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30歲研究所選項 & 職涯

作者: Pttjapanman (呵)   2020-11-05 23:08:31
文似乎有點長請見諒:
目前狀況:
30歲男(已婚無子)
112 社科院學士畢
之後一直從事媒體相關工作,薪水年收入70萬
有被動收入,大概一年20 ~ 40萬
因為工作性質特殊,不需要進辦公室,
只要該做的有完成就好,
所以可以自己安排一天的行程 & 工作的地點(幾乎都在家),
而且因為做久了很上手,一天的實際工時約 4 小時多,
空閒時間其實不少。
只是, 雖然也不是不能一直這樣晃下去,但實在有點安逸,
自由時間不是拿去早上睡懶覺就是運動,沒有太多有生產力的事。
而且現有的工作內容做滿久了,膩到不行,
所以參考自己的興趣 & 職能,
想要回去讀碩士班(盡量不要在職),做些改變。
而以下是考慮中的選項,以及之後的職涯方向:
一、傳播 / 新聞相關的所
因為做媒體相關工作,有時也會碰採訪,想再唸唸書精進一下職能。
不過這選項被朋友們吐滿慘, 包括傳播學系背景的朋友,
大致的理由是如果已經在業界了, 唸這個不會有太多實際好處。
不過,我想要升級的職能包括:
更細膩的採訪寫作、質化研究方法、數位資料調查與探勘,
以及一些與網路社群平台的相關的傳播學 / 行銷知識。
這樣的目標,傳播相關的所沒有辦法幫助到嗎?
而如果是唸這種研究所,大概就是延續現有的生活方式,
但我會轉成創作者 / 自由工作者(其實現在生活也滿像的?),
擁有更多作品的自主權與認同。
賺的部份可能就是跟現在差不多或者稍微多一點,
但依然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時間。
二、財經相關研究所(這個在職我ok)
112時期把經濟系的個經、總經、統計學都修了一遍,
但學得胡里胡塗,畢業好幾年也都忘光光,
老實說學的過程也沒有很強烈的興趣,
而且我的數學相關能力也一直都是平庸以下。
會考慮這類所的原因,是因為我的投資與被動收入,
方法跟資金是長輩教 / 給的,
長輩也有表達希望我再更多地研究與投入,
等於是要接班他的工作(長輩自己在家投資,早就財富自由可以退休了)。
只是我有其他工作,而且如前述,
對於金融相關沒有太強烈興趣,
變得就是平日稍微做而已,也沒有認真研究。
所以這個選項的好處是,收入會比我現有的收入多不少,
然後也有機會保留我很在意的在家工作 / 自由工作者生活模式,
但缺點是,我自己試過經濟學,沒有太強烈的愛,
而且希望自己更快樂,是我想調整職涯的主因之一。
當然,還有一個選項是唸財經相關的所,
但我仍然做(一)選項的工作 & 過(一)的生活方式,
只是我或許有更多的背景知識可以把被動收入拉得更高。
三、考律師
會有這看起來很突兀的選項有幾個原因:
1、我是超級文組腦,對數字 / 數學有種難以解決的不親近,
但文字邏輯什麼的都ok。法律大概是一般觀念裡,我這種人最能賺到錢的途徑。
2、修過陳聰富的民總,興趣程度強烈地高過經濟學。
而且我非常喜歡任何巨大整齊的東西。後來沒繼續碰,說白了是那時覺得國考好可怕。
3、一個超級要好的朋友是執業律師,學習或日後工作的時候,
都有相當好的夥伴能支援。
不過它的壞處也很明顯,修完學分班或科法所後,
還要花很多時間準備考試,以我的智力,最快35歲才有機會展開法律人職涯。
案源的部份則是還好,有各方親友能幫忙。
Anyway,這就是我目前考慮的三個選項。
我在意 / 想要的,則是以下幾點:
1、盡可能保持目前相對自由的生活節奏。
2、年收想破150萬。
3、更快樂。
這三者能守住兩個即可。
再請有司法/金融/媒體傳播相關經驗的鄉民,可以給我一點意見,
如果是你的話會怎麼選呢?
感恩大家。
作者: fragment1000 (吹頭髮)   2020-11-06 06:57:00
要快樂不要當律師,第一手吸收當事人的負面情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