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討論] 州轄彰化市的町與區

作者: hqq (地圖工作室)   2017-11-14 16:13:21
※ [本文轉錄自 Geography 看板 #1Q2gM1cJ ]
作者: hqq (地圖工作室) 看板: Geography
標題: [討論] 州轄彰化市的町與區
時間: Tue Nov 14 16:12:46 2017
http://blog.xuite.net/hqq.hqq/blog/545667118 (見地圖)
縣市方志上,州轄彰化市的町與區是一筆爛帳。我彙整一下應該是1933年彰化市設市,
1935分20區。1941年設通稱町(普通稱呼,非地籍)15町,1944年區數減為9區,通稱町
增為38。其實,你查日治時期彰化市的町叫「通稱町名XX」,那是非正式的「普通稱呼」
,跟臺北、臺中的町(「地籍上的稱呼」)是不一樣的,終戰時彰化市地籍還是0町、13
大字,直到現在的地籍圖還可以看出樣子。
1920年,始設五州,街庄為地方自治法人。當時劃定的彰化街超小,只是舊彰化城和北關

看市中心區圖,注意南郭、大竹的庄役場都寄治彰化街,所以這三個街庄本來就分不清。
彰化街裡有6個小字,和城牆息息相關。
B1930-彰化市中心區 [轉換].jpg - 我做的地圖
1933年,彰化市升格州轄市,吞掉南郭、大竹2庄。2年後實施區制,彰化劃分了20區(
ps.同時臺中市僅劃10區)
20區裡有15區在原彰化街,此時的分區未打破城牆界線(我已經查到20區分區表,但對應
到當時的保,尚未找到保甲界,無法做市中心圖)。
1941,少劃為9區,市中心區設15通稱町
市中心圖。注意彰化的町只是「普通稱呼」(通稱町),非「地籍上的稱呼」,所以原來
的大小字界依舊存在。各通稱町已經打破城牆界線,自然區也打破城牆界線。
B1941-彰化市中心區 [轉換].jpg - 我做的地圖
1944,全市設38通稱町
市中心的町劃分更細,鄉下全也設町。後者相對於臺北、臺中是太超過了。
接收後,1946年國府改劃為4區,廢原來的保,改設92里。(原本9區-38町,現在4區-92
里,管轄幅度從4點多變成23)
可以看出市區的里超小,只相當於1-2街廓。舊城分在3個區。
由於日本時代的通稱町未改變地籍劃分,直到今日,地籍圖上仍看得出舊城牆界。
作者: hk5566 (cccp)   2017-11-14 17:07:00
作者: slcgboy (艾羅米)   2017-11-14 17:11:00
作者: lee76 (木子)   2017-11-14 19:15:00
推 好詳細的流程
作者: tsub (tsub)   2017-11-14 22:57:00
太強啦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