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建大輪胎 「滾」出一甲子精采成就

作者: andrewkuo   2022-09-02 21:39:03
建大輪胎 「滾」出一甲子精采成就
今年3月26日晚上,悠揚悅耳的小提琴聲,迴盪在員林演藝廳!
建大輪胎董事長楊啟仁說,這是一場為了紀念他的父親、創辦人楊金豹畢生貢獻產業、致
力文教發展所舉辦的音樂會……。
說起建大輪胎,多數人直覺想到,它名列「台灣輪胎雙雄」,是台灣最早期的輪胎廠之一
,由教職出身的楊金豹創立於1962年。至今,建大成立剛滿60周年。
60年奮鬥史,見證台灣經濟發展
建大一路伴隨台灣經濟的發展,用一甲子的時間,「滾」出年營收超過300億元的好成績-
窺探建大60年發展的歷程,宛如翻開台灣中小企業奮鬥史,處處精采!
楊啟仁說,他的父親原在小學任教,1941年轉投入橡膠工業領域,期間曾赴日參訪,接觸
了輪胎的生產技術,後來參與創辦一家橡膠工廠。1962年,楊金豹離開工廠,以54歲之齡
創立建大工業,生產人力車胎、自行車胎。
為何取名建大?楊啟仁說,當時創辦人認為,「建」立事業,就是要「大」,因此名為建
大。大字象徵兩隻腳站得穩,不易動搖,隱含穩重、壯大之意。而英文的品牌名稱,直接
取建大之音譯為「KENDA」。
建大成立後不久,正值台灣經濟起飛,摩托車逐漸取代自行車成為主流交通工具。建大看
準商機,1970年投入摩托車胎的生產。隨後,1974年推出自行車反光車胎,為台灣第一家
反光車胎製造廠。
1980年代後期,台灣輪胎業遭遇瓶頸。當時環保意識抬頭、勞動力和土地成本大漲,眾多
傳產面臨缺工困境,加上找不到土地擴廠,致產能不足,交期延遲,訂單大量流失,且在
大眾運輸工具日益普遍下,汽機車數量成長趨緩,逐漸將生產基地轉到中國與東南亞。
西進20年,化危機為成長契機
政府在1987年開放中國探親,建大曾派人赴中考察。6年後,政府推動首次波南向政策,
東南亞成為台灣自行車零件業外移的基地選項之一。建大考察兩地投資環境後,決定暫不
南向,先到深圳設廠。隨後於1991在深圳、1994年在崑山成立據點。1997年,建大到越南
設廠,進軍東南亞市場。
楊啟仁認為,那時中國仍被列為未開發國家,產品銷往歐洲享有零關稅優惠,且當地有低
廉勞動力的優勢,是建大決定優先前往中國投資設廠的主因。
赴中設廠後,初期只生產自行車胎,但隨著中國機車與汽車市場陸續崛起,建大配合汽機
車組裝廠,增設輪胎生產線,很快在市場打下一席之地。楊啟仁說,建大西進中國後的20
年間,年營收快速突破300億元水準,證明當初赴中設廠是正確的決定。
企業發展,永遠要面臨各種不確定因素!2009及2015年,美國接連對中國輸往美國的汽車
胎課徵懲罰性關稅,使得中國銷往美國市場的汽車胎數量腰斬。這項政策看似對中國台商
不利,但危機就是轉機,建大除加速產品研發、升級,由於數量龐大的輪胎需求仍在,因
此回台擴廠,供應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講到產品,楊啟仁說,建大最初主攻自行車與機車等小胎市場,1999年後力拚升級,轉攻
汽車、卡車的大胎市場。2001年,建大汽車輪胎問世,但面對的是,前面已有眾多跑到不
見車尾燈的知名大廠,必須全力衝刺才能迎頭趕上。
設研發中心,產品性能大幅提升
隨著汽車輪胎出貨比重擴大,加上不同車廠與車系的輪胎需求不同,規格遽增,導致研發
塞車,尤其一項新產品的開發動輒花費上千萬元,不容犯錯,因此為加速新規格開發時程
,並避免非必要損失,建大2014年投下300萬美元在擁有橡膠城美譽的美國阿克隆設置研
發中心。
楊啟仁說,在美國設立研發中心,主要是藉助當地強大的研發能量,希望大幅縮短研發時
程,並快速提升產品性能與品質。事實證明,研發中心設立後,不僅產品迅速升級,且拓
展組車市場也大有斬獲。為進一步強化研發中心動能,2016年又在德國漢堡成立歐洲技術
中心,希望搶進歐洲一線車廠。
楊啟仁說,研發中心除引進高階儀器、設備,並重金延攬頂尖工程師坐鎮,在短期間內迅
速推出輕型卡車胎、高速胎、可適應各種氣候的四季胎等,不僅品質更好,產品也更完整

此外,隨著汽車市場逐漸往高階、豪華、SUV級距的趨勢位移,建大連續推出SUV、全地形
、高性能、節能胎等多元產品,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例如,2017年上市的Emera A1 KR41
高性能胎,在歐洲市場就贏得極高評價。
2016年,建大在工業局輔導下成功開發「高階競賽級自行車胎」管胎,雖因手工製作,無
法大量生產,但過程中開發的低滾動阻力膠料,兼具低滾動阻力及高抓地特性,開啟了自
行車胎配方的新領域。後來,建大將技術延伸運用到公路車以外的車種,突破傳統配方無
法達到的性能,讓輪胎的性能更加優異。
今年,建大以「TPSH超厚耐刺內胎」獲頒2022台北國際自行車創新設計獎金質獎。這項產
品應用特殊不均厚製程技術,內胎管厚提升四倍,增加內胎耐刺功效,而輪圈面厚度為一
般內胎二倍,提升低風壓的抗拉伸力,且結構重量更輕,耐刺保護力大幅提升,適用於重
度山林越野等崎嶇路面。
傳承創新並動,昂步挺進全球20強
在市場布局上,為搶攻北美及歐洲市場,楊啟仁2021年8月在股東常會後透露,觀察日本
普利司通、法國米其林及美國固特異等大廠,在主要市場都設有輪胎廠,以「就地生產、
就地供應」模式,免除海運費用及關稅障礙,加上建大在歐洲及北美地區均有輪圈廠及營
運據點,因此不排除赴歐洲及美國籌設輪胎廠。
建大從1999年跨入汽車輪胎後,行銷預算增加十倍,透過贊助國內外高爾夫球手、歐洲職
業自行車隊、美國NBA職籃、國內職棒球隊等對象,和高強度賽事結合,加強觀眾、球迷
對品牌的認同。
楊啟仁說,一個品牌的成功,除了利用行銷活動、廣告宣傳提升知名度和形象,最終還是
要回到品質好、服務佳的基本功。建大積極提升研發能量、產線管理,做出品質優良的輪
胎, 並透過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強化品牌價值與競爭力。
建大不僅成為台灣輪胎雙雄,更是善盡社會責任的標竿企業。除了創辦人一生熱心文教及
地方公益的無私奉獻,九名子女也繼承精神,在民國84年成立「建大文教基金會」,透過
關懷弱勢、協助地方發展、贊助體育活動等方式,積極回饋社會,希望貢獻一己之力,讓
善的力量循環、擴大。
楊啟仁說,建大未來的發展策略是傳承與創新並進,並強化創新研發、技術提升與國際化
布局,目標是2023年將全球排名由目前的24名拉升至20名,昂步挺進全球20強。
https://money.udn.com/money/amp/story/122612/657710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