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naku (manakU)
2024-03-23 11:35:32突然想到
從小看翻譯日漫長大的
很多擬聲詞都不會跟著翻過來
久而久之習慣之後
漫畫沒有擬聲詞是不是就會變得沒那麼重要?
而且擬聲詞就算換成中文,畫面看起來就沒那麼簡潔
作者:
Lisanity (桃園劉在石)
2024-03-23 11:37:00ゴゴゴゴゴゴゴゴゴゴゴ
擬聲字也是畫面裡的一部分 就算看不懂也可以知道作者要表示這裡有聲音 當然重要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24-03-23 11:40:00其實很多台灣人不會去看或管只是把擬聲字當成是構圖的一環帶過,日本人才在乎擬聲字
作者:
viceten (我是空殼)
2024-03-23 11:43:00已經覺得是畫面一部分。除非必要不需要改
作者:
marktak (天祁)
2024-03-23 11:49:00rrrrr Boooooom
中文的擬聲本來就沒英語日語那樣多變 用法也很模糊不清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是形容嘆息聲誰他媽嘆氣聲是唧唧唧啊
作者:
SangoGO (隱世的外來人Lv.1)
2024-03-23 12:11:00有些狀聲詞甚至場面詞翻譯了反而破壞整體畫面
作者: danny10173 2024-03-23 12:25:00
パパパ
中文的擬聲可以參考琵琶行描述彈琵琶那段,注重意境從 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到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然後還有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也說明 唧唧 就是嘆息的意思牙牙、嘖嘖、咄咄、喃喃、嗷嗷、霍霍、隆隆、涓涓本來各國對於聲音的描述就不一樣,就好比貓叫聲meow meow、喵喵、ニャーニャー,就都不太一樣這些擬聲、狀聲,目前就真的是畫面的一部分,刻意翻是少了點想像的空間,不翻還可以腦補,大概是怎樣的發音,港漫與漫威的漫畫也都有狀聲詞,就沒那麼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