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選科系的生涯規劃參考

作者: moodyblue   2017-07-15 09:37:16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網誌圖文版: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4227
再次離開事務所,跟學校畢業一樣永遠走出事務所大門,有了第一次「送貨
員」經驗,第二次準備充分,把它當作日劇「長假」般的歡樂感。
人生應該浪費在美好事物上。然而,不管走哪遊山玩水,每天用餐時間一到
,口袋裡要有點錢,才能填飽肚子。
職場生涯中場休息的同時,必須準備下一站旅程。
大學修的每一門學科,例如經濟學原理、法學緒論、佛教思想、貨幣銀行學
,都有很多參考書。那些書內容大同小異,大學門口對面的書店裡翻一翻,
就是那麼一套三國演義,不同的人演、不同的人講而已。
忍不住又提事務所了,人的記憶有股原始生物本能,越是血汗、越是深刻、
越是難忘。常常周五周六,離開事務所是半夜三四點,騎摩托車在基隆路,
已經不佑道什麼叫想睡覺,我喜歡到敦南誠品閒逛,放鬆轉換心情。一開始
是逛雜誌,看《天下》、《遠見》、《商業周刊》,偶爾翻閱到所查客戶或
是相關產業要聞,總有種其實是自嗨的與有榮焉感。後來逛到其他地方,且
走且看,踩著輕脆的木質地板一路淘金挖寶,發現除了學校裡面教的東西有
很多參考書之外,尚有太多其他領域是工作上應該學習的東西,圖書館是一
座寶藏,敦南誠品是深藏寶藏的殿堂。
自詡在事務所工是顧問行業,想一窺頂尖顧問的思惟邏輯,入手聖經般的《
The Mckinsey Way》、《The Mckinsey Mind》、《The Mckinsey
Engagement》,好奇事務所的客戶都是怎麼運作的,會去翻閱企業傳記的書
籍,例如郭台銘的《虎與狐》、施振榮的《再造宏碁》,想知道事務所查核
報表如何運用,是找財務報表分析的書,例如《活學活用財報資訊》、《基
本面選股》,工作上80%都是Excel操作,想提高效率,所以入手了《Excel
365招》開始研究。
事務所「退伍」那段時間,我放空、旅行,準備履歷、參加面試。白天回到
熟悉的敦南誠品,找了幾本關求職面試的書,跟準備聯考和大學修課一樣,
內容大同小異,找一本跟自己最速配、覺得邏輯架構清楚,看起來舒服容易
消化的求職面試教科書。
一本好書如同大學裡面一門課,會把關於這個主題所有知識組織起來,有效
率地傳達給讀者。我那時候每天到景美吃三媽臭臭鍋,一邊吃火鍋一邊讀那
本參考書,當時覺得這本書寫的很好,求職面試的種種細節,分成七章各幾
個小節,如同補習班考前(面試前)大猜題,從 履歷表編寫、瞭解應聘公
司、第一印象自我介紹、面試必考題中的共同科目和專業科目、到當被問有
何問題時該如何回答。每一道關卡、都有一個章節理論闡述和實務參考。
老實説,那本書具體內容早忘的一乾二淨,書也沒留下來(現在後悔了)。
但以我在臺灣多年工作經驗,參加過大大小小面試戰役,有輕鬆一騎討過關
的,也有自付車馬費去當炮灰的,一路走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在此想以
記憶中那本職場教科書作為架構,謹供參考分享。
讀哲學系的人,興趣不能當飯吃
網誌圖文: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4228
首先,求職面試是人之大事, 跟打仗一樣,不可不察也,是應該買本書好
好研究研究。第一原則,老祖宗孫子兵法於三千多年前所立下中心思想,至
今仍然適用:「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在哪個位置: 板凳球員、打
擊手、一壘二壘三壘,這八個字銘記於心,必須隨身小抄寫在手掌心裡。
以人生階段而言,求職者粗分三種類型:畢業生、在校生、轉學生。
首先談畢業生。
最重要的是科系。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大學生怕選錯科系。
我大學剛好修過很多科系的課,可以多說一點。大學聯考第一志願是政大新
聞系,第二志願是台大哲學系,當初唸高中時蘇格拉底是我的偶像,年輕人
特有的天真,導致如此屁小孩的志願填法。後來真的兩個學校兩個科系都唸
了,新聞三年、哲學五年,青春就這樣沒了。我的女兒現在兩歲多,已經想
好了,等到她開始上學,以學長爸爸過來人經驗,跟女兒講讀書是天底下最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好差事,如同法律系教授所言,每天靜下心來、在圖書
館坐兩個小時,就算不蹲補習,保證成績名列前茅。然後填志願時,我會直
接給女兒填醫學系交出去。以父親過來人家訓,年輕小伙子不管有什麼興趣
,總之興趣不能當飯吃,況且真有什麼興趣,以後有錢有閒不是問題。
不過我在學校遇過一個醫學系女生,不喜歡醫學院,很喜歡社科院,結果繞
了一圈兩邊都沒修好。有時候成績太好的學生跟我當初選填志願一樣,會出
現很奇怪的行為,只能說父母是很重要的。
當孩子不能做出正確決定,父母必須跳出來,雖然也有可能導致反效果,但
是我看到聽到更多的例子,是因為一試定終身選擇一個不好的開始,錯失了
安穩和漂亮的未來。包括我自己,必須很努力才能把船帆再拉回來。
我不怪我的父母,我媽媽給我很多,但如果我有時光機,我會回到二十年前
找那個正在選填志願的以前的我,好好聊一聊,也許沒辦法改變他的心意,
但是至少讓他知道未來掌握正在他的手上,哪一條路可能會走到哪邊、看到
什麼樣的風景,他必須再好好思考一下。
事隔多年,我還是常常想起來,當時離開勤業的前幾天,協理找我小房間面
談,讓我回去休假好好想想,然後再作決定。以協理前輩過來的歷練,看過
太多人太多事,應該是預見了我將來一定會後悔,非本科系文學院的人能進
勤業,然後待不滿一年就了,看在將來面試官眼裡,這意味著什麼,可能當
時的我沒好好想清楚。
但他同時可能也瞭解,說再多也是枉然,有說跟沒說一樣。
於是我也常常想起最愛的一部電影《大河戀》的結尾,布萊德彼特演的男主
角被打死了,他的牧師父親在教堂講道是這麼說的,即使我們沒辦法瞭解一
個人,但仍然可以全心全意的愛一個人。所以我不知道十幾年以後,到底能
不能改變女兒心意、是否我真的會幫她填志願然後交出去。
至少會跟女兒講,當年父親我大學聯考完,到書店買了七大本厚厚的《西洋
哲學史》,在政大三年,我一直一個人在休閒廳裡,默默地讀那七大本的《
西洋哲學史》,然後我真的進了「第一志願」台大哲學系。我才發現剛從高
中聯考解脫的年輕人,實在不適合唸哲學系。班上同學一年級可能有四十個
,到了四年級只剩下二十個,其中一半都轉出去,種種原因還留下來的那一
半,在哲學系待了四年很多都知道要自己找出路,我自己是轉校生沒辦法再
轉系,所以是修了經濟系、再外掛法律系和會計系。
文史哲科系讀完要幹嘛,如果腦袋清楚不自欺欺人,答案很明顯,那就是走
學術路線。以我哲學系學長過來人的身份,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例子,系上教
授和研究所學長姐,看了兩年下來,我心得是想享受哲學的學術樂趣,可能
要出國深造了。但一來家裡沒錢,也不想擠奬學金那條窄門,二來,天曉得
國外大學會不會跟台灣大學一樣,哲學系文學系都是默默在校園一個小角落
,彷彿時光還留在徐志摩胡適之那個年代的那種感覺。
於是大二暑假過後,大三選課開始,我開始了在台灣大學裡的壯遊,四年期
間每學期超修,把學校裡第一類組除了財金系以外的好課,時間排得上能修
的都修了。
延伸閱讀:
就這幾本書,至於嗎?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1022
我的哲學家步道:台北敦南誠品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1862
我的第一次在越南(4):外派面試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293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