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藤子不二雄A撰寫的後記里面,他是這麽說的:“我描繪的主要是前期階段,對這個時
期的毛澤東來說,這是一個充滿了動蕩與苦難的階段,但時刻懷揣著‘建設中華人民共和
國’偉大而浪漫的夢想。此時的毛澤東不僅是一個充滿力量的革命戰士,還是一個志向高
遠的浪漫主義者、人道主義者。”
基本上就如之前所說過的,早期的日本ACG界是左派當道
而且日本在GHQ的命令下進行了土改,日本的地主當然也有反抗,當然日本土改最後依據的還是暴力,哪個地主想抵抗到底就準備被槍抵在腦門上
因為美國自己也是南北戰爭土改了大地主,所以當時的美國某種程度上是能共情共產主義的,美國在資本陣營也推行了溫和土改(有人反抗的話還是會拿出武器來)
(雖然現在美國又開始有土地兼併了,就不知道這個時代的美國還能不能作到土改)
如前所述,美國一直要老蔣推動土改,讓老蔣對史迪威恨得牙癢癢
這裡就有個問題,既然美國也支持土改,那難道美國不能和中共建立友好關係嗎?
實際上還真的有可能,中共剛建政時,美國是打算放棄台灣,跟中共建交的
但美國和中共之間有一件事情談不攏,那就是老蔣還在大陸指揮抗戰時,為了換取美國的軍援,簽了很多不平等條約,賣國程度遠超過慈禧太后
美國用作生意的思維,希望老共承認老蔣簽的條約,哪怕緩一緩暫時幾十年不執行也行,不要讓美國血本無歸
而老共就不同意,哪怕緩一緩,都會造成土改的不徹底,留下後遺症
就因為這件事情所以老共和美國就撕破臉
如果歷史走了IF線
那就不會爆發韓戰和越戰,台灣和日本失去工業化機會,戰後一直是窮國,或者台灣提早被統一,日本則會因為戰後經濟崩潰陷入內戰狀態
中國因為提前和美國開放貿易,得到美國援助,所以更早時間就成為工業大國,中美關係友好
但會因為改革不徹底還有受到老蔣簽的條約的制約,發展受到上限
而歷史走了現在這條線
就是日本快速復甦,台灣工業化,而中國雖然改革開放慢了一點,但不用受到清朝和民國時期不平等條約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