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雕塑創作「Homeless Jesus」

作者: johanna (HANA)   2014-04-16 15:25:39
「流浪漢耶穌」引發身為基督徒的意義思辨 2014.3.28
http://ppt.cc/tiql (中) http://ppt.cc/k2He (英)
最近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市以北一個小型大學城,「流浪漢耶穌」
比一整個月的主日講道引發了更熱烈的討論。這尊真人大小的雕塑躺在
聖公會聖奧爾本堂外的公園長椅上。這是加拿大雕塑家 弟茂德施馬爾茲
(Timothy Schmalz)的創作,唯一顯出耶穌特徵的,是人形露出毯子外
那雙帶有釘痕的雙腳。
這尊用螺釘固定在長椅上的空心銅像價值二萬二千美元,是一位教友為
支持公共藝術而捐贈的禮物。聖奧爾本堂的 David Buck 牧師說,
用很小的代價就可讓人們反省身為基督徒的意義,以及「流浪漢耶穌」
定居於二百七十間連棟及獨棟洋房的社區裡的意義。
數以千計的信件及留言令 Buck 牧師非常欣喜。
他說:「無論喜歡或討厭,都能引人反思。它極富感染力!」
附近居民 John Chesser 在一個晴朗周日早上取信時經過這雕像,
他覺得「有些毛骨悚然」。
「流浪漢耶穌」的複製品能在聖奧爾本堂落腳是很合理的事。
Buck 說,這個擁有八百名教友的教會充滿「高教會派的寬容氛圍」,
(註:High Church,保留較多天主教教義禮儀的聖公會派系)
對同性戀者友善,並且愛好藝術與科學。此教堂吸引了一英里外的
戴維森學院的教職員及學生。
64歲的 Buck 牧師原本在夏洛特市外的美南浸信會服務,直到該教會
保守到使他無法接受。他說從未想過能在聖奧爾本堂這樣的地方服務。
「流浪漢耶穌」的傳奇引發了遠超 Buck 期望的效果。教堂位於高級
社區的中心,教友都同意這是擺放公共藝術品的好地方。雕塑於今年
二月運來,旁邊銅牌引用〈瑪竇福音25:40〉的經文:「我實在告訴
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觀察報》、《基督郵報》、《赫芬頓郵報》
的報導緊隨而至,大眾的反應呈現兩種態度。Buck 說有人在雕塑旁
貼字條說這不是紀念耶穌的方式。《基督郵報》有讀者諷刺地回應:
「聖公會?令人震驚。」
附近居民 Chesser 說「既黑暗又可怕」,毫不考慮此雕塑是否屬於
這個社區。另一居民 Jerry Dawson 投書媒體說雕塑不該出現在這裡:
「我不是質疑這雕像的藝術價值或創作意義,而是不希望開車來這個
美麗高級社區的人看到醜陋的流浪漢睡在公園長椅上。」
聖奧爾本廣場居民協會主席 Bob Cameron 說,他曾邀請 Dawson 在
開會時提出意見,在此之前協會不表明立場。
聖堂內外也有人表示支持。在附近住了20年的教友 Alice Mietz 說:
「它讓我們更關心那些不如我們幸運的流浪漢。」
Buck 坐在教堂外長椅上介紹雕塑時,來自費吉尼亞州的 Mike Schaefer
在雕塑前停車下來拍照。他說:「身為基督徒,我們必須更關切身邊的
無家可歸者。」
此雕塑去年初也曾引發熱議,它先後遭著名的加拿大多倫多聖彌額爾
主教座堂和美國紐約聖博德主教座堂拒絕置放,儘管它們的主任司鐸
一開始都很感興趣。雕塑最後找到安身之所,就是多倫多大學瑞吉斯
學院入口。這所耶穌會神學院肯定「信仰與『履行正義』的固有聯繫
是依納爵靈修的核心」。學院去年四月舉行關於露宿者問題的座談會,
並為雕像舉行安放儀式。
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另一複製品運到梵蒂岡,教宗方濟各為之施行祝福。
施馬爾茲捐贈雕塑給梵蒂岡檔案處,希望能在今年復活節安置於天使城堡
通往聖伯祿廣場的路上。
施馬爾茲期望歐美所有大城市,甚至全世界,都有這個雕塑。他稱它們是
教宗方濟各關注的邊緣人的「視覺大使」,希望藉此喚醒大眾關注社會的
邊緣人。
教宗祝福雕塑之後,施馬爾茲變得更出名,另一尊借給多倫多聖斯德望堂
的「視覺大使」卻於同月三十日遭竊。他說這重達四十五公斤的雕塑起碼
要兩個人和一輛貨車才能搬走。
相關新聞:美加主教座堂拒收無家可歸的耶穌雕像 2013.4.19
     http://ppt.cc/yexn (這一則報導的照片更清楚)
作者: johanna (HANA)   2014-04-16 15:29:00
中文版報導真是破壞性翻譯....雖然我的英文程度也好不到哪還是盡量修改過了。如果誰找到 bug 請再知會我一聲 ~"~「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我是覺得很感人、很有意義啦....
作者: cwy0317 (make it so)   2014-04-16 21:28:00
homeless的問題在美國正夯
作者: johanna (HANA)   2014-04-16 21:31:00
在台灣夯不夯我是不知道,只覺得教堂經常出現這樣的人...公家或民營的中途機構也不少,問題是有些人不願接受幫助,有些不肯遵守居住規約,有些根本不想被輔導就業,拖到居住期限過了又回到街頭....
作者: cwy0317 (make it so)   2014-04-17 00:07:00
似乎有些流浪漢是自我放逐....
作者: ServusDei (啊嘎呸)   2014-04-17 17:37:00
尊重每一種生活方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