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 校園需要博物館

作者: Dennisc140 (淘氣阿丹)   2012-11-06 21:33:26
繩墨集
校園需要博物館
【也行】
在大學教育上佔重要地位的美術與科學類博物館,在我國各大學中一座都沒
有。這,自-個角度看,說明我國大學教育內容是貧乏的……《民生報》上
介紹了台灣的校園博物館,雖然在標題上說這些博物館的「寶藏真不少」,
但鈿看內容,可以說是很貧乏的。
首先,台灣主要的公立大學都沒有博物館的設置。台大規模最大,歷史悠
久,不過只有一個農業陳列館!其他學生們急著擠進去的大學連這樣的陳列
館也沒有。倒是我們私立大學設有與他們主要教學單位性質相關的博物館。
這說明我國的教育工作者不了解博物館的價值,教育主管不重視博物館與教
育成效的關係。
其次,目前國內的大學所設的少數博物館在性質上屬於專業,尚稱不上大學
博物館。在大學教育上佔重要地位的美術與科學類博物館,在我國各大學中
一座都沒有。這,自一個角度看,說明我國大學教育內容是貧乏的,根本談
不上大學的深度與廣度。
在現代大學中,博物館與圖書館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圖書館所保存的是文字
資料,博物館中所藏的實物資料,都是學習與研究不可或缺的東西,而且都
是文化的積藏。一所大學應該隨著校園的成長,圖書與實物的收藏也跟著成
長。西方的大學博物館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它們是歷年來師生努力從事研
究的成果。在大學裡從事研究的科學家,幾十年間會收集為數可觀的標本,
就是大學博物館很有價值的收藏品。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考
古學家,人類學家都是在研究的過程中收集大量標本的學者。如果沒有大學
博物館,這些標本就會在研究工作後或在教授退休後流失。因為依靠大學一
般研究室去貯存、登錄,幾乎是不可能的。台灣的大學裡丟棄重要標本的消
息時有所聞。大學生不能在校園中為先賢的成就所感動,就是一大損失。
大學中藝術的研究與教育,需要藝術館。沒有藝術學院的學校,只是為留存
學生作品也有設館的必要,何況在先進國家總有大量捐贈,需要有系統的保
存。
西方的大學對於以實物為手段進行教育很早就注意到了。以哈佛大學為例,
其佛格美術館天下聞名,其中國古藝術的收藏,已不在話下在科學方面,有
一座相當有規模的皮巴地博物館,不但收藏了大量的研究標本,而且早已製
作教育專用的模型。該館有名的玻璃花展示,就是在一百多年前用玻璃製成
的植物標本,是分析性的放大的模型,館中複製的大型馬雅石雕,也是為教
育之目的展出的。這些館都對校外觀眾開放。
在大學的研究與教育中,實物是不可取代的,大學同時肩負了保存與推展文
化的任務,台灣的教育工作者必須體會到這一點,才能認真的在大學校園裡
設置博物館。■
【1998-12-19/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