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校空-人文大樓 專題進度週報

作者: toxicangel (是黯沉的綠色)   2009-12-02 18:00:44
※ [本文轉錄自 NTU 看板]
作者: toxicangel (r1) 看板: NTU
標題: [校園] 校空-人文大樓 專題進度週報
時間: Wed Dec 2 17:59:57 2009
各位同學大家好:
本週校空進度週報專題-人文大樓建案為大家簡要呈現目前校空於人文大樓相關進度。
於97年度下學期於哲學、人類系館基地欲建造的人文大樓設計案
因23層樓設計第四案(詳見NTU版 第10136篇等)而備受關注,
隨後該案因贊助經費有限而重新設計。以下與大家分享至今人文大樓最新發展:
注意:基於目前小組現有資料僅限於
1.外文系教授,人類系、哲學系主任各一位訪談記錄 2.水源校區發展計畫報告書
3.04年文學院人文大樓規劃報告 4.校務發展中程計畫
5.三、四位教授與相關人員的簡短訪問
故資料可能有偏誤,請大家注意。
正文開始~~~~~~~~~~~~~~~~~~~~~~~~~~~~~~~~~~~~~~~~~~~~~~~~~~~~~~~~~~~~~~
(一)、前言,為何關注人文大樓?
其一、文院空間嚴重短缺
人文大樓案至民國85年左右開始規劃,已接近20餘年,於教授,
數位文院教授、研究生僅有一間研究室,院區分散於校史館、國青宿舍、
視小等地嚴重影響文院發展與學術交流。
於學生,上課不能使用本院教室,需與校爭取資源致使教室狹小,
排課時間絮亂,以及十分缺乏的學生討論室、公共空間等,導致教學品質不佳。
而以上均是文院一直期望解決之困境。
其二、人類、哲學系的遷移與水源校區規劃
在於今年哲學系已遷入水源行政大樓、人類系亦將於明年遷入,
人文大樓建案對哲學、人類兩系同學所造成的影響十分巨大。
並依據水源計畫報告書,水源校區預定於民國110~115年左右拆除該區行政大樓。
雖尚甚久,但其他區陸續拆除的工程對兩系也會造成影響,更若人文大樓未能如期完成,
則整體校園發展均會受到影響。
其三、積年停擺與時間緊迫
文學院規劃人文大樓從民國85年左右即開始,然空間緊縮的文學院
卻一直無法獲得紓解。而需要進駐的哲學、日文、外文、人類四系權益也因此受損。
更近年雖得贊助5.4億,但因進度停滯贊助單位對建案信心下降,
以及原物料上漲等,也造成人文大樓進度要求更為急迫。
(二)、正式進度:
依照小組訪談記錄,人文大樓建案可能陷入膠著,基於訪談時教授、行政人員
尚無法給予確切資訊,也沒有聽聞任何正式會議,故幾乎可確定目前未有正式進度。
(三)、非正式進度:
據了解,於非正式進度中,文學院本年度曾於9/15日召開教授舉行相關協調會,
主要檢討人文大樓建案設計問題,並提出目前建案主要問題在於,
※贊助單位所提供的5.4億經費未能建造符合文院空間需求估計的人文大樓※
據了解,當日並提出三項解決方案並將訪談教授意見列於右側:
1.降低公設比(大樓走道、公共空間等)→較可能選項,但贊助單位與設計師可能反對。
2.刪除演講廳與教室空間 →
3.外文系不全部遷入人文大樓 →外文系現使用之文學院將規劃與歷史、中文
兩系,若做此決定將與未來規劃衝突。
此外,訪談校方校規小組並得知以下訊息:設計師可能將於今年十二月底提出新設計案。
(四)、訪談問題分析
經與教授訪談,各教授亦對目前人文大樓建造問題提出下列見解:
原因可能為→
a.文院規劃空間基於04年報告案,當時尚有農業陳列館為基地,
而目前因該館已列為保存建物無法拆除,故目前建地將無法滿足當時規劃需求。
b.文院規劃空間需求以坪數計算超出5.4億負擔範圍,造成經費問題。
並教授提出下列意見
問題a.→ 其中一位教授主張需重新規劃空間需求,
但多數則認為當初規劃案已有共識,此舉對人文大樓將無助於進度發展。
問題b.→ 若是最後超出預算,主要認為校方應可補助額外支出,
而非正式協調會選項雖不能放入討論,但既然有所討論可能也會考慮。
(五)、小組討論問題分析:
1.協調會選項
第二項減少教室規畫,基於人文大樓建案本身朝研究大樓規劃,
對於大學部同學使用空間僅系學會辦、國際演講廳與大小教室,
若再減少文院本身即不足的教室、演講廳,
則該大樓將幾無同學可上課、討論之處,文院授課問題得不到解決,
即便建造新教學大樓等共同教室,文院仍顯弱勢(與各系與通識課程競爭)
是小組不願見到但十分可能列入考量的選項。
2.經費不足問題
雖上述教授意見提到多餘費用可由校方支應,但就前23層樓案校方
不願支助更多經費或與贊助單位合支,令小組對此存疑,而文院主要意見也偏向
先刪減空間,故不論如何人文大樓可使用空間勢必減少。
因此目前小組較偏向文院重新規劃空間或適度刪減編列空間需求之方案,
並且希望文院不以人文大樓為一次性解決方案,以利設計師設計及早日完成建設,
但亦須與同學更詳細討論。
3.要求校方重視文院空間規劃
除與教授討論人文大樓建案外,亦訪談校園空間規劃問題,
人文大樓初亦規劃就地理系館為第二建地,但因估計錯誤與不受重視而無法保留。
另待大樓建造完成後,文院如校史館、國青宿舍、圖資系圖書室等空間
將由校方收回,一加一減實際增加空間有限。
(但亦有教授補充農呈館將歸文院管理可能也有助益)
因此小組期望校方重視文院使用空間,並爭取校史館等地仍由文院保留,
甚至可解此影響人文大樓設計規劃。
(六)、小組計畫:
校空人文大樓團隊本著與教授相同期望,望儘速完成符合文院及同學
期待之人文大樓,並向校方爭取空間合理分配,接下來可能目標:
1.持續與院方未訪談教師聯繫,望取得更多相關資訊。
2.與院方訪談人文大樓建造進度,並尋求學生代表加入籌建委員(現無),
以參與討論協助人文大樓建造進度並維護同學權益、公佈相關資訊。
3.向校方校規小組委員會等爭取注重校園空間分配,
期望文院空間不足問題得以改善。
以上,為校園空間工作坊人文大樓專題週報。
並由於目前該專案於工作坊內並無獨立小組,亦期待更多同學的參加與討論。
最後,請同學持續關注人文大樓小組持續之進展,對專題週報有任何問題
也可至Camups-plan版發表意見,供小組參考。
二十二屆學生會學術部 校園空間工作坊
編輯人:工管二 吳秉軒
聯絡方式:brokenripple@livemail.t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