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出社會之後的上進心?

作者: 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   2018-05-28 13:42:38
※ 引述《nobodytw (what)》之銘言:
: [不確定有無符合板規,沒有的話在自刪]
: 上進心是出社會之後的成就指標,念書時期的成就只要聰明、願意讀書、會考試即可。
: 出社會幾年,最近同學會之後好像有更理解這句話。不過還是有一些疑問!
: 我們是頂尖大學前面科系畢業的,提這個是要說吸收新知的'能力'都沒有問題,
: 但是上進心(吸收新知的意願?)好像造就了不同人生?
: 1. 這群同學裡面,有的從以前讀書時期,就很明顯非常喜歡接觸不同的知識
: 很主動求知,比如很敢問一些大家覺得很蠢的問題,
: 然後快畢業前他的問題已經超越同學的層級到沒人聽得懂了...
: 而現在的發展也在所謂頂尖,全班只有一兩位進的公司
: 每次與他說話都覺得這人懂好多!(每次見到都覺得不一樣!)
第1類人當然是最好的狀態啊!
你們覺得很蠢其實是你們不懂而已,沒有深入去發掘思考。
為何1+1等於2,這有可能是很高深的問題XD
看老師的態度就知道,他們不會以為這是個蠢問題。
他可能割捨掉社團、打工甚至是戀愛才達到這樣子的程度的。
請試著想想他犧牲多少其它的你認為在大學時代該追求的東西。
: 2. 也有人雖會讀書,但是不積極,嘴巴說說什麼自己有興趣的但也沒行動,
: 目前工作不喜歡,也不知道找什麼其他的;或者根本什麼都沒興趣
: 然後會說'喜歡吸收新知'是基因問題,或者反正自己就是不喜歡
: 感覺現在工作都在用老本(以前讀的東西)、甚至不需要那個學歷的就能做的工作
: 自己好像也無能為力去改變什麼。
: 與他們說話的感覺是,必須要不斷的引導他話題,但是聽到的東西有所侷限。
: (很久沒見,好像也都差不多,離大學時期也沒太多變化)
這種所謂有興趣的也只是嘴巴上說說的場面話而已,
有的人選科系純脆就是看錢,也就是熱門行業,
但礙於面子也只好說有興趣。
有的人分數不夠到比較冷門的科系,
為了面子也會說說我就是對人類學系,中文系有興趣。
我在高中板就遇到有一個說他對機械有興趣問大家機械系的出路,
結果分數高到上得了台大電機,就轉填電機了。
興趣居然可以在1天之內就轉換了,呵呵。
我雖非是第2類組但也知道這是兩門完全不同的領域。
這表明一般人的興趣如同我以前的文章講得很浮面很虛幻,很會變動。
有的人出社會後換了很多種工作,
每種工作的屬性相互排斥的人也大有人在,
如有時做業務,有時做例行工作的內勤,
這種人也會說他對那工作就是有興趣。
反正變來變去,完全沒有核心概念,
廢話基本上聽一聽就好了。
尤其是年輕人沒有什麼人生經驗,
會以為看到什麼或流行什麼如電競,
很好奇啊!
就自以為對這有興趣…
我以前也有這毛病的。
其實我覺得回文裡有個網友提到熱情二字,
你有了熱情才代表你是真正找到興趣之所在。
也就是一個衡量標準就是遇到挫折、打擊後,
仍然願意把自已的一生投入而不後悔者才是你真正的志業之所在。
沒有經過考驗都不算,
像你舉得這第2種人就是在考驗之中啊。
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過關。
覺得薪水可以接受可能不錯,
就得過且過得混日子而已。
有的人很聰明當醫生,
但是對醫療其實沒有什麼熱情,
純脆就薪水高地位高,
這種人的態度和第1種人立志行醫的人的態度,
身為病人的我們難道體會不出來嗎?
: 現在工作上也碰到不少感覺反應不是特別快,但是很積極學習的人
: 我由衷佩服這樣的努力!(和前面那類型的同學比起來 忽然覺得也太懶惰XD)
: 我在想另個可能的原因是,第一種類型的同學是所學真的是興趣
: 而第二個類型是跟風上了某科系 也不知自己興趣在哪
: (我們的教育好像沒告訴過我們怎麼找出自己的興趣阿...然後連轉換的勇氣都沒有!)
但是書店的書有很多啊。自已邊看邊買。
: 只是我在想,如果他們本人不在意外界的看法(有的甚至家庭優渥)
: 到底 吸收新知的意願/行動 (不懶惰) 對於生涯規劃有什麼意義?
: 因為很多人都在說要有上進心,我也同意第一類同學整個人活得很精采
: 但我看第二類的同學他們平淡生活也過得好好的
: 雖然 錢少一點、人脈(朋友)少一點、轉換工作的機會少一點
: 當然 以上這些 多比較好 但很多時候也要用生活品質甚至健康來換
: 上進心 或許讓自己未來有更多方向,但開始工作之後機運也很重要?
: 也不是多努力去擴展自己的境界就一定有用的?
: 而現在出社會的時間也才幾年,還沒有辦法看出很決定性的差異~
: 所以所謂的上進心很重要,是為什麼呢?(還是是其他什麼更關鍵性的因素?)
: 補充:個人運氣不錯,有幸待到一個大多數人都是1的環境
看你的人生定位如何?
家境、父母的價值觀等等都在在的形塑你從小到大的決策模式,
也就是你有多少本錢讓你去嘗試,
如你有個百億可以繼承,
一年花個1億都來不及,哪有興緻會努力上進,
當然這也沒什麼不好,當個紈褲子弟只要家產不敗光,
他沒有什麼向上企圖心也不錯。
至少把機會留給別人了。
沒有哪個權威規定人生一定得發現什麼原理,留下什麼名畫,拍成什麼電影,
或是在NBA有一席之地,
或是開個公司就一定比較好,
當凡人有凡人的快樂和平庸的苦惱,
但如果想要在這社會上功成名就,
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
當然就得和第1類人一樣了嘛。
我也是你講得這種人,但也是得犧牲掉很多凡人常常享受到的東西,
如自由自在的逛街、玩樂等等。
每種人生路都一定有得有失,
不可能你選擇那條路後享盡好處,而不必付出代價的。
: 但自己曉得其實性格比較偏2...我與他們最大的不同是我期望有精彩的人生
: 可是和1這種天生求知欲的人比起來 我努力的非常痛苦
痛苦是件好事。哪有成功的人士在獲取功前不經歷痛苦,
而且你眼裡的第1種人,他們也許和你一樣備感壓力和艱辛,
只是隱藏起來沒被你看見而已,
你有24小時跟在他們身邊嗎?
他們學習時思考時出現盲點了、卡關了,
你也沒親眼看到,不是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