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實作能力不足的生涯規劃

作者: st80027 (...)   2018-09-11 00:07:48
要在這裏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實在有點汗顏...
跟自己相處這麼多個年頭
多多少少知道自己的長短處在哪
有點疑惑自己是要朝發揮長處發展
還是精進短處發展
我從小實作能力實在是不太好
從小學美勞課慘不忍睹的作品就隱隱約約知道
到後面還會排斥上勞作課
念碩班的時候也是 因科系關係常常需要實驗
做再現性實驗的時候也常常碰到瓶頸
自己知道問題出在細心度 常常某些細節會漏
自己是秉持勤能補拙的想法
往往花比同組同學多一半的時間在實驗上
也勉強用時間(睡眠)換取空間順利畢業
但出社會工作就不太能繼續這樣搞了
因為除了主要職責工作之外還有其他瑣碎事
時間不像以前那樣充裕
現況職務是開發研究類屬 多少身背幾個案子
實驗室試驗放大到現場試樣生產時
因為某個細節(現場說的眉角)而有所出入
現場人事物要重新橋非常的麻煩
常常因此搞得身心疲憊
當然自己也有些長處
從小自己就滿會考試的 準備60可衝80那樣
後來知道因為 唸書滿會抓題目在問什麼
或是從選項去推敲選項間的邏輯
然後刪去矛盾的選項提高猜中機率
閱讀能力還不錯 不是指翻譯能力那種
就可能念文獻可以比較快知道文章重點
然後哪些敘述可以拿來引用
哪些圖表我可以拿自己的數據套入呈現
碩班中後期就跟同組的女同學合作
她幫我盯實驗細節甚至配藥
啊我幫她篩選文獻
建議她哪些篇比較貼切她主題之類的
工作上也有類似的優點(吧?
我對數字並不敏感 但對數據趨勢變化很在意
可以聯想到不同部門的因果關係
腦袋內運作會是
If xxxxx then 會在 a站 哪個檢驗項目數值顯示
If not then b站會先跳什麼異常然後hold
然後猜重點可能在某個製程的單元有問題
可能我不知道原因跟細節
但從數據跟邏輯推敲
我就是很有把握確定問題的歸屬範圍在哪
結果的確也是表現在良率上
改善主因跟打到次因
製程良率差別會很明顯
所以前份工作也從偏產線端的單站製程
被高層抓去解某段幾個製程的製程良率
到後面是被分派某個重點產品的良率
第二點是蠻有長官緣
前份工作因為被輪調許多部門接觸的主管
對我都還不錯 考績跟分紅跟同儕比有段差距
現任主管也是 當初面試因某些門檻沒到
他算破格錄取(有特別幫我寫簽呈)
後來相處也還可以
會比較知道報告上面要看的是什麼
然後找資料湊湊湊給他
還蠻稱職的幕僚 該奴的時候演一下
該大腿的時候抱一下這樣
但回歸職務本質 覺得自身實作能力不足
總是有點不踏實的感覺
不踏實不是因為偷懶
而是效率差成效打折扣造成
畢竟科技製造業最後還是回歸到實作面
在想說職涯規劃是否要轉型
但自己這種特性不知道能朝向哪種發展
想尋求版友建議 謝謝閱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