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那年青春我們正好》導演訪談

作者: djdotut (Mockingjay)   2016-05-23 21:04:40
《青春》導演:三觀更寫實 劉詩詩演有風險
2016年05月23日 15:26 新浪娛樂
  新浪娛樂訊 鄭愷、劉詩詩主演的《那年青春我們正好》正在熱播中,對於這部
劇,小浪對其的認知定位真是一波三折。最初看到這個卡司配置,以為是偶像劇,看
到劇名中的“青春”二字,又以為是校園劇。開頭幾集的殺馬特風看完後,受到驚嚇
的小浪以為這是部架空神劇,直到現在看到主人公們在人生的關口掙扎猶疑時,小浪
才反應過來,這原來就是一部講述個人奮鬥的成長劇。
  能夠感覺出,《那年青春我們正好》試圖建構出自己獨特的氣質,但這種嘗試播
出後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從最初的日漫造型吐槽,到現在對人物價值選擇的不認同
,網友的意見此消彼長。為此,小浪獨家對話該劇的總導演張思麟,聽聽主創是如何
看待這些問題的。
  日漫造型太穿越!這哪裡是90年代高中生!
  造型是為了讓畫面和光影盡量協調,表現一個獨立的美學概念
  雖然《那年青春我們正好》目前已播出大半,但小浪還是無法忘記剛開始追劇時
,那熱血高校式的日漫風造型給我那已並不幼小的心靈造成的衝擊。若是沒有《愛如
潮水》、北冰洋等中國特色懷舊元素,小浪萬萬想不到這部嫁接了島國元素的混搭劇
,會是一個講述90年代我天朝高中生的致青春故事。
  新浪娛樂:開頭幾集,人物在高中時期的造型和真實的90年代有很大的出入,不
少觀眾反應,看後不知道劇集到底在講哪個年代的故事,當時為什麼要這麼設計?
  張思麟:這個造型還是為了讓畫面和光影顯得盡量協調一點,表現出一個獨立的
美學概念。因為你真正把97年的社會還原過來,在畫面美學上是沒法看的。網上很多
人說這部戲混搭,找不著時間軸,但這就是這個戲的個性。有個性總比沒個性強,有
自己的獨立美學總比沒有獨立美學要強。至於時間軸問題,我們是想讓觀眾通過角色
的變化去找時間軸,而不是具體的哪一年。
  新浪娛樂:劇中人物的造型偏日漫風,不少網友指出有些像《熱血高校》……
  張思麟:這個服飾一定會引起一些《熱血高校》迷們的反彈,但我們能去學習別
人優秀的地方,總比沒有強。你得承認,西方的以及隔壁的韓國和日本,他們文化產
品的工業性以及藝術形態的表現能力,是比中國產品高一些的,咱們得一點點去學習
他們。
  高中戀情太成人化!
  你不能拿今天的高中來看當年的高中
  至於高中時期的故事,小浪暫且不說演員的實際年齡給觀眾的入戲造成了多大的
障礙,只是這諸如“不能給你好的生活所以我們分手”的沉重戀愛心經真的是屬於高
中生的情感嗎?小浪可能是最近《最好的我們》《十五年等待候鳥》看多了……
  新浪娛樂:感覺劇中對於高中時期的表達有些太成人化了,不太像那個年紀的人
會有感情。
  張思麟:這可能是有點代溝,因為你不能拿今天的高中來看當年的高中。現在的
95後、00後,他們的世界和80後完全是不一樣的,年輕的一代,他們會很自在地去做
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屏蔽掉一些東西,但是那一代人真不行,他必須很辛苦才
能得到基本的物質保證,去幹他想幹的事情。
  主人公不就是一個小混混!人生選擇讓人很難認同
  奮鬥過程,有時你不得不做一些事情,才能變成所謂的有社會價值的那個人
  當然,劇中最讓小浪認同困惑的還是男主人公肖小軍,看慣了乖學生、好學生、
校草學生的青春故事,猛然出來一個小混混的江湖校園,初看頗讓人有些接受無能。
不過,隨著成年故事的逐漸展開,這種觀感逐漸弱化,但小浪發現,部分網友又對主
人公之後的價值選擇產生質疑。
  新浪娛樂:這部劇為什麼會以一個小混混為主人公?部分網友似乎並不認同這個
肖小軍這個人物以及他之後的一些道路選擇。
  張思麟:其實那個年代確實有很多調皮孩子,而且到了今天,貌似他們反而變得
比較出色。原因是什麼呢?我覺得這種調皮的孩子有一個叛逆的思維,這種思維用好
了能變成一種創造力。肖小軍其實就是這種人物。當然,大家更多討論的是他在第二
階段做的很多事情到底是對是錯,他應不應該背信棄義地去做一些唯利是圖的事情。
這種東西大家覺得很殘忍,但其實靜下來仔細想一想,生活有的時候確實有不得已而
為之的情況,在奮鬥的過程中,你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情,才能變成所謂的有社會價值
的那個人。這個可能不是角色去主導的,而是空間和時間。
  後期肖小軍還會有一個反轉。當他得到了所謂的社會價值(說難聽點不就是錢嘛)
,他反而返璞歸真了,他去救贖身邊的人,努力地彌補自己青春時期留下的遺憾。這
就像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去做慈善?就是當他們有一天有了這樣的地位,他們才真正
有權利讓自己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他唯利是圖的那個階段不是這個人物真正
的內在。
  新浪娛樂:肖小軍的成長應該是這部劇的主線?
  張思麟:對,當時做肖小軍這個人物的時候,我還是盡量想把他做成super man
似的人物,就是個人英雄主義者。如果說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者的編劇法則是這個人
拯救了宇宙之後遍體鱗傷。那麼肖小軍就是在得到社會的認可之後努力地幫大家,但
他自己內心實際上曾面臨了很多拷問和痛苦的一種英雄主義者的寫法。
  新浪娛樂:我越往後看,越覺得這部戲的感覺有點像之前的《相愛十年》。
  張思麟:其實還有一個劇叫做《創世紀》,咱們看《創世紀》的時候把它歸類為
商戰劇了,但這其實是香港人寫香港人的一個編年體。羅嘉良那個角色剛開始也是一
個四處招搖撞騙的人,最後他也出現了返璞歸真的狀態,坐在高鐵上看著香港的變化
,眼睛裡有滄桑和平和。其實那個劇和《相愛十年》,包括《那年青春我們正好》,
說的都是一個事兒。
  新浪娛樂:既然如此,為什麼劇名要叫“那年青春”,這個劇名加上前期的一些
宣傳,很多觀眾都誤以為這是一部青春劇,會拿同期在播的一些青春劇來比較。
  張思麟:完全不是一類劇,但是也沒想到觀眾會誤解。之所以叫這個劇名,是因
為在成長過程中,最有意思的階段每個人都會說是學校的階段,那個時期感性思維大
於理性思維,每個人都是善良的。所以這部劇叫“那年青春,我們正好”,沒有叫“
青春正好”或者“正青春”之類的。
  角色價值觀有問題!
  真實的價值觀往往比正確的價值觀更觸目驚心
  觀眾對肖小軍角色的爭議也部分上升到了“三觀”的範疇,比較有意思的是,最
近不止一部戲被拿來用所謂的三觀來評判。
  新浪娛樂:包括這個戲在內,最近有不少劇都被質疑價值觀有問題,對此您怎麼
看?
  張思麟:那天我看到一個話覺得寫得挺好,當然那話是誇《歡樂頌》的,就說對
於現實主義題材來說,真實的價值觀往往比正確的價值觀更觸目驚心。現在有太多所
謂“三觀不正”的人,但是三觀又如何定義呢?我認為價值觀是空間建立的,每個人
應該有每個人的不同的價值觀,而不是一個統一的價值觀。《那年青春》的寫實性,
如果能引起大家對正確價值觀的深入思考,那就是有意義的。
  新浪娛樂:可能是因為演員人選的選擇,其實不少觀眾在看劇之前,在心理上可
能是把它當做類似偶像劇的作品來看待的。
  張思麟:這個戲是一個特別真實的現實主義作品,很殘忍地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學
校裡的頑皮學生最後成長為一個有錢人的真實的過程。我覺得作品分為兩類,一類叫
手術刀,一類叫麻醉劑,《那年青春》這個作品更像是手術刀。你不能把這個劇當偶
像劇看,它沒有瑪麗蘇那樣的東西,它最大的力量就在於觀眾因真實性而產生的帶入
感,以這樣的視角看這個戲我覺得會更準確一些。
  為什麼要選劉詩詩演現代戲,戲份還不如女二多?
  劉詩詩走心的表演很適合角色,這是部講述男性成長的戲
  小浪覺得,這部戲之所以會引發爭議,部分原因也是演員本身的受眾與該劇的目
標受眾不太匹配。主演劉詩詩以往代表的作品多為古裝偶像劇,定位相對偏年輕,小
浪可以理解劉詩詩想要尋求突破、轉型的用心,不過《那年青春我們正好》這部偏殘
酷現實的作品,確實可能和其固有粉絲的期待產生錯位。
  新浪娛樂:當時為什麼會選擇劉詩詩演劉婷這個角色?她之前的作品多為古裝,
現代戲挺少的。
  張思麟:因為我看過她的作品之後,我覺得她是一個很真誠的人,而且很細膩,
那種別人身上很少的溫婉可人在她身上體現得非常濃郁,她那種走心的表演是適合詮
釋劉婷這個角色的。
  新浪娛樂:劉詩詩的校花造型很美,劇組應該費了不少心吧?
  張思麟:對,試了很多種方案,當時還試過短髮,最後才定的現在這個造型。我
也看網友問,說學生時代哪有穿那麼短裙子的,但咱要真還原97年的高中,的確良的
褲子,涼鞋,頭髮都不修邊幅,估計粉絲會更不高興吧。我們還是想把她的造型做得
稍微新穎一點,不想太陳舊了。
  新浪娛樂:有網友覺得,劉詩詩作為女主戲份少,不如女二多。
  張思麟:其實這就是大家的一個觀感問題,可能因為劉詩詩以前演的戲,都是偏
大女主的戲,但這個戲實際上是個偏男性成長的戲,我們也並沒有刪減劉詩詩的戲份
。其實女二的戲份就集中在這幾集,馬上就沒有她的戲了,之後都是劉詩詩和鄭愷的
戲份。
  光影確實美!詩詩拍得漂亮!
  給劉詩詩打光的時間要比別人長,有她在時,機器也先找她最理想的角度
  《那年青春我們正好》還有一些爭議,比如演員普遍年齡較大,扮嫩演高中生太
吃力;劇情總體套路化,部分橋段、台詞有些尷尬。不過,小浪覺得該劇亮點也有不
少,比如它的柔美的打光,活潑的鏡頭調度,以及很有時光流逝感覺的配樂。
  新浪娛樂:這部戲有不少戲份是學生時代,看起來演員的年齡就會有些偏大,當
時對於演員選擇是怎麼考慮的?
  張思麟:這個很尷尬。這部戲是從17歲一直講到差不多35、36歲,如果要找歲數
比較年輕的人,比如劉昊然、吳磊,到了36歲怎麼辦?因為他們沒有那樣的生活,演
起來可能有問題。如果找大一點的人,比如鄧超老師,可能學生時代他也演不了。如
果這部戲的跨度有40年、50年,那我可以就用兩撥演員,但它實際上沒有那麼長。所
以,只有鄭愷和劉詩詩是合適的,他們兩頭都能夠到,我覺得演起來完成度會稍微容
易一點。
  新浪娛樂:總體來看,這部劇的故事發展還是有點套路化,您怎麼看?
  張思麟:一部電視劇,文字是有決定性作用的,對於一個導演來說,只是在文字
上面跳舞。我拿到劇本後,努力去還原劇本中我讀懂的想要表現的情緒概念。所有的
戲都會面臨一些邏輯上的小問題,因為它是一個太長的產品,可能都會出現一些瑕疵
和毛邊。
  新浪娛樂:為什麼會想到請韓國的團隊來打光?
  張思麟:因為這個戲首先我要做的事兒就是把劉詩詩拍漂亮,把鄭愷拍帥,我覺
得顏值的保證還是必須的。現實主義的戲不代表不能好好做光影,不能把環境拍漂亮
,不能把人的皮膚拍好,這個不矛盾。可能這個戲的問題就是,當你把光影做到了一
個有美學要求的水準時,可能會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偶像劇。
  新浪娛樂:劉詩詩確實拍得挺美的。
  張思麟:其實選擇劉詩詩演這個戲是有風險的,因為她之前的現代戲並不多,也
很少用原聲,她的粉絲還很多,萬一我們沒把她拍好看,原聲大家不認可,這個毀滅
性的打擊是非常可怕的,大家連戲都不會討論了。其實對於我們來說,給她打光的時
間要比別人長,有她在時,機器也要先找她最理想的角度。
  新浪娛樂:感覺這部戲在鏡頭上還是挺靈活的,比如鏡頭突然推進放大,籃球架
上出現回憶的畫面。
  張思麟:其實那種放大鏡頭的剪法還是想讓劇的節奏稍微快一點。因為學生時代
嘛,沒有那麼複雜的人際關係,應該輕鬆一點,等到了社會,人才會變得複雜。所以
在拍攝方式和手段,我們把這兩塊分得比較開。(聆君/文)
  聲明:新浪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ent.sina.com.cn/v/m/2016-05-23/doc-ifxsktkp9182004.shtml
作者: KGLiu (天下無雙)   2016-05-23 22:48:00
片尾曲 張靚穎+王錚亮-只是沒有如果 https://goo.gl/ZIAaa3
作者: trista1106 (耶嘿耶嘿)   2016-05-24 00:51:00
男女主角鏡頭合起來只有十多分 也蠻傻眼的
作者: dustree (冷光有很明顯的區別…)   2016-05-24 11:14:00
這部有在看 角色有點偏執但看在兩個女主角顏值的份上就繼續看了 有些懷舊的東西真的很台灣 漫畫好像東立的嚇我一跳 可能道具考究上沒花太多心思
作者: mirror08 (鏡子)   2016-05-24 23:58:00
導演在鬼扯,把90年代校園懷舊拍得既真實又有電影美學質感,遠的可以參考電影緻青春,近的可以看看隔壁的最好的我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