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張愛玲的寫作方式。

作者: YHStable (1340)   2011-08-10 20:29:30
想上來問一個問題。
張愛玲的小說我看的不多,只看過幾本,但我舉出其中兩本(《第一爐香》跟《惘然記》)
作為我問題的依據。是這樣,在《惘然記》裡的小說,如《色,戒》裡,張愛玲版面的安
排跟《第一爐香》似有不同;我不曉得是不是她年代的關係,可是她的成名作大約都在
1943-45左右(有點忘記),但是這兩本書裡面的小說,對於人物的對話方式描寫有截然不
同的方式。
就《第一爐香》來說,裡頭的短篇小說裡的人物對話不會拆成一段一段來描寫,也就是說
,裡頭的描寫方式是:
.......「....」....「......」............「.....」.......。
描述跟對話是合成一段的,而且是一大段。
但是《惘然記》裡的小說,大都是一段對話成為一段:
「......」........。或
「....」
「..........」
「...」
(如此已是算三段)
且對話完之後通常是對於講話人的狀態描寫,如此自成一個短段。
問題來了,對於寫作有概念的人都知道,自成一個短段有強調的意思(比如梁實秋的名篇
《鳥》的開頭跟結尾),且張愛玲是有自己的堅持的人,對於作品不滿的部分會加以改動
,也就是說《惘然記》裡面眾多短段的部分,她覺得都不是問題,而《第一爐香》裡面的
段落也都不成問題,想問說大家覺得她這樣安排短段對話的用意或看法。
作者: julia1961112 (rose of dawn)   2011-08-17 17:32:00
晚期作品《小團圓》裡面的對話也是這樣子自成一段的我想是因為張愛玲晚期的作品多採用意識流的表述方式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轉變吧 每段內容不是依時序進行的而是所有事情在心腦之中作為一個整體 想到什麼寫什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