皇帝沒有統一天下以前,中國就建立了一種下一盤棋、吃一鍋飯、上一條船、
唱一台戲、做一個夢的傳統,這是外國人很難理解卻必須看到的。
對中國將超越美國的種種議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億萬人民翻身,不再有“三座大山”壓頂,翻了身的億萬人天
不怕、地不怕、拼命三郎式地發家致富,產生出史無前例的巨大生產力與財富創造力。看
到了這一點,又根據他多年觀察及最近研究,印度籍經濟學家、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
職、現在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擔任高級研究員的蘇布拉曼寧(Arvind Subramanian
)去年出了新書《蝕:在中國經濟主宰陰影下生活》(Eclipse: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China's Economic Dominance),該書在美國知識界已經引起一定震動。
蘇布拉曼寧認為中國的國民總收入一直被低估,實際上按照物價指數已經於去年高居全球
之冠。他認為到2030年中國經濟總量會達到全球的四分之一,人民幣將成為世界的儲備貨
幣。書中對中國發展的經濟實力與昔日主宰全球經濟的英國和當前主宰全球經濟的美國進
行了比較,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強大的。
九十年代被蘇聯解體後美國一超獨秀衝昏頭腦而喊出“歷史終結”的美籍日裔歷史學家福
山(Francis Fukuyama)對該書評論說:“《蝕》書提供了可信的設想,即中國將取代美
國成為主宰世界的經濟強國。它令人信服地指出華盛頓應該振作起來了。”
2月26日美國麻塞諸塞州的當地最大日報之一“The MetroWest Daily News”刊載了著名
駐倫敦記者Gwynne Dyer的一篇文章,說中國將要像19世紀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全球“老大
”那樣取代美國,頓時變成當前美國的議論話題。有趣的是,這篇文章也引起中國輿論關
注,有人還稱它“美國瘋狂言論震撼北京”。
Dyer的文章說,Obama最近不斷宣揚的“製造業從中國回到美國”實際上是一種假象,雖
然有些就業機會回來了,但整個經濟發展的趨勢仍然是從美國流向中國。他說,雖然習近
平於2月18日在洛杉磯對美國工商界保證“一個繁榮穩定的中國不會是對任何國家的威脅
”,但其他國家對中國的崛起是感到不安的。
Dyer追溯到19世紀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全球“老大”時,原來是死對頭的英美兩國逐漸意識
到和平共存的重要性而避免了一場大戰,以後兩國就變成盟國,在20世紀起了共同維護世
界和平的作用。他認為這段歷史對未來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老大”有重要參考價值。
文章的題目是:《中國登極不必釀成與美國戰爭》(China's supremacy need not mean
war with U.S.)。
兩會宜從世界角度檢閱中國發展
習近平副主席最近訪美一定注意到美國普遍的“懼華”心態。與冷戰時期不同,美國對正
在勇猛崛起的中國並沒有當年對充當資本主義“掘墓人”蘇俄的那種仇恨與恐懼的交雜,
而是既喜歡購買中國價廉物美消費品又遺憾就業機會被中國取走,既歡迎繁榮的中國成為
美國財政欠缺的“後備”(backup)——又害怕最大債主國到美國頭上作威作福。
美國已經接受了中國為全球“老二”,願意與中國平起平坐,但還不心甘情願看到中國取
代美國而執世界牛耳。Dyer談及當年大英帝國對美國崛起心存戒備,曾把軍隊留在加拿大
以防止它被美國吞併,這與現在美國監視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發展也有相似之處。
上月美國總統Obama於“情人節”在白宮與習近平副主席會談被形容為“美國微笑歡迎中
國崛起”(是反對派帶有諷刺之意)。Obama在競選活動的大大小小講話中不敢像在習近
平面前那樣講中國的好話,怕讓政敵抓他的小辮子(他對印度倒是有所恭維)。
美國當然也還有“唱衰中國”的聲音。《時代》週刊資深記者Michael Schuman最近不斷
發表文章,認為中國可能在2014年到2015年間爆發危機。有人“唱衰中國”懷有惡意,有
惡意就會有行動,值得警惕。但也有人是用老練的眼光看出中國發展現實中的問題,可以
幫助中國他山攻錯、有過必改。
有人要把中國推上全球“老大”位置,對中國虛榮心送蜜糖,但也使中國本身熱烈拓寬生
存與幸福空間的雄心壯志蒙上逞強、爭霸的灰塵,並不是好事。時代不同了,幾千年來中
國只要辦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但今天世界縮小了,要“立天”、“立地”、“立人”就要
打破國界,把眼光放到全世界。我建議中國“兩會”來討論這個問題,一來可以從全球的
角度檢閱中國發展,二來可以加強中國與國際的互聯通。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中國這數千年的“文明國”,從不逞強稱霸。13億人口的幸福還
遠遠沒有完善,到全球當“老大”既不是當務之急,對中國國計民生也無多大意義。倒是
要注意中國越是拓展自己空間就越會使別國關注、甚或擔憂,因此更要小心謹慎,更要有
泱泱大國氣派,更要發揚“世界大同”的傳統理想,孜孜不倦地實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