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校總區公共藝術教育推廣計畫構想

作者: wildfish326 (Yu)   2011-04-13 00:19:46
※ [本文轉錄自 NTU 看板 #1Df7jKgv ]
作者: wildfish326 (在勝利的星空) 看板: NTU
標題: [校園] 校總區公共藝術教育推廣計畫構想
時間: Wed Apr 13 00:18:20 2011
各位同學晚安,我們是學生會學術部校園空間工作坊,本周校規會將討論「校總區公
共藝術教育推廣計畫構想」,由於企劃書內容不少,因此僅節錄部分給同學瀏覽,如有興
趣歡迎閱讀完整版(http://ppt.cc/8azy),歡迎同學推文表示意見,謝謝!
一、前言:
近年校園陸續出現許多新的公共藝術品,這些公共藝術主要因應新建校舍之法規要求
而設置,雖然為校園增添了些許美感,卻也面臨許多挑戰,包括公共藝術創作依附新建物
之使用單位,不同基地間之藝術品缺乏故事連結,反之公共場域內不見公共藝術,與師生
互動關係薄弱,且未能與校園本身推動之空間改造議題整合,甚為可惜。
為落實校規小組於2005年所制訂之<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藝術推動辦法>,結合個案資源
於全校性公共藝術之設置,校規小組建議將校內自92年迄今尚未執行之小額公共藝術經費
統籌運用。截至99 年底,這些待統籌運用的經費當中尚有9筆小額經費累計共294,388 元
整,雖然經額少,但依據<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第五條,30萬元以下之經費得以由興辦機關
逕行辦理教育推廣事宜,因此提供本經費運用在公共藝術軟體加強的機會,即本企劃案推
動的緣起。
台大師生主動關心校園內的公共藝術作品,甚或關切各類公眾藝術行為介入公共空間
的議題,是本計畫的終極願想;本計畫將藉由孰諳參與式規劃設計及社區社群營造操作的
結像紀事‧黃中宇藝術團隊引導,執行策動台大學系間、或社團內有熱情、有組織力、有
執行力的意見領袖進行對話交流,主動積極地讓成就優質公共藝術的種籽,深植校園。
二、計畫目標:
經藝術家與校園規劃小組初步討論後,本企劃案初擬目標如下:
1.針對台大校內已設置的公共藝術作總體檢,分析現況軟硬體的優缺、組織各項藝術作品
之間相關鍊結的思考。
2.挖掘校內師生對公共藝術的觀點、以及對校園內各種「類藝術行為- quasiART」介入公
共空間的思辯,如社科院旁的舊飛機、腳踏車阻、識別系統等。
3.提出未來發展台大校園內公共藝術整體規劃策略之芻議。
三、目標對象:
台大師生,尤其對公共、藝術有熱情、有想法的社團或組織。
四、基地:
以涵蓋台大校總區已設置公共藝術的校園空間為主要研究範圍,前期以目前人流密集
的蒲葵道軸線作為公共藝術議題觀察焦點及展演場所的開發基地,之後經由與參與者的互
動激盪,動態設定焦點場地(target Place)。
五、計畫內容:
(一)方式及步驟
1. 建立公共藝術的討論對話平台。
2. 舉辦公共藝術工作坊(Workshop)的互動參與。
3. 創造藝術家與校園對話的媒介。
(二)Workshop 工作坊的內容說明:
  藉由「對話網絡的建立→參與工作坊的互動→孰悉紀錄工具的使用→體驗藝術創作的
能量→展現共同的成果」的參與體驗式設計發展流程,設計了【擊】、【集】、【輯】三
項實務操作方向的主軸:
【擊】:與參與夥伴建立互聯網,掌握第一時間直擊校內發生的與藝術、空間、環境有關
    的事件,發動紀錄、討論的能量。
【集】:發動參與夥伴學習紀錄目前台大已設置15個公共藝術作品的各項觀點,並同步進
    行國內外公共藝術的案例分享,賞析藝術作品背後:創作的材料運用、創意的發
    想、實務的試作體驗等課題;更期待能引動參與夥伴,自主開展討論與藝術相關
    的公共政策,並建立對校園內各公共藝術價值的自我評估依準。
【輯】:經歷前兩段【擊】與【集】互動後,與參與夥伴們研討激盪,裝置並發表參與的
共同成果。
(三)預期成果、後續維護及建議:
(1) 藉由本案工作坊的示範,期望建立由校內師生自主討論公共藝術的平台。
(2) 期待本案生成的「共同裝置藝術作為」觸動校內發展出更多可行性公共藝術多元設置
的潛力點。
(3) 以整個【擊】、【集】、【輯】發展的過程紀錄為素材,由藝術家黃中宇擷輯創作成
15~20 分鐘的影像藝術短片,成為日後可茲流通傳播的媒材。
(4)成果報告書(1 式3 份)
謝謝各位同學耐心地閱讀,祝大家期中考順利!
學生會學術部校園空間工作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