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烘焙需要嚴格如理化實驗一般的精確度,烹飪更像一門藝術創作
(前者進了烤箱直接定生死,所以所有變量都要精確控制;
後者你搞砸的不要太嚴重多少都還能補救一下)
但太自由創作的結果就是會產生一些"過於抽象"的結果,
所以食譜這樣寫就是給你大方向、在幫你提點哪些重點步驟要顧到之餘,
保留了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你自行微調。
比如說你今天幫老婆做菜,她喜歡甜的那你就多放點糖;
下個月老婆懷孕想吃酸,你就看是多放點番茄、加點醋、還是上菜擠點檸檬;
長輩來訪不宜重口那就調味下少一點;
天氣熱出汗多想吃鹹那鹽就稍微重一點;
想吃鹹鮮一點那就放點醬油、不想太死鹹就兌一點鰹魚露...
你會碰到的調味料風味千奇百怪、你的食客的口味千奇百怪,
甚至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想吃的口味都不會完全一樣,
根本不存在"標準答案",那又要怎麼把調味料精確到克?
原則上對一個初心者而言只要食材有熟、不要焦,
外觀味道自己跟家人(或重要他人)能吃得下去,
基本上都不算失敗,真的沒必要太拘泥多一克還少一克糖。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25-09-14 14:34:00那個「微調」一定有一個基礎值
作者:
nisioisin (nemurubaka)
2025-09-14 14:42:00你覺得初學者只會差1.2g糖也太高估初學者了吧你不寫基準值是會差1.200g吧
問題是從離譜到正常的適應沒有很困難啊你第一次微調+-100g就知道不能這樣了了不起4.5次就知道微調了不起就是5g10g
作者:
MIshad (米寫)
2025-09-14 15:00:00少許就少許 邊試邊加啊 煮飯自己不先試過味道就端上桌嗎從來沒做過 不會做一次就知道了嗎 見鬼煮飯又不是考大考一次失敗就沒了 還有一輩子能煮啊完全搞不懂糾結這個要幹嘛 XDDDD
作者:
guogu 2025-09-14 15:05:00所以寫了會要命? 知道怎麼調整的變成不會調整?實在不懂到底糾結只能寫適量在想什麼?
就真的寫食譜跟會做菜的沒什麼人在乎,什麼縮短學習減少錯誤blahblah,有那麼嚴重嗎
作者:
guogu 2025-09-14 15:07:00像煮糖心蛋 會受雞蛋溫度 大小 鍋的大小 火力大小影響但看教學是不是也會給個大概要煮多久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08:00所以就是會的人不在乎 然後就覺得不用改 反正對自己沒差但就是不想讓新手太爽 你給我多去翻車多試錯所以反對嗎誰沒有當過新手 讓新手可以少試錯到底是有什麼壞處可以反對成這樣
也沒反對吧,就不在乎而已,你的抱怨我聽到了但沒有想改
作者:
nisioisin (nemurubaka)
2025-09-14 15:11:00有的人好像寫個基準值會要命一樣,也有很多食譜寫的很清楚啦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12:00都不在乎了那幹嘛糾結在只能寫適量 然後對於希望寫定量意見的一方講的好像你就給我去多試幾次就好
作者:
MIshad (米寫)
2025-09-14 15:12:00樓上都建議去烘焙別烹飪了 那才是你們理想的廚房味道就是靠試出來的 100個人有101種口味
而且說真的,有的廚師雖然寫數字但是亂寫的,或者他加的跟他寫的數字根本一看就不對的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13:00新手需要的就是希望剛開始時懂得不多時可以有個基準點當參考罷了 有經驗了脫離新手期自然可以跟前輩一樣可以忽略那些
義大利麵煮麵水要放1%的鹽,那個量看到會嚇死,YT上廚師大概就隨便撒一把而已
有些食譜寫詳細克數還是會()備註可依口味調整,兩者又不衝突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20:00大家都是自己還在新手期時看到那種曖昧不清時的字眼試過來的 這不代表沒有改進空間讓後進的人學習過程更好 我就算做菜經驗可能沒有板上一堆人豐富 至少也算脫離看到適量就覺得困擾的階段 但也不會覺得改定量減少新手在初期困擾的變數有什麼不好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25-09-14 15:24:00東西進廚餘桶幾次之後就知道君子遠庖廚了謝謝食譜讓我確定自己是個料理廢物(?
作者:
nisioisin (nemurubaka)
2025-09-14 15:24:00食譜寫適量有的只是那個廚師對自己味道的不自信而已啦,把量寫出來大家覺得不好吃怎麼辦,寫適量就不是自己的錯了
中式料理定量通常是XX匙吧,對新手還算友善一點,雖然新手可能會卡在要平、要微凸還是微凹的的狀況上
所以新手要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吧放下食譜好嗎,在說食譜要為新手著想之前先想一下食譜是不是給新手的這問題
做菜就跟化學實驗一樣不是嗎?protocol(食譜)上面都有寫要怎麼操作,照著食譜做不就好了?如果覺得食譜不明確,那就換一本食譜不行嗎?初學者會想學的料理,絕對不只一本食譜有教,就另外找一份比較詳細的食譜不就好了?
作者:
nisioisin (nemurubaka)
2025-09-14 15:39:00沒錯 真的不用糾結沒寫量的垃圾食譜 垃圾就該丟垃圾桶
而且會寫適量少許的東西終究都是些調味料,這調味料在新手的困擾裡面是個不重要的小事
作者: f1426871 (熊寶) 2025-09-14 15:42:00
新手最該做的是不要一次全加進去,不要開大火。除了西點外,多數的食譜都有挽回的空間,不要燒焦,不要致死量的鹽糖,都能有機會挽回。
作者:
crazycy (LCY)
2025-09-14 15:42:00其實就只是食譜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實際是多少吧平常靠自己感覺,就也在食譜上寫靠感覺沒有考慮到傳承知識需要先把這些東西量化
那只是食譜啊,哪來要負擔這麼多東西XD有些食譜的存在目的只是讓別人知道裡面有什麼材料(寫出來之前別人只能猜的那種XD)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45:00網路上自己寫爽的單純分享就算了 寫來賣錢的就不太行吧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5:45:00食譜一向只是參考 因為買到的原材料 成分不會標準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46:00寫爽的甚至你連食材跟調味量的量都不寫也沒差 寫材料跟步驟就好 反正也沒拿錢XD
作者:
crazycy (LCY)
2025-09-14 15:46:00不管任何領域,想把經驗傳承下去的話就是要有系統的紀錄一堆東西不清不楚的就只是寫爽的而已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47:00但這種寫爽的食譜 有經驗的人看到多少也是會問號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5:47:00比起"適量" 其他材料的變因更多是不是也要要求寫清楚?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5:47:00當日氣溫 含水量 甚至作物的品種、研磨差異等 無法標準化
對某些餐桌上放鹽罐讓人自己加的文化,適量是多少就不是烹飪常識,而是做人的常識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5:48:00調味料的廠牌 食材的產地 蔬菜的品種甚至季節 影響都很大耶
寫出基礎值再備註想調整時建議值也不難啊 因為這本來就是根據編食譜的人過去的經驗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5:50:00像烘焙 配方給你個水合比例 但實際上 各種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及各家製粉差異 及溫度影響吸水量 你還是要實際試過再調整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5:50:00基礎值可能是0的時候要直接寫0嗎?
詭異的是要真把食譜嚴謹度比擬樂譜,但樂譜反倒不會有人去要求那些任重道遠的東西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54:00因為樂譜就算寫了幾分貝 就算是第一次演奏這首曲子的新手實務上也不會拿來當基準然後放一台分貝測量器在那邊當參考但食譜裡的材料或調味料寫定量在實務上並不會有什麼問題新手會拿來當基準點參考 甚至老手多少也都會
你曾看過有人對樂譜要求要新手也能用,要擔負經驗傳承嗎這些東西,都是在食譜以外的地方完成...所以我就問到底要食譜去承擔多少東西XD
作者:
gm3252 (阿綸)
2025-09-14 15:59:00怕太鹹調味料就少放幾秒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59:00網路上寫爽的沒要幹嘛 單純分享一下自爽這樣寫我覺得沒啥問題 但寫來賣錢的還這樣就真的不太行了 畢竟商業上很少人敢寫說我這本新手不宜 等於是自己放掉部分客群 反正能讓新手買回去就好 翻車是你家的事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00:00除非這食譜是"復刻""重現"的主題 不然就真的寫不出定量
作者:
gm3252 (阿綸)
2025-09-14 16:01:00用樂譜比喻不太正確呀,樂譜本來就是參考,你實際不會重現一樣的東西
切換思考,沒寫給新手的就不是給新手的,問題解決XD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02:00食譜也不會重現一樣的東西啊.. 全部的材料都是變因耶
就想知道你 那個時候 加了多少 就寫出來會怎樣= =
菜色本身就是一個可以寫來賣錢的東西,何來不太行追根究底還是回到那個問題,到底把食譜當成什麼要承擔解決新手困擾要承擔經驗傳承,救命XD
作者:
l6321899 (Rmpcl)
2025-09-14 16:04:00實際上想要完全照料理食譜做也很難吧,光份量就有差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04:00就是寫不出來啊 還是你要看到"鹽罐灑一次" "胡椒轉兩圈"
那就必須寫出用多大瓶的鹽罐胡椒罐XD 是說調味料真的有人拿秤子在那邊秤好了再加嗎?(在家裡的時候)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08:00我倒覺得為什麼要一直堅持只能寫適量 改成定量再另外標註可依個人情況調整 對老手沒差 對新手減少翻車變數有差 這到底有什麼不好的 到現在還是沒有人講哪裡有壞處 只有看到一直講沒差 你就多翻車幾次 這不就擺明是那種大家很愛嘴的老害文化 我都是這樣翻車過來的 你也給我這樣翻車過來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08:00那沒什麼好說了 寧願用更奇怪的表示方式也不願意試味道
我堅持的是沒寫新手用的食譜就不是給新手的,這兩回事XD模糊掉定位跟受眾這件事本身就是壞處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10:00這麼在意"適量"會造成不準確 那請先要求所有原料寫清楚廠牌
更別說一些被莫名加諸的責任他就只是食譜啊,你要投射什麼重責大任上去再怪他沒做到,那其實是你自己的問題
作者: KAGOD 2025-09-14 16:14:00
一堆扯東扯西講那麼多 加個基準很難嗎 又不是說加了基準後就不能試味道了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16:00已經舉例過很難了 除非所有食材都先90%重現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16:00所以我說寫爽的沒差 寫來賣錢的就不行了 你也說模糊定位不是好事 賣錢的沒寫是中上級者用 本身就是模糊定位或自己定位成每個人都能看 但實際上新手看了會很有問題 新手會去找沒有註明的或是有註明新手用的 但幾乎不會去找已經寫明是中上級者用的
所以我才處處說明,有寫新手用的才是給新手用的你底把食譜當成什麼...菜色本來就可以賣錢,到底有什麼不行?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18:00要我的標準 看不懂"適量"的人連新手都不算 煮泡麵只會全加
作者: KAGOD 2025-09-14 16:19:00
講很難的 怎麼有的人能寫有的不會 難道會寫的都是三星米其林大廚嗎
沒寫就是所有人都能用這種說法有點任性欸他首先就是食譜了,食譜本身就不是一個所有人都能用的東西,不知道糾結什麼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22:00菜色可以賣錢沒錯 但今天出一本什麼都沒寫只寫材料跟過程的食譜 然後拿來賣錢 我不覺得隨便拿去問想學這道菜的人會想買這種食譜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23:00所以連鹽和胡椒都寫出份量的食譜有把食材廠牌都寫出來嗎?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26:00要考慮到其他食材因素或品牌的話乾脆就只寫材料跟過程了那就像我說的 這種食譜沒多少人想花錢買 既然食材或調味料品牌都有差 那有些食譜裡幹嘛食材有寫幾顆或幾克 結果調味料寫適量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6:27:00但烹飪實際上就是這麼回事 在諸多變數中 硬要抓精確單位反而是誤導新手啊 一顆蛋 一顆洋蔥 一根胡蘿蔔 有可能等量?誰家煮菜會去秤精確400g洋蔥之類 食譜多半也會用約多重表示就只是參考 像中餐老塞 也沒人會秤調味調 3g鹽 挖個大概反正一般來說也有 加熱前調味 加熱中調味 加熱後調味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27:00按照你們標準 沒有全部用"公克"標示的食譜都不負責任才對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28:00"一顆"這種模糊的單位一大堆食譜都在用 是不是都該淘汰呢?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29:00變因超級多偏偏只會抓著"適量"在吵 都懷疑是不是雲下廚了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29:00幾顆或幾克本身就是一個基準點了 調味料比照辦理寫個幾克或幾匙提供沒有概念的人一個基準點沒什麼問題吧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30:00"一顆"的誤差能到1.5倍都算常見耶 這能接受卻不能接受"適量"
作者: as1100 2025-09-14 16:31:00
半匙糖和少許糖 我就想知道那個對於新手是明確指示?
如果從來沒見過大小各異的同種食材還能理解為何會這樣想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6:32:00烹飪實務就是這樣 適當 適量 依原材料及口味調整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35:00這就最剛開始的 新手需要的只是一個基準點可以當參考然後再去調整 既然都各自有差異 那食材都會寫了然後調味料的部分幹嘛不寫 我承認我做菜經驗雖然脫離新手但不會比板上的人多 只是覺得這種對新手能更友善的做法有什麼不好 當你是新手時看到一匙或適量 哪個比較有概念不難理解吧 只能說部分的人真的是脫離新手太久了 無法理解為什麼新手會有困擾
作者:
l6321899 (Rmpcl)
2025-09-14 16:35:00因為最終吃的人是自己,所以是照自己的口味來調整吧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36:00常見食譜來說"半匙"是一定要放常用於醬汁 "少許"不一定要放問題就在食材的基準範圍其實超大.. 那調味料是配合食材的
所以還是回到那個問題,到底把食譜當成什麼。食譜不是新手教學書新手的困擾那不干食譜的事不是食譜要/能解決的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6:44:00嗯 食譜給了精確數字 新手100%照表操作 結果煮出來不盡人意然後你再跟他說 不是喔、不是這個樣子雖然食譜寫了放多少 但實際上OOXX OOXX 所以OOXX OOXX 喔然後 匙 拿來量鹽、糖、麵粉什麼的 還想要精準 真的是搞笑
比起幾克、匙那種肉炒到七八成熟再加OOO下去炒比較麻煩吧
所以我也說過了,新手的困擾裡面,調味料用量絕對是小事中的小事,還說別人脫離新手太久,我看...
作者:
guogu 2025-09-14 16:51:00對啊 那不給數字煮出來就可以完全怪使用者了適量你就自己調阿 味道不對都是你的錯 干我沒標屁事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52:00我沒有提到照表操作喔 我提的只是說對於一個沒有概念的人來說需要一個能當參考的基準點 先有了一個定量再標註依個人情況調整 對於沒有概念的新手幫助會很大 但討論到這部分我覺得已經是部分老手脫離新手期太久無法理解沒有概念的新手哪裡有問題了 所以連帶覺得堅持改幾個字都不行 即使自己根本不受影響也覺得為什麼要改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6:55:00新手在熱鍋下油時 就被鍋要多熱搞了 發煙? 用的油還有差XD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56:00油溫反而能測量 現在有趣的是能接受"一顆"不接受"適量"...只要不是全都用公克標示都不算"定量" 市面上9成9都不合格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58:00現在變成好像讓沒有概念的新手有一個基準點會有問題一樣要他們自己一直去翻車 對新手來說做菜變數已經夠多了 並不是要消除所有的變數而是可以減少的就減少 能有基準點參考更容易有點概念 老手因為經驗已經有概念內建在腦中了 新手是完全沒有這東西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59:00你食材都沒基準點了是要怎麼得到調味料的基準點?
金城武泡麵法有些人照著做也是爛掉失敗,因為不同牌子的麵體耐泡程度不同
無法理解新手的問題所以不改(X)不是給新手看的所以不為了新手改(O)為什麼你要先射箭再畫靶呢?你滿口的為了新手要這樣要那樣,但是食譜就不是給新手的東西啊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7:06:00傳統菜色會有口味算基準點吧 鹹甜口 酸甜口 之類的什麼重 什麼輕 加上自己吃過的各種菜色、人生經驗翻車老手也會翻 各家的家傳口味 也是各種翻轉嘗試定下來的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25-09-14 17:13:00食譜不是給新手的東西,那新手要從哪裡開始?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7:15:00對於完全沒概念的人來說 一道菜裡面的適量跟一匙甚至幾克等於是從完全沒有概念到能夠縮小範圍有個雛形能當參考差很多 至於要往前拉到食譜還是教學書的定義 乾脆另外開一篇討論算了 我覺得討論到這真的是老手跟新手之間不同角度上巨大的鴻溝 就像是兩條平行線XD初衷其實就只是希望透過改幾個字眼能讓看食譜的人能更好的進入狀況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7:19:00其實很多食譜會標適量 個人感 多少因為很多傳統菜色都重口不放足不好吃 放足嚇死人 所以標適量 也是種適應現代健康個人決定放多少由個人擔
作者:
pdd5566 (皮卡丘的弟弟)
2025-09-14 17:23:00有寫本來就比沒寫好還要扯什麼哎呀煮菜本來要就自己試試看why not both
可以去找標榜新手入門的食譜,不然一般食譜不適合新手的地方多不勝數,別說調味料,什麼大火小火也沒人寫是多大是多小理想來說,新手當然是從廚房幫手開始最好,當然現在不見得容易,但也不該就要食譜擔起來,這跟要超商店員服務東服務西因為他有領薪水沒有兩樣
作者: s84760143 (櫂) 2025-09-14 17:31:00
好啦 就說寫一克啦 你新手煮菜要先準備一個能到克計量的電子秤再做料理嗎? 然後你油跟調味料醬油還要用量杯去秤?胡椒跟一些辛香料可能連一克都不到,真的新手大概頭更痛了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7:31:00為什麼寫一個高機率錯誤的數值會比較好...
作者: s84760143 (櫂) 2025-09-14 17:39:00
另外很多味道那個量的上限根本不用什麼料理知識就能知道,難不成你吃水餃沾多少醬油你自己沒感覺嗎?還是有什麼水餃沾醬說明 要你沾幾ml的醬油?調味料這東西己嚐過腦袋就會有個想法了
作者:
pdd5566 (皮卡丘的弟弟)
2025-09-14 17:39:00我一開始學就是拿量匙在加啊 根本花不到多少時間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7:44:00新手可以用碗汁 菜色許可的話 估主料 先調好料汁 試過鹹淡
賣錢的食譜:食鹽3克酌量增減,新手:酌量是酌什麼的量
作者:
Zacoe (十塊)
2025-09-14 18:09:00食譜寫太精確才是找人麻煩,難道雞腿比食譜重50公克你要先切掉精準的50公克再下鍋嗎?
?怎樣的時候要增怎樣的時候要減?這樣還賣錢真的不行
作者:
guogu 2025-09-14 18:35:00有沒有可能那數值就是給不知道要加多少的人看得不知道多少就加建議量泡麵調味包也寫酌量增加 不知道酌量是多少就全加
作者:
guogu 2025-09-14 18:43:00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8:44:00實務上很難 光水也有水質差異 鹽也有各種種類顆粒大小影響醬油也各家口味鹹淡不同 一般食譜也不太會指定品牌商品名
作者:
guogu 2025-09-14 18:44:00如果那一串香料都寫適量 要新手調多久味道才會對?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8:48:00就像上面影片中的 十三香 各香料的 品種?產地?最後也只是個大概差不多的風味 石家庄風 講復刻誇張了
烹飪裡的調味料,不是烘焙裡的酵母食鹽,後者比例不對是真的會出事的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8:54:00影片中每一種醬料都沒給品牌阿 這部分的差異遠比適量大多了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8:55:00酵母活性也沒固定 所以很多烘焙配方 發酵時間會寫幾小時分但老塞會說變數多 季節氣溫都影響 要看麵團發的大小或指壓新手卡在食譜上的數字 運氣好成功 運氣不好怎麼失敗都不知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9:00:00發酵是個好例子 狀態遠比重量和時間重要 因為溫度濕度難控制
作者:
guogu 2025-09-14 19:05:00所以你覺得讓人自己試那一長串香料的用量會更好?
當然好,就說他不是烘焙,調味沒有對錯喔對了雖然沒對錯但是會有難以入口(只是怎樣叫難以入口...這是一個完全無法量化的東西)即便是危害健康的量也有人就是要這樣的調味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9:13:00那些香料是主角 就算是其他食譜也不會寫適量好嗎最常寫適量的是一般菜色中的鹽和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