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回一篇舊文,因為剛剛突然爬到,發現內容怪怪的....
※ 引述《saviora (颶風之翼)》之銘言:
: 因為襄陽是長江要衝 要是襄陽被破 長江天險就會失守
: 長江失守蒙古的兵力就能順利渡江
: 五絕等級的去K蒙古騎兵都狼狽不堪了
: 你覺得等到讓蒙古騎兵真的上岸了 郭大俠又能撐多久
襄陽是長江要衝?
問題是,襄陽不在長江上啊。
有圖有真相:
![]()
襄陽是在漢水上,而漢水可以再到長江,匯入長江的地方就是現在的武漢,當時叫鄂州。
要渡過長江天險還有點遠,真正的長江要衝是武漢。畢竟襄陽根本不在長江上。
但攻下襄陽,代表的是蒙古也開始練出了自己的水師。
不是什麼鐵騎,當時的中國南部也沒那麼適合騎兵作戰。
事實上,元滅宋之戰,主力靠的是水軍,從襄陽出發沿漢水進發。
在鄂州爆發數場大戰,元軍最終大獲全勝,水師得以直入長江。
這之後,南宋兵敗如山倒。
簡單的說。
襄陽的重要性是「前線基地」「更能訓練水軍」,從襄陽出發的水軍優勢太大了。
水上可以攻擊真正的長江要衝武漢。
陸上往南是江陵,也能切斷南宋的江南跟四川的聯繫,
不過元滅宋之戰沒有走這條路就是了,而是直接多路進軍臨安。
至於為什麼這一段不太有人寫也不太有人畫?
水戰不好描述,也不好畫吧。
基本上個人武功難以發揮,總不成一掌拍出掀起層層巨浪淹沒對手戰船。
所以大家對蒙古的印象還是鐵騎。
其實滅宋之戰的主力是水軍,水陸並進,跟一般對蒙古人的印象差很多。
回到襄陽上面。
如果是指「襄陽」的話,也不會像金庸小說那樣打,因為襄陽近乎三面環水。
蒙古打下襄陽除了靠圍困,也代表了他們能夠在水上阻斷南宋的增援補給。
襄陽是一個「由陸轉水」的轉折點。
代表蒙古軍隊不但陸戰無敵,水戰也能與南方政權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