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週一症候群」公益解惑:18歲特殊經歷迷惘

作者: airturtle23 (三隻小豬)   2023-07-06 03:01:03
本週看來最急迫的是這篇,因此前來解答。
小弟作為生涯管理顧問將近20年,有破解過自閉症個案,自身也曾得過憂鬱症康復,甚至
有處理過心理諮商師個案也要解生涯的需求,皆有解開。
先直接講結論。
原潑不用太緊張。自學方案以你的聰明才智,與汲汲營營的個性,三年不會空白的。不然
不可能拿到同等學歷。
既然選了文組,剛好是國中受霸凌、而可以拿來自保的興趣「法律系」的組別,又拿到高
中同等學歷,那這3年就沒白費了~ 甚至還可能省去一些聽打混老師廢話的時間。
學歷是拿來用的,不是供在佛堂上的,也不是考給爸媽或老闆看的。
法律不見得一定要考照。
根據小弟過去諮商過律師個案、與非律師法務人士個案的經驗,不考照一樣可以做各種法
務工作。
幾乎各行各業的大中小型企業,都需要法務人士。可以說不愁吃穿。
並沒有「不考照就沒畢業」的這種說法。
另一方面,別人考不了照,是因為別人沒受過像你這麼嚴重的霸凌。
小弟遇過台大法律所畢業律師的個案,以及私立大學考上律師的個案,都是因為小時候個
人或家庭受過某種外力欺負,因而發憤圖強,把法律條文所描述的情境,當葉問的木人樁
來練拳,拳拳到肉!
考試對他們來說,是享受練拳戰果的擂台,恨不得一天照三餐上擂台,可以用各種條文、
從四面八方放倒對手,伸張正義。
美國處理911事件一舉成名的「美國市長」朱利安尼就是律師,在80年代曾經把5大黑幫幫
主全部關進監牢各100年!讓紐約市從人間煉獄變成天堂。
既然你受過這麼嚴重的霸凌,會自然對各種法律情境、與立法精神有深刻的領悟。
在如此不得已的「困而後學之」情況下,每年全國1000名左右的律師法官名額,對你來說綽綽有餘
~ 甚至搞不好一舉考上台大都有可能。
每年台大畢業出上千個畢業生,但是幾十年才能出一個唐鳳。
至於文組,也並不是只有法商才有穩定出路。
順帶一提,從原潑的提問文中,幾乎每句都有數字,而且計量精準,甚至整篇文章出現「
以數字建構論述模型」這點來看,原潑其實數字能力頗強,甚至可能比許多文組的大學生
都強。只要稍作訓練,不要說商界,進各行各業都會成功。
原潑自以為數字不強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待過類似資優班環境的緣故。
七龍珠的孫悟空住到賽亞人星球去,再強也會以為自己很普通。
小弟有諮商過許多中文系、歷史系、英文系、外文系、德文系、日文系、法文系、西文系、哲學系、政治系
、社會系、外交系、人類學系...等等各種文學系個案,畢業後有各種出路,全靠個人打
拼,並且都頗為成功。
有許多甚至變態到匪夷所思,說出來沒人信。
光中文系考上管科所,進入科技業的就好幾個; 還有畢業直接進珠寶業,一路爬到龍頭品
牌,做國際產品經理、甚至在國外工作的;
英文系、外文系、德文系、日文系、政治系、外交系、哲學系、社會系...等,畢業進入
商界打拼,拼到業務經理、產品經理、徵授信經理、考上諮商師的一大票。
成功靠自己,然後不要怕犯錯。
一度是對岸首富的馬雲有句名言:「人生最重要的資產,是失敗。」
失敗為成功之母。
然後要有開放性思維,相信創意與發明,勇於挑戰業界愛因斯坦,發明自己的理論解決問題
每個人在獨特的成長經歷中,都有超越父母、突破挑戰的看家本領,
只要提煉後重組,就能物以稀為貴,找到自己的興趣使命事業
也就能成為業界愛因斯坦。
成天想著需要靠學歷、或靠所謂的策略捷徑的,幾乎都沒什麼好下場。
反而因為基礎不穩,死得越快。
下半是生涯分析的原理解說,以及小弟自身的類似經歷分享給原潑。
這種問題從心理諮商是解不出來的,不然世界不會長這樣。
要用一種小弟稱之為「環境情緒流體」的生涯管理模型來解。
根據小弟過去將近20年來,近萬名個案的生涯諮商經驗,發現人的個性一開始是被動地被
環境養成,然後因為人類數百萬年演化而來的各種本能組合,而對環境外力所產生的一系
列反應。
那麼,想像人在第一成長環境的「家庭」中求生,就會像在七巧板中的一小塊拼圖長大一
樣,在父母與兄弟姊妹之間「適者生存」,而養成當前的個性。
這樣就有辦法解釋各種個性與行為,其背後的心理現象,及應對方式了。相關文獻正在著
作中。
首先,要先知道這不是原潑的錯,然後不要把它當作是一種病,而是一種求生現象。
要知道這種現象的形成原因,及每個人成長過程的獨特性,再根據如此獨特的性格形成原
因及其環境,來進行相應的處置。
而不是根據主流輿論或道聽途說的解法。因為每個個案的成長環境都是獨特的。
這樣你就不會害怕這種現象。
再來要將原潑的擔心點解除,而這些擔心點極有可能就是憂鬱症與亞斯伯格症的壓力源;
並且提供彈性解法,如此就能有效地治標又治本。
原潑雖說有多重身心症殘障手冊,但原因其來有自,而且可以說顯而易見。
從原潑的提問文結構,很明顯能看出:價值觀穩定,思緒邏輯清晰、表達效能高、具備資
料蒐集能力與分析能力,擅長以數字進行計量、建模,與表達; 並且具有相當高的社交能
力,能與人說笑。
這樣就能排除自閉症,即便亞斯伯格症是自閉症的一種亞型。
然而,也吐露出成長環境(主要是家庭,或是名校、資優班等)加諸於原潑身上的高度期
望,以及原潑對於「主流成功」這個假議題,
乃至達到成功途徑的單一性僵化選擇,
還有「不成功,便成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