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25-03-19 05:30:55我記得《關於地球的運動》有暗示還是明示這部作品並不是史實,
但好像很多人因為這部作品又再度誤解科學史??
什麼宣揚地動說會上火刑架,並不是真的;天動說跟地動說也並不是什麼科學 vs 迷信。
之前推了一個文說「但是天動說的準確度遠強於地動說喲」,不少人質疑我。
→ spfy: 天動說的準確度是啥 01/21 00:54
推 iwinlottery: 怎麼可能準確,陽曆完爆陰曆就是因為不用太陽當中心 01/21 09:19
→ iwinlottery: 是不會準的 01/21 09:19
推 wayneshih: 什麼叫天動說的準確性勝過地動說 01/21 09:23
#1dZchlfG (C_Chat) [ptt.cc] [問題] 天動說是不是真的不太美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37386735.A.A50.html
但這其實是科學史基礎常識。
科學史最經典的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如果你曾經聽說過「典範轉移」這個概念
的話,就是本書作者庫恩使之流行化的——就有寫到,伽利略在《兩門新科學的對話》中
並沒有為自己挑選最優秀的對手(當時最完善的模型)作辯論。
我引用一下維基百科:
庫恩挑戰了當時盛行的科學進步觀,將科學進步視為公認事實和理論的「積累發展」。庫
恩主張一種情節模型,其中存在累積進步的概念連續性時期,庫恩稱之為「常規科學」時
期,被革命性科學時期打斷。在科學革命期間發現的「異常」導致了新的範式。新範式然
後對舊數據提出新問題,超越先前範式的單純「解謎」,改變遊戲規則和指導新研究的「
地圖」。
例如,庫恩對哥白尼革命的分析強調,在一開始,它並沒有提供比托勒密系統更準確的天
體事件預測,例如行星位置,而是基於更好的承諾吸引了一些從業者,可能在未來某個時
候開發的更簡單的解決方案。庫恩將上升革命的核心概念稱為「範式」,從而使這個詞
在 20 世紀下半葉得到廣泛的類比使用。
感覺這部作品真的受到滿嚴重的誤解。
哥白尼時期不可能更準,但都很不準,前面最大的問題是在於他們都相信軌道是正圓的組合這導致哥白尼的理論其實比托勒密還要多用幾個圓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25-03-19 05:46:00謝謝補充。這點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也有提到,伽利略哥白尼等人也具有許多中世紀思想,並不是一刀切的
作者:
atari77 (來去如風)
2025-03-19 05:50:00老實說那部作品對天文內容真的深入不多 只有圍繞在粗淺的地動說與軌道逆行 整部主要都是講追求真理跟迫害的糾隔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3-19 06:31:00
這時候我很喜歡說 學哲學的懂啥科學認真講 其實我覺得拿孔恩來舉例不太合適 他是用這本書寫自己的思想 跟實際史料的準確度有差不過孔恩寫得大概是對的你講的大概也是對的但我還是不知道為何天動說比地動說準
作者:
syldsk (Iluvia)
2025-03-19 07:03:00壞掉的鐘一天也會準兩次的意思
作者:
Syd (Wish you were here)
2025-03-19 07:42:00地動說比較準那是一個過渡期
是因為天動說當時已經有幾百年的研究了,東補西補讓天動說成為很複雜但準確的工具。哥白尼當的地動說才剛起步,很多細節沒有修正,在當下自然不會比天動說準在牛頓力學提出之前,天動說和地動說都缺乏理論基礎,地動說的優點是比較單純好用
什麼叫學哲學的懂啥科學,科學就是從哲學分出去的,科學以前叫自然哲學好嗎/
作者:
Syd (Wish you were here)
2025-03-19 07:49:00上面我講錯了,是天動說比地動說準只是一個過渡期,在托勒密發現橢圓軌道之前
作者:
Krishna (wait for me)
2025-03-19 07:50:00地動說一直到哥白尼的模型,一樣要加入好幾個本輪才能得到精準預測,那無疑是把所謂的完美又畫蛇添足。所以漫畫中有多加一段神父悟到軌跡是橢圓不是圓,地動說才能完美,這已經是克卜勒的成就了
作者:
goddio (abysm)
2025-03-19 07:52:00天動說跟地動說的準度是一模一樣的好嗎因為地心說的大圓加小圓就是傅立葉級數
作者:
Syd (Wish you were here)
2025-03-19 07:54:00又講錯了 哈哈哈 是開普勒找到橢圓軌道
作者:
goddio (abysm)
2025-03-19 07:54:00傅立葉級數只要是可微的週期函數都一定能成立
作者: SakikoTogawa 2025-03-19 08:01:00
因為天動和地動其實只是座標選擇的問題而已。無關乎真理或是科學,端看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哪個問題比較好在哪個座標系統下解決,就用哪個座標系統。
作者:
RbJ (Novel)
2025-03-19 08:05:00可是故事後段已經講明了,沒有宗教迫害,單純是個人的錯誤執念在追殺而已,拿地來臭宗教就蠻奇怪的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25-03-19 08:07:00沒錯XD 作者明明寫得很清楚
作者:
Krishna (wait for me)
2025-03-19 08:09:00絕對有宗教迫害,當初哥白尼發表地動說,一樣不敢說是理論,他一輩子都只敢說是基於計算方便性作的假想模型不是哪個座標方便的問題而已,地動說才能衍生出萬有引力
作者:
bnn (前途無亮回頭是暗)
2025-03-19 08:11:00那怕是洛倫茲轉換也是基於計算做個符合數學模型 沒給物理解釋在fit實驗參數上固定的流程了 總之先給個經驗公式只要你展開的修正項足夠多 橢圓你也可以用一堆圓來近似(ry
作者:
bnn (前途無亮回頭是暗)
2025-03-19 08:14:00直到下一個天才 或是這篇說的革命期 找到/觀測到新的反例直接掏出一個更美的解釋把新舊案例都解釋通了 比如橢圓軌跡
地動說一開始準確度應該還是有差,畢竟沒有牛頓力學+克卜勒三大定律的加持,地動說也是要上一堆補充才能處理進動章動之類的細節,天動說跟這些打交道幾百年,補充肯定比較完善
作者:
Krishna (wait for me)
2025-03-19 08:15:00聽完就知道東西方天文學差距有多大
地動說只是更簡潔有力 沒有更準天動說的本輪和均輪 本質就是傅立葉轉換 要怎麼不準
作者:
goddio (abysm)
2025-03-19 08:40:00地動如果只用一個圓肯定不準啊 起碼也要用橢圓 也只是近似天動說賴皮的地方是你可以用很多很多圓那當然你想要多準都可以
欸不是,中世紀沒有電腦欸,傅立葉對人腦計算而言是有極限的
作者:
syldsk (Iluvia)
2025-03-19 09:22:00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3-19 09:53:00
懂了
作者:
goddio (abysm)
2025-03-19 10:00:00對橢圓來說 傅立葉收斂沒那麼難
作者:
hit0123 (@@")
2025-03-19 10:02:00啓蒙運動人士臭宗教太成功了 再加上儒家傳統的反鬼神思想 台灣只要講到宗教信仰就直接貼上反科學標籤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3-19 10:03:00
確實 這時候我喜歡說 學哲學的比學科學的懂科學是什麼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5-03-19 10:04:00@hit0123 痾 其實我覺得就只是因為另外一伙流派比較夯
作者:
hit0123 (@@")
2025-03-19 10:04:00然後 牛頓:科學是三小 林北的論文是自然哲學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5-03-19 10:05:00我個人覺得:其實大家並不是那麼喜歡科學
作者:
hit0123 (@@")
2025-03-19 10:07:00所謂的科學 其實就是哲學的一個分支 那來做對立也太好笑了 你有聽過有人說代數、幾何不是數學嗎?說學哲學的比學科學的懂科學 相當於說「學數學的比學代數的懂代數」你是在說甚麼???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3-19 10:15:00
笑死 首先 科學不隸屬於哲學 你哲學學一輩子都學不到物理學的東西 事實上 在現代 出現許多科學主義的寫作哲學方式 他們把哲學裝成某些科學領域 試圖從科學那裡得到某些權威性
只能說科學是當年為了探討哲學而發展出來的學科,但發展的現在早就變成獨立的學科了,硬要講成分支就好像台灣是自古以來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樣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5-03-19 10:20:00我覺得你們有些詞彙混著用才產生誤會科學哲學、科學方法 一般被認定是哲學的分支但是科學知識(比如物理定律)不太被認為是分支的分支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3-19 10:21:00
物理學給不出形上學真理 且科學與哲學的差異之一就是科學的歷史不影響如何理解自己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5-03-19 10:21:00哲學的分支*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3-19 10:23:00
對 我們要搞清楚現在我們時代說的科學是什麼 至少現代的哲學家不會認為牛頓的自然哲學是必須學的哲學書當然我們可以漂亮的分出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 把這些東西都叫科學 但人文科學家比起自然科學家更在乎自己的科學兩字有些人文科學家希望自己在某地方面能做到自然科學的標準 並從自然科學在當今社會的權威性中偷到權威在他們眼裡 只有科學才能獨立於任何視角來描述世界的本質但某些敏銳的哲學家發現 這只是種邏輯的漏洞 哲學有自己描述世界的方式 而那並不是將自己同化為哲學或將科學同化為自己當然 這並意味哲學家不能處理科學 或科學家不能處理哲學 哲學確實在某些部分是自然科學的延伸 但這不意味能把某邊丟進某邊中說句隨便的話 某些哲學家喜歡說科學只是哲學的分支但他們大多連自己在做什麼跟不懂什麼都不知道 就像把心靈科學說成神經生理學的那些*並不如果有人要把數學哲學 科學哲學 實驗哲學之類的東西當成是某種科學我沒意見 但要說那些東西是自然科學或物理學就純屬多此一舉最有意思的是哲學家爭個老半天的東西自然科學家根本沒有在乎的必要
地那個當成異世界就好了 真的誇張化了 懂那個求知精神就好了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3-19 10:51:00
*將自己同化為(哲學) 科學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科學家懂科學嗎?不完全懂 哲學家懂科學嗎?懂得不多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3-19 11:12:00
阿不就我就算是phd 也不一定看過哲學書那又有什麼理由說他們是在學哲學?
PhD這個詞裡面的哲學,跟現在的哲學同源但意義有差吧
光禁書目錄的存在就代表一定有迫害了,當然史實不會火刑台那麼誇張而準確度問題跟上面推文講得一樣就是過渡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