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長而黑的影:兒童戀者及他們對尊嚴的追求

作者: iyori ([木神] 伊織)   2023-01-23 00:35:36
介紹這本書除了因為本書以較中立的角度看待戀童癖外
而且本書「建議把觀賞仿真兒童色情製品視為預防兒童性虐待的潛在有效方法」
由此引伸那可否把觀賞正太蘿莉ACG甚至正太蘿莉HCG視為預防兒童性虐待的有效方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5%B7%E8%80%8C%E9%BB%91%E7%9A%84%E5%BD%B1%EF%BC%9A%E5%85%92%E7%AB%A5%E6%88%80%E8%80%85%E5%8F%8A%E4%BB%96%E5%80%91%E5%B0%8D%E5%B0%8A%E5%9A%B4%E7%9A%84%E8%BF%BD%E6%B1%82
https://reurl.cc/zr36N0
《長而黑的影:兒童戀者及他們對尊嚴的追求》(英語:A Long, Dark Shadow:
Minor-Attracted People and Their Pursuit of Dignity)是由老道明大學社會和刑事
司法學系助理教授艾琳·沃克(Allyn Walker)撰寫的書籍,於2021年6月經加州大學出
版社出版[1][2]。它在美國國內引起爭議,批評者指責沃克鼓吹戀童或兒童性虐待,令校
園「更不安全」。從事有關領域研究的學者則反指批評者對書籍內容有誤解。沃克因上述
爭議從老道明大學辭任,改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職
寫作背景
2010年,艾琳·沃克在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系取得博士學位,之後任職社會工作者,負
責支援性侵害受害者[3]。當時他因其工作性質等因素,假設所有兒童戀者都是罪犯[4]。
直到一年後他開始知曉一些兒童戀者不會去侵犯兒童,因此對這一群體產生興趣,著手研
究他們[3][5],出席兒童戀者線上支援小組的線下聚會[5]。沃克及後從支援小組找來了
42名兒童戀者,然後訪問他們,以此為中心編寫本作。他從中了解兒童戀者怎樣為自已的
性偏好下定身份認同、為何他們不在現實侵犯兒童、他們怎樣確保自己不去侵犯、自身在
現實因有關偏好而有何負面對待[2]。沃克自身是個酷兒,所以他在研究過程中對兒童戀
者所受的社會排斥身同感受[5]。
沃克在著作中為配合支援小組為有關群體所下的標籤,和避免戀童一詞跟性犯罪有關的聯
想,而使用「兒童戀者」一詞。他同時強調兒童戀因是一種沒法控制的性偏好,故此沒有
道德對錯之分,但行為卻有對錯的分別[5]。及後亦表示社會排斥兒童戀者會讓他們更難
得到合適幫助,使他們更認為自身沒能力不去侵犯兒童,損害兩者的福祉[5]。
沃克在著作出版前便擔心其他人會誤解它的主旨,所以便在2021年5月向其同事寫一張備
忘,於當中澄清自己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兒童性虐待。該份備忘先由系主任莫娜·J·E·丹
納(Mona J.E. Danner)過目,然後連同書籍概要一起傳給藝術文學院臨時院長喬納森·
萊布(Jonathan Leib),再由大學領導層接收。萊布當時認為沃克著作的受眾群大多為
非一般公眾,且宣傳力度有限,故外界的反響應該不大。[3]
內容
沃克在著作開首探討了兒童戀者的身份認同和用語,並表示戀童這一用語因其「常用於代
指性行為本身」的歧義而對研究沒太大用處[6][2][4]:19。之後分析了兒童戀者形成該一
身份認同的過程,從中套用特奧登(Troiden)的酷兒身份認同理論框架[6][2]。同時探
討他們出櫃與否的考慮和出櫃時可能面臨的後果[6],形容兒童戀者「活在雙重生活之中
」:一方面他們要像其他人一樣生活,一方面亦要擔心他人知悉自身有關偏好時的後果,
從而產生隱瞞自身身份的動機[6]。
接下來則詢問兒童戀者不去侵犯兒童的原因,及他們怎樣避免去侵犯兒童[6][2]。作者從
中帶出他們對有關慾望有自控能力,及他們在避免侵犯時所面對的困難[6]。同時寫道一
些兒童戀者會以兒童色情製品來滿足性慾,籍此避免侵犯兒童。他雖批評部分有關人士淡
化消費兒童色情製品的負面影響,但仍建議把觀賞仿真兒童色情製品視為預防兒童性虐待
的潛在有效方法[6][2]。他在最後寫道,專業人員對該群體的了解不足,使他們尋求協助
時得不到適切支援。他指出部分專業人員曾對兒童戀者施行迴轉治療,甚至把他們報上司
法部門。認為這些對待方式會損害他們的福祉。並建議應把預防兒童戀者性侵犯的重心放
在提升他們的福祉,而非預防犯罪上[6][2]。
評價
期刊書評
昆士蘭科技大學司法學院教授馬修·巴爾(Matthew Ball)和布里斯托大學的大衛·謝爾
頓(David Sheldon)在《英國犯罪學雜誌》和《批判犯罪學》這兩本期刊上皆認同本作
具有開創性質,對後世從事相關研究或預防性犯罪時有一定幫助[2][6]。謝爾頓指出沃克
不像其他研究者般注重預防犯罪,而是注重兒童戀者在日常所面對的挑戰[6]。巴爾讚同
著作中提到社會對兒童戀者的負面態度會讓他們更有機會去侵犯兒童[2]。巴爾和謝爾頓
亦同意《長而黑的影》在兒童色情上的論點,認為其在仿真兒童色情製品上的建議「創新
」或「發人深省」[6][2]。巴爾對《長而黑的影》就現有身份認同理論的應用和批判表示
好評[2]。
公眾反應
2021年11月,兒童保護團體「Prostasia Foundation」與艾琳·沃克就書籍內容的交流對
談於網上公開後,網站「4M」便為該片段寫下文章,令它開始得到公眾注意。隨後該片段
於社交媒體上流傳,令《長而黑的影》在美國引起更大爭議[2][3][7]。批評者指責沃克
以「兒童戀者」這一用語來鼓吹戀童或兒童性虐待,令校園「更不安全」,反對沃克認為
「去除與戀童有關的污名能減少兒童性虐待事件」的觀點,並要求大學管理層就其言論處
分[7][3]。截至2021年11月25日,要求大學解僱他的網上聯署收到了過萬筆簽名[8]。沃
克所屬的學院被塗鴉,其本人亦收到死亡威脅,需武裝衛隊陪同工作[2][3]。60多名從事
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向大學發表聯署信,指公眾對書籍內容存有誤解,並認為「即使與常
見的假設矛盾」,有關資訊亦應廣泛傳播,讓人能有更全面的知識去保護兒童[1]。沃克
和巴爾認同有關爭議源於公眾的誤解[2][8]。
老道明大學起初擁護沃克,發聲明指自身支持學術自由。但在16日,大學管理層要求沃克
辭職,並以安全理由為他安排行政休假[3][7]。前者認為其研究會損害沃克和校園的安全
[7]。其校長布萊恩·漢斐爾(Brian Hemphill)特別提到對大學的暴力威脅[3]。除此之
外亦批評沃克在書中採用「兒童戀者」這一名稱,他表示:「[兒童戀者]不應該用以委稱
非法、道德上不可接受、具有深遠破壞性的行為」[7]。不過心理學家斯凱·史蒂芬斯(
Skye Stephens)表示行為不應跟性偏好混為一談,同時指出「兒童戀者」在以往的文獻
中亦有採用[7]。
該大學跟沃克同月發表聯合聲明,當中寫道沃克的行政休假將維持到其合約完結為止(
2022年5月),之後他會辭任[9][1]。漢斐爾表示,這能讓事件好好地「告一段落」[1]。
美聯社於2022年5月的報導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聘用了沃克[10]。
作者: REDF (RED)   2023-01-23 00:40:00
老話一句 左膠誤一切阿...
作者: orcazodiac (沙琴)   2023-01-23 00:42:00
這助理教授是不是有點強 剛被辭職就能馬上轉到JHU
作者: qqq3892005 (ShinyaS)   2023-01-23 00:44:00
有點長 總之就是罰行為不罰思想。沒有實際犯罪的人不應該為了思想被歧視成罪犯?
作者: xdccsid (XDCC)   2023-01-23 00:46:00
本該如此,今天罰思想你是想學納粹改造別人嗎
作者: zzro   2023-01-23 00:47:00
在愛潑斯坦會"自殺"的國度 有沒有可能實現正確的正義
作者: theevilM (Drowner)   2023-01-23 01:03:00
雖然罰行為不罰思想,但發表言論也算是行為的一部分嗎?言論的內容也算嗎?
作者: w77899 (洨E7)   2023-01-23 01:10:00
就很標準的管理層為了滅火直接解決掉阿 但事實上學界都知道這篇論述跟觀點是有其專業跟合理性的公開言論本來應該是要視內容而定 例如說自己有戀童傾向理論上是不該罰 但直接說要去性侵兒童問題就大了
作者: a26848400 (請容我思考一下)   2023-01-23 01:17:00
如果他不是酷兒那一定比現在燒的還慘
作者: w77899 (洨E7)   2023-01-23 01:21:00
我是覺得跟左膠沒關係 是這東西就是很直接挑戰歐美社會的一個共通道德底線
作者: theevilM (Drowner)   2023-01-23 01:23:00
那鼓吹納粹思想或恐怖主義這種沒有直接表明意圖的言論有不算觸法嗎?
作者: caryamdtom (囧人不囧)   2023-01-23 01:24:00
敢把戀童視為一個性傾向而且公開發表著作是個很勇敢,但基本上尤其在歐美,是個等同葬送學術生涯的行為,尤其戀童如果真的照著他的傾向去對真人做什麼絕大多數就是犯罪,你要一般大眾把傾向跟行為分開目前根本不可能那反彈力道管理層再挺都撐不過去,會比在現在反同反跨造成的反對力道更大,畢竟反這個可沒什麼先進保守之分
作者: sses40416 (KevoTW)   2023-01-23 01:37:00
作者: peterturtle (peter_turtle2000)   2023-01-23 01:39:00
三浦建太郎之前東京都青少年健全育成條例改成案時就有發表過類似的觀點,他把二次元美少女表作與裡作稱為保護現實兒童的兩道防線
作者: zxcasdzsd (自由)   2023-01-23 01:41:00
笑死,戀童哪裡是西方的道德底線了 歧視黑人才是吧
作者: peterturtle (peter_turtle2000)   2023-01-23 01:41:00
http://i.imgur.com/SYpA96p.jpg他認為外國就是拿不到這些東西兒童性犯罪才那麼猖獗,大家關上房門看本打手槍就世界泰平了
作者: w77899 (洨E7)   2023-01-23 01:44:00
種族歧視跟戀童我看不出來為啥不能都是底線耶
作者: r85270607 (DooMguy)   2023-01-23 01:50:00
不是喔 他的兒童戀者並不包含對兒童性虐啊那請問納粹呢 納粹可是主張猶太陰謀論 亞利安人種論呢就算沒拜讀論文研究內文 也提到他的立場依然反對犯罪以及要謹慎注意「淡化」兒色消費的事情不過這個也沒啥 就跟精神醫學上判斷的戀童癖為何跟一般社會想像的不一樣
作者: saberr33 (creeps)   2023-01-23 02:23:00
終於理解到行為才會犯罪嗎
作者: loveSETSUNA (味噌豆腐)   2023-01-23 03:10:00
所謂大眾邏輯就是你玩內容有殺人的遊戲就會去路上殺人啊,呵呵,基本兒色就是照這個邏輯立法的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23-01-23 04:23:00
異性戀=鼓吹性侵異性?同性戀=鼓吹性侵同性?
作者: vincent8914 (群青)   2023-01-23 05:32:00
曾經的同性戀
作者: Shadouie (影謙歿鵺)   2023-01-23 06:18:00
真的是受不了這些人 思考跟行為分開很困難?
作者: bear26 (熊二六)   2023-01-23 06:38:00
歐美一堆不是戀童癖的還不是照樣嫖雛妓?人類喜歡可愛的小遊戲不是天經地義?我喜歡小貓小狗 嚕小貓小狗就可以我嚕小女孩就不行嗎!譬如自己的女兒 朋友的小孩
作者: lone714 (海膽)   2023-01-23 07:14:00
預防勝於嚴刑的概念,被當成支持兒性行為
作者: errantry34 (mondan)   2023-01-23 09:07:00
喜歡和戀差那麼多 應該要宣稱你不只會用蘿漫打手槍貓也可以 才能說喜歡可愛的東西天經地義吧
作者: b160160 (HG Life is Foo~~~)   2023-01-23 09:11:00
不過內文沒有提到仿真兒色製品是日本動漫畫就是了
作者: jimmyVanClef (兄弟會將獲得勝利)   2023-01-23 14:52:00
左膠最擅長的就是用膠防堵,疏流不在考慮範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