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2018紀錄片行動列車(彰化各場次)

作者: sodabubble (石の上にも三年)   2018-07-27 22:12:59
心得:雖然公視《紀錄觀點》或是《公視主題之夜》會播放紀錄片,
   不過國內海外的新舊紀錄片那~麼~多,
   也不一定每部紀錄片都有機會在公視排播(或常重播)。
   因此,今年依然辦了這麼棒的活動,
   機會難得,預約入場觀看,支持他們,及遵守版權吧!
2018紀錄片行動列車(彰化各場次)
資訊來源:http://www.docsbamid.org/MoviePlay.aspx?websn=4
貼心提醒:點入網頁↑,游標移到各地點上方,即可查詢場地資訊;
     該場次含映前導讀或映後座談。
紀錄片行動列車官方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g/docs2016/
2018紀錄片行動列車(60秒宣傳短片) https://youtu.be/vvJTCAXbAEs
※先放Q&A
Q1. 「2018臺灣紀錄片行動列車」進場觀影要付費嗎?
A1. 所有場次皆為免費入場,惟活動場地座位有限,請提前進場,
  或多加利用線上預約系統完成登錄。
Q2. 影片適合所有觀眾收看嗎?
A2. 今年以「老、小」為策展主軸,29部影片皆適合所有觀眾收看唷;
  影片的相關介紹歡迎至影片介紹有更詳盡的說明。
Q3. 參加活動有提供學習時數嗎?如何申請?
A3. 映後座談場次全程參與者,將核給公務人員及教師終身學習時數2小時認證,
  請先上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入口網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亦接受現場報名。
  報名者須於現場簽到退始可認證。
Q4. 若遇颱風活動照常舉辦嗎?
A4. 本單位保留更動場次的權利,實際放映及座談時間將視實際狀況有所調整,
  敬請密切注意活動現場、官方網站及FB粉絲專頁。
Q5. 國內有哪些電視頻道有播映紀錄片?
A5. 臺灣播映紀錄片一共有4個頻道
  1.紀錄觀點 每周四 晚上10點 公共電視1台
  2.紀錄觀點 每周日 中午12點 公共電視2台
  3.視納華仁紀實台 MOD頻道600
  4.影迷數位紀實台 MOD頻道601
《前進》 普遍級
片長109mins│年度2018│導演柯金源
‧放映時間│2018/08/11 (六) 下午 14:0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 預告片│https://youtu.be/6vV38vCPpWA
‧劇情簡介│透過三位紀錄者:柯金源、綠色小組成員王智章、
      《人間》雜誌記者蔡明德的視角,重返現場,爬梳30多年來具標誌性代的
      臺灣環境運動,包括新竹李長榮化工廠事件、鹿港反杜邦、後勁反五輕、
      宜蘭反六輕、反國光石化、反核運動等,除回探運動歷史,更展望未來,
      期許環運繼續向前。
‧獲獎紀錄│2018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導演簡介│擔任公共電視新聞部新聞專題之企劃、製作、採訪、攝影、編導,
      以及社會組召集人與編採組長等行政工作。
      曾先後參與『我們的島』環境新聞雜誌之「再見海洋系列」,
      『公視新聞深度報導』節目之海岸破壞、山林保育、環境公害等新聞專題。
      近三年來,為了記錄氣候變遷下的環境問題,分別前往北極圈、南極洲、
      珠穆郎瑪峰山區,拍攝冰川消融之現況。目前擔任「紀錄觀點」節目之
      環境議題紀錄片製作人。
空氣犯+空氣男孩+我的身體就是空汙監測站+南風 起+風從哪裡來(麥寮篇) 普遍級
總片長75mins│
‧放映時間│2018/08/11 (六) 早上 10:3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空氣犯》 普遍級
 片長12mins│年度2016│導演楊曜禎
 ‧劇情簡介│2015年,經過許多人不停的努力,終於促成雲林縣議會通過
       《雲林縣工商廠場禁止使用生煤及石油焦自治條例》,雲林縣灰暗的天空
       似乎透出一線曙光;不料縣政府卻讓六輕工業區的生煤操作許可證
       延長兩年,再加上環保署宣布自治條例無效,雲林縣繼續壟罩在
       灰濛濛的穹頂之下,影片討論了為何雲林縣政府應該通過禁燒條例
       來管制六輕的汙染,以及當地居民所面臨的汙染問題。
 ‧導演簡介│過去曾拍了幾部自娛的短片,卻沒有想過可以透過拍片來為社會做些什麼
       。直到發現影像可以是強而有力的工具,於是決定透過影像述說、
       用紀錄片紀錄。更因為目睹家鄉的空氣汙染日漸嚴重,決定用影像
       記錄雲林正在面臨的問題,並期許自己未來能透過影像改變社會。
 《空氣男孩》 普遍級
 片長16mins│年度2016│導演莊知耕
 ‧劇情簡介│阿山,居住在臺北市已經三年,他拒絕吸入未經淨化過的空氣,
       於是只要他出門,便會攜帶一個小型的氧氣筒。
       本片以仿紀錄片手法描述一個住在臺北的男孩,
       因為不願遭空污傷害健康,決定每天戴著氧氣罩生活的行徑。
 ‧獲獎紀錄│2016 攝區二三事紀錄片競賽佳作
       2016 義大利羅馬RomaDoc紀錄片影展國際短片組
       2016 美國洛杉磯CineFest影展  2016 華語紀錄片節
       2015 華人草根創意電影金善獎
       2015 美國DSOFF影展最佳紀錄長片
       2015 神腦國際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社會組佳作
 ‧導演簡介│畢業於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班。
       大學時期,學習攝影、新聞與紀錄片製作;研究所時期,學習劇本編寫、
       影像編導。近期擔任劇情片、音樂錄影帶導演;編導的劇情短片入圍
       國內金穗影展、南方影展等國內外各影展。畢業於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班。大學時期,學習攝影、
       新聞與紀錄片製作;研究所時期,學習劇本編寫、影像編導。
       近期擔任劇情片、音樂錄影帶導演;編導的劇情短片入圍國內金穗影展、
       南方影展等國內外各影展。
 《我的身體就是空汙監測站》 普遍級
 片長 8mins│年度2015│導演林泰州
 ‧預告片│https://youtu.be/IhNaQtN7oEc
 ‧劇情簡介│以2015年3月在雲林空污公聽會中,彰化大城鄉台西村因空污罹癌的
       許立儀控訴台塑六輕廠代表與環保署官員的旁白,搭配扭曲顛倒的
       工廠煙囪畫面,突顯了政府失能與企業失德。災民處於無政府保護
       與被犧牲狀態,就像活在污染環境的實驗室白鼠,以肉身印證環境污染,
       村民集體病變與密集死亡率取代無力監測的空污數值。
 ‧導演簡介│畢業於英國愛丁堡NAPIER大學影視製作碩士,現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視傳系教師。
       2008年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亞洲紀錄片金獎與美國影視金鷹獎、
       2007年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紀錄片《書包裡的秘密》獲邀韓國釜山國際影展
       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獲教育部教育影展評審推薦獎、
       2000年《集集大怪獸》獲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新世代最愛獎,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
 《南風 起》 普遍級
 片長17mins│年度2016│導演王嘉偉
 ‧劇情簡介│
  隔著濁水溪與六輕僅僅相隔六公里的彰化大城台西村,每逢夏天吹南風時,
  濃稠臭酸的味道撲鼻而來,十幾年來爭取設立空氣監測站的心願一直沒有實現,
  地方政府總以六輕不在行政管轄為由,任憑逾六成的村民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
  台西村民以「證言劇場」為自己發聲,然而訴求始終得不到回應與改善,
  村內僅存的是一間間無人的空屋、斑剝的牆瓦。
  已有四十位村民因癌症過世,他們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導演簡介│
  畢業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任職於國立斗六家商,
  曾擔任林泰州導演電影劇組美術及燈光助理、公共電視台製作部動畫組實習生。
  紀錄短片《她的十歲》及實驗短片《自畫非像》曾入選德國柏林影展第六屆
  青年新銳單元,作品入圍捷克ZlinDog國際學生影展、德國威瑪新藝術影展、
  香港兩岸四地學生影展、喬治亞國際學生影展。
 《風從哪裡來(麥寮篇)》 普遍級
 片長22mins│年度2016│導演施合峰
 ‧劇情簡介│
  一個偏遠的小鎮,三段人生的風景,交織出了環境的變遷,與各自生命的難題。
  人們賴以維生的工廠,日夜不停排放的煙囪,是環境問題,也是難解的人生課題。
  面對時代的變遷,我們該何去何從?當生計與環境只能擇一時,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導演簡介│
  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受到家中從事傳統產業的影響,
  創作時習慣關注因時代變遷而逐漸消逝的人文風景,抑或面臨世代改變的生活現場。
  影像風格安靜而沉穩,透過真實現場的觀察來捕捉生活的氣味。
《長情的告白》 普遍級
片長75mins│年度2015│導演曾文珍
‧放映時間│2018/08/12 (日) 早上 10:3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 預告片│https://youtu.be/_4nu1tgM2B4
‧劇情簡介│
  佩樺牽著周羅奶奶的手,在巷子裡散步;文塗轉動著林先生的手,為他復健;
  建紅推著范張奶奶,一起到市場買菜;鳳嬌打掃著盲人夫婦的屋子…
  本片紀錄了五位「照顧服務員」的勞動身影,跟隨他們進入工作現場,
  捕捉他們與受照顧者的真情互動,傾聽他們的故事。於是,我們發現,
  在面對生老病死的漫漫人生中,這些照護與陪伴,才是愛與溫柔的最長情告白。
‧導演簡介│
  畢業於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臺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
  拍攝影片內容跨足劇情、紀錄片領域,2002年以《春天–許金玉的故事》
  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及臺灣紀錄片雙年展臺灣獎,並入圍多項影展獎項。
《海闊天空》 普遍級
片長84mins│年度2017│導演羅儀修
‧放映時間│2018/08/12 (日) 下午 14:0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 預告片│https://youtu.be/dyW7vVKHfHE
‧劇情簡介│
  1996年,臺灣教改的開端,《天下雜誌》製作《海闊天空的一代》,
  捕捉了五位十五歲少年夢想的起點。2006年推出《教改十年後》,
  真真切切看到教育對他們的影響。跨越二十年的長期記錄,
  每十年一次的回訪,五個人生故事如同捲軸一般,在眼前慢慢展開。
  就像看著你我經歷過的成長,驀然回首十五歲的起初,
  才發現,原來人生充滿選擇,跨出的每一步都是能量。
‧導演簡介│
  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澳洲雪梨大學互動數位媒體碩士(MIDM)。
  作品有2012年《綿延的生命》獲第34屆金穗獎「最佳紀錄片獎」;
  2014年《以色列:逆境找解答》獲得第13屆卓越新聞獎「電視類國際新聞報導獎」;
  2015年《動手做,真學習》入圍第14屆卓越新聞獎「電視類國際新聞報導獎」
  以及2017年《海闊天空》等多部作品。
《好天天》 普遍級
片長90mins│年度2009│導演彭文淳
‧放映時間│2018/08/18 (六) 早上 10:3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 預告片│新聞報導版 https://youtu.be/WfTLgc1SVwk
‧劇情簡介│
  誰可以不用擔心升學壓力?誰可以不知道煩惱兩個字怎麼寫,天天樂?
  誰又會因為小事就心滿意足地哼哼笑?在挫折中堅強,在知足裡歡笑,
  在平凡中活出不平凡的幸福-是這群大小孩子不厭其煩,親身示範教導我們的
  生命功課。這是一部紀錄片,但不僅僅是一部紀錄片。這是三位心路孩子的故事,
  但又不僅僅是三個人的故事,90分鐘的真情感動,獻給所有想快樂過好每一天的人。
‧導演簡介│
  24歲執導第一支廣告影片,為中國銀行、香港鎮金店、立邦漆、易立信手機、
  白蘭氏雞精、中國信託、大韓航空、故宮、SONY、 聯合國等知名國際品牌製作
  知名電視廣告。根據The Gunn Report 1999年統計,彭文淳導演名列該年度全球
  獲獎最多廣告導演第14名。曾為張艾嘉、劉德華、陶喆、劉若英、孫燕姿等
  知名歌手執導MV。
《帶孩子上班去》 普遍級
片長60mins│年度2013│導演吳汰紝
‧放映時間│2018/08/18 (六) 下午 14:0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 預告片│https://youtu.be/dwnGqdLRV9k
‧劇情簡介│
  「帶孩子上班去」原本似乎是一個議題,有人說是勞工問題,有人說是性別議題,
  然而毋寧它是一個「夢想實現」的過程。 一間在臺北市的法律事務所,
  讓父母親可以帶孩子上班去,當它不是一個議題的時候,當它還原到
  每個人的生活選擇的時候,我們更可以看見「帶孩子上班去」的意義和現實。
‧導演簡介│
  畢業於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現為專業紀錄片工作者
  。首部紀錄片作品《快不快樂四人行》榮獲2003年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來年以《再會吧,1999》獲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紀錄片雙年展「影像‧臺灣」首獎
  。所製作的紀錄影片多次受邀世界各大影展映演、屢獲佳績。作品充滿女性特有的
  細膩與敏鋭,鏡頭流露濃厚情感,在影片美學上往往跳脫既有的紀錄片形式,
  令人驚艷。
《老靈魂》 普遍級
片長55mins│年度2014│導演鄭文堂
‧放映時間│2018/08/19 (日) 早上 10:3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 預告片│https://youtu.be/1gZ9BoigALA
‧劇情簡介│
  五位來自農鄉的子弟,有詩人吳晟與他的女兒吳音寧、來自苗栗灣寶的洪箱、
  出身彰化伸港的導演柯金源、美濃的歌手林生祥。他們各自在不同的領域
  為農村的未來打拼,他們的年齡有老有少,但奮鬥的精神卻沒有隨年紀增長而減弱,
  他們所散發的是一種「老而有尊嚴」的精神。
‧得奬記錄│2015 香港華語紀錄片電影節短片組 首獎
‧導演簡介│
  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身為一個獨立電影工作者,
  一步步從紀錄片、電影短片接著延伸到劇情長片,從而累積了豐富的電影創作經歷
  以及在臺灣電影圈的優良電影工作者名聲,更逐漸獲得國際注目。
  除了電影導演工作,身兼編劇、電視劇與舞臺劇導演。
  作品中常流露人文關懷與社會議題。代表作品為2009年《眼淚》電影長片。
《黑熊森林》 普遍級
片長126mins│年度2016│導演李香秀
‧放映時間│2018/08/19 (日) 下午 14:0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 預告片│https://youtu.be/crtIr9VJbb8
‧劇情簡介│一部訴說人與大自然互動的山林故事!2011年,隨著黑熊研究學者黃美秀
      及其研究團隊的腳步,攝影團隊翻山越嶺,徒步重裝三天,
      到達位在玉山國家公園核心地帶的大分「有熊國」;這是一個深刻令人著迷
      ,匯集豐富野生動物生態及布農原住民人文色彩的地方。
      每年冬天,臺灣黑熊會因為大分的青剛櫟林提供了豐富的果實來源,
      從四面八方地來到此地逗留。
‧得奬記錄│2017 桃園電影節臺灣獎 首獎  2017 台北電影節
‧導演簡介│獨立電影工作者,美國天普大學電影與多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
      主要作品包含1999年《消失的王國-拱樂社》曾於2000年國際紀錄片
      雙年展參展並獲得亞洲電影促進獎評審特別推薦獎、2005年山形國際紀錄片
      雙年展亞洲新浪潮專題參展作品。2016年作品《黑熊森林》,
      獲得2017年桃園電影節紀錄片競賽臺灣獎首獎。
《大象‧小象》 普遍級
片長64mins│年度2011│導演安哲毅
‧放映時間│2018/08/25 (六) 早上 10:3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劇情簡介│雲林古坑的清晨,來自桂林媽媽一早起來為學校的孩子煮早餐。
      印尼籍新住民媽媽將住宿的孩子喚醒起來,開始了這些外地學子的一天。
      在這裡,異鄉人照顧異鄉人,深夜的屏東來義鄉排灣族部落,
      社區媽媽們成立走訪部落裡的每一間網咖,想讓流連其中的孩子回家,
      他們還提供晚餐及課後陪讀。因為只有這樣,他們的部落才會有希望…
‧得奬記錄│2012 人間影展
‧導演簡介│影像創作及教育工作者,現為電影創作聯盟秘書長,並任教於影視相關系所
      。創作領域橫跨戲劇、紀錄片及影像裝置藝術;多次入圍國內外影展,
      曾三度同時入圍金鐘獎最佳導演、編劇及戲劇節目獎。
      2014年以連續劇《刺蝟男孩》獲最佳編劇獎及最佳戲劇節目獎。
      2017年製作《植劇場》系列,開拓臺灣電視新局,獲最佳戲劇節目獎等
      五項大獎。
《來得及說再見》 普遍級
片長113mins│年度2015│導演陳芯宜、沈可尚、黃嘉俊
‧放映時間│2018/08/25 (六) 早上 14:0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 預告片│https://youtu.be/y7MRlEowewQ
‧電影同名主題曲MV│https://youtu.be/f2PAiA15rTA
‧劇情簡介│影片分為三則短篇描述
      〈好好吃飯〉老年,是生命必經之路,在這段有陡有緩的路上,
      有的人走得平順安慰,也有人步履坎坷。你看見老年的光景嗎?
      〈日日喃喃〉一對家庭美滿的教授夫妻、一對正開始享受退休生活的伴侶、
      一對相處時間可能跨不過第三年的父子,都同時聽見驟然臨身的倒數聲響。
      〈人之老〉一對青梅竹馬但年齡即將百歲的夫妻,在戰火的摧毀下,
      兩岸相隔失散了近50年,再次相逢後,他們決定不再分離,
      要彼此相守到最後。
‧導演簡介│
  陳芯宜│從事紀錄片及電影創作多年。2000年《我叫阿銘啦》榮獲瑞士弗瑞堡影展
      評審團特別獎及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等獎項。
      2007年電影《流浪神狗人》甫完成即入選柏林影展青年論壇單元,
      並獲德國最大報提供之「每日鏡報」最佳影片,
      同時得到該年度金馬獎三項提名。
  沈可尚│作品橫跨劇情、紀錄、實驗電影及商業廣告。
      《與山》獲第36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並入圍坎城影展正式短片競賽單元。
     2009年《野球孩子》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獲紀錄片雙年展臺灣獎首獎。
     2012年《築巢人》獲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
  黃嘉俊│畢業於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MFA
      ,黑糖媒體創意有限公司負責人。2013年《一首搖滾上月球》獲台北電影節
      最佳觀眾票選獎、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澳洲金考拉影展最佳影片
      並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
《遙遠星球的孩子》 普遍級
片長48mins│年度2011│導演沈可尚
‧放映時間│2018/08/26 (日) 早上 10:3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 預告片│https://youtu.be/xMCH_9xbRSY
‧劇情簡介│
  《遙遠星球的孩子》第四集〈自閉症之謎〉,深入淺出的從歷史、醫學、社會、
  家庭等各種角度試圖窺見迄今仍然無法解開的謎題。自閉症透過另一個路徑
  在看待這個世界,這個路徑或許和我們所熟悉的不同,所以我們也會不習慣,
  也會害怕,就像他們處在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世界所感受到的恐懼一樣。
‧得奬記錄│2011 台北電影節
‧導演簡介│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導演組。學生時期就以短片《與山》獲得金馬獎
  最佳短片、入圍坎城影展短片競賽單元。接續以充滿詩意和強烈批判精神的
  《噤聲三角》榮獲得金穗獎最佳實驗電影、日本山形影展亞洲新秀單元、
  台北電影節等諸多影展的肯定。
《翻滾吧!男人》 普遍級
片長92mins│年度2017│導演林育賢、郭樂興
‧放映時間│2018/08/26 (日) 下午 14:00
‧放映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1F演講廳(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 預告片│https://youtu.be/z2lSFVgfcik
‧劇情簡介│
  十五年前受挫返鄉的體操教練與七位小男孩在嬉鬧兒語中許下的奧運夢,
  萬萬沒有想到終於成真。當年紀錄片「翻滾吧!男孩」的鄉下教練(林育信)
  已經成為國家教練,不過七位小男孩只剩下兩位選手(黃克強與李智凱)
  跟隨在林教練身邊繼續挑戰他們的奧運夢。從男孩到男人,
  十多年前稚(志)氣的奧運夢,迎接著每一次的翻滾/摔倒/疼痛,
  然後試著努力越來越靠近它。
‧得奬記錄│2017 高雄電影節
‧導演簡介│
  林育賢│作品經常以幽默風趣的快節奏手法,呈現個人對社會人文的細膩觀察,
     │在輕鬆趣味中帶著省思。2005年拍攝首部紀錄長片《翻滾吧!男孩》,
     │廣受各界好評,拿下當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紀錄片作品有《翻滾吧!男孩》、《翻滾吧!男人》。
  郭樂興│紀錄片及電視節目外景導演,長期拍攝兒童、青少年、運動相關題材之
      電視節目及紀錄片。與林育賢導演是大學同班同學,
      兩人長期合作紀錄片拍攝,擔任攝影、導演、剪接等職位。
      紀錄片作品有《六局下半》、《翻滾吧!男人》。
 
作者: ilemonc (hhl)   2018-07-28 21:13:00
謝謝分享~
作者: HaHaYang (哈哈樣)   2018-07-29 09:05:00
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