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鑒劇科]《好先生》:劇情不如CP有看頭

作者: djdotut (Mockingjay)   2016-06-23 09:39:12
[鑒劇科]《好先生》:劇情不如CP有看頭
2016年06月23日 09:04 新浪娛樂
  新浪娛樂訊 斷捨離了前情舊債,找到了家的歸宿,“將來”雖“路遠”卻也露
出了美好的小苗頭,就連失聯了幾十集的味覺都回來了,在這樣一片還算令人舒心的
聚合中,《好先生》收官了。
  在近期的幾部國劇中,不走傻白甜路子、不賣廉價情懷、演員演技不忽悠、整體
製作還挺有範兒的《好先生》還算是出挑之作。雖然其劇情總體來看並不足夠抓人,
但因著“極限”CP的預熱,《好先生》的網絡熱度倒也局部high了不少。
  小浪認為,《好先生》是一部在形式與風格上很有突破性的作品,閃回的雙線敘
事結構一改國產都市劇類型上的板結,角色的言行以及極具象徵意味的隱喻又帶著幾
分電視劇中很少得見的黑色幽默的荒誕。影像呈現有格調,演員表演也基本在線,《
好先生》想向著國劇“精品配置”發力,但略為遺憾的是,如此逼格的包裝還是難逃
國產劇拖沓的舊坑,劇情推進緩慢bug又多,反倒是蘿莉大叔、綜藝番外分去了觀眾
更多的注意力。
  都市劇新可能:閃回、黑色幽默、人鬼情未了,文藝向表達“明目張膽”
  《好先生》的風格化表達很“明目張膽”。時而憂鬱的台詞泛著文藝的迷離,活
死人對話在意識中上演著“人鬼情未了”,諸如紅酒浴這類婆媽劇角色想都想不到的
出格行為總能讓人琢磨出些隱喻其中的弦外之音;主角是個廚子,而做菜就像是履行
儀式,隆重華麗的古典管弦配樂,消解了原本煎炸烘焙的煙火燥氣;就連片頭曲主角
玩的樂器,都是國內很少見的看著就很文青的異域style手碟。
  《好先生》最有辨識度的是它的雙線敘事結構,回憶與現實反覆穿插同時推進的
手法在以平鋪直敘擅長的國產劇中實屬罕見,其閃回節點的選擇對編劇的功力是不小
的考驗。這種手法除了具有文體嘗試意義外加拉風酷炫看著高端等形勢逼迫感外,最
主要的功能就是設置懸念和障礙,將事件真相安放於曲折繁複的小道之後,而兩條時
間線交替出現互相呼應,今昔一對比,時不時也能勾起觀者一丟丟物是人非帶點滄桑
感觸的嘆息。
  劇中人的名字似乎都故意設了意有所指的諧音,陸遠(路遠)、江萊(將來)、佳禾
(家和)、小蔡(小菜)、甘敬(干淨),生活中常見的幾個關鍵詞盡在於此。其實《好先
生》並未跳脫國產都市劇常見的主題表達,只不過它用了一種苦澀的方式:用磨難將
人物抽打至最底層,在絕望中向死而生互相質問著是不是“有病”,這之後再添點逗
趣耍貧的調笑梗,便有了黑色幽默的荒誕滋味了。
  《好先生》從拍攝之初應該就是向著精品劇發力的,除了這個很不一般的劇本外
,無論是鏡頭運用還是演員選擇,無不有款有範兒。在資金上片方這次確實捨得大手
筆投入(當然它也沒少賣植入),服裝道具均以品牌說話,一場打砸撒潑戲,那被揮桿
砸爛的豪宅,聽起來好像好幾個“小時代”碎裂的聲音。
  當既被政策拘著、自己也不怎麼爭氣的國產都市劇日漸固化成同質的戀愛婚姻吵
架經後,《好先生》的嘗試無論最終成效如何、觀眾是否都能買單,試驗本身都是應
該被肯定和鼓勵的。至少,它說明了國產都市劇,這個數量上在衛視黃金檔中佔最大
份額的劇種,還是有新的可能的。
  高端包裝難逃國劇拖沓舊坑 CP比劇有看頭
  也許在《好先生》向著“精品”前進的路途中,略為遺憾的就是這個故事在刨除
了文本形式的高端包裝外,其具體情節偶爾還是難逃國劇拖沓的舊坑,回憶戲份篇幅
較大,現實劇情有時N集都推進不完一個誤會,部分人物關係進展緩慢,膠著在一起
成一團亂麻,卻很多集都沒清理出一個頭緒。諸如“嗅覺沒了怎麼還能聞出韭菜餃子
味兒”這類bug沒少招吐槽,而劇中角色有時的言行也讓人難以認同甚至生出反感,
播出期間,“三觀”這一曾經讓不少業內人士義憤填膺的議題,再次小面積爆發了。
  核心劇情乏力,再精緻的包裝也難消觀劇的枯燥,可以說,若是沒有紅興CP的預
熱以及聲勢逆襲的父女CP,《好先生》也許並不能達到現如今的關注度。顏王與綿羊
的綜藝番外令粉絲看得津津樂道,而陸遠、彭佳禾這組人物關係更是承擔了劇中很大
一部分看點,二人不僅戲味兒足,還能讓人咂摸出點若有似無的微妙情感,就連孫紅
雷自己,在拍戲時都有了類似“邊境風雲”式的恍惚:這個陸遠叔叔和彭佳禾每天生
活在一起,你說他們的情感是不是會超過純粹的那種叔叔侄女的關係?
  網紅挽救聲勢 新媒體時代如何話題傳播
  《好先生》播出期間,很多網友留言表示,自己就是為了“帥雷雷”才來追劇的
,這一因綜藝而橫空出世的稱號,不僅讓“老藝術家”孫紅雷脫胎換骨,散發出“網
紅”屬性的偶像光輝,連帶著也把他的作品擴散到了一個更年輕、更活躍、更具有話
語傳播力的群體中。
  這也給我們帶來新的思考。在粉絲經濟愈發顯出其主導力量的互聯網時代,一部
定位偏沉穩甚至本身黏附力有限的作品如何獲得新的生存空間?除了費力地請來片酬
後面一串零、有時還hold不住自己人設的鮮肉演員這一簡單粗暴的方式之外,借助熱
門話題,是否同樣可以在新媒體時代擴散傳播?
  小結:
  《好先生》是孫紅雷暌違熒屏一年多後才接下的一部電視劇作品,距離他上一部
現代都市題材更是已過去5年,能讓孫紅雷經過如此謹慎的考慮才選擇的劇作,一定
是有其突出之處。《好先生》播出後,確實是讓人看到了其求新嘗變的努力,但作為
一部電視劇,最本質的故事卻還是沒有講得太圓熟。整體劇情戲味兒弱,單個CP喧賓
奪主,不能不說是有些可惜的。(聆君/文)
  聲明:新浪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ent.sina.com.cn/v/m/2016-06-23/doc-ifxtmwei9123154.shtml
http://ent.sina.com.cn/zt_d/jupingtuan51
作者: djdotut (Mockingjay)   2016-06-23 09:44:00
江疏影在微博發表文章 http://goo.gl/ozNnh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