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貧苦或富樂 哪個才是孕育好作品的溫床?

作者: hermis (火山菌病病人No.01221)   2022-10-25 15:49:39
※ 引述《guets (guets)》之銘言:
: 命題是痛苦的人跟快樂的人 何者比較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我覺得你標題多了兩個字就讓這個議題變得很複雜
因為貧困不一定痛苦,富足不一定快樂。
當然這個貧困也不能到沒辦法維生的程度,至少也要是農家樂的等級
那麼就算生活條件沒很好,知足常樂的道理還是能維持的。
至於富足……這還真不好說,理論上是有錢甚麼都能享受
但的確也存在有錢享受不到的東西,對於慾望過度膨脹的人來說,就算
有錢到一輩子都不用煩惱餓肚子,也不代表沒有煩惱
因為當所謂的有錢是用比較出來的時候,有些有錢人為了炫富,的確很容易做出
超過自己經濟能力能承受的事情。
當自己炫富炫不贏更有錢的人的時候,的確會很不快樂。
再來就是,藝術創作如果沒有一定經濟能力是做不到的,不說那些隨便買就貴
得要死的畫具跟樂器吧,即使是寫小說,現在你沒一台好用的打字裝置還真的
不行。所以基礎的經濟能力絕對是必須的,就算不需要工具,創作需要具備的
知識與訓練,也不是真正貧困的人能辦到的。頂多就是你靠著前幾代的努力遺
留的恩澤來創作,像詩詞之類的,你的祖先要代代都窮困的農人文盲,國家也
沒有相對應的公立教育機構,那你除非撞大運被某個有錢人或書生舉人看上資
助你,不然呵呵,想識字不太可能。
所以說就算有一餐沒一餐也沒關係,多的是餓著肚子創作的人沒錯,但相關的
知識與工具,沒有幾代的積累或者一定程度的經濟能力,不是不會用就買不起。
所以說我們看痛苦跟快樂兩個字就好,我後面也會基於這兩個層面來談。至於
富足還是貧困,就別談了吧。
: 各位覺得好的作品需要在痛苦還是快樂之中孕育呢?
因為不談富足或貧困,我就只看痛苦跟快樂兩個狀態,不問成因。
那麼要討論這個之前,我覺得要先看快樂跟痛苦對大腦帶來甚麼影響
才能去討論大腦的運作狀況如何,對創作又有甚麼幫助
根據不負責任的Google搜尋,腦內有四種快樂相關的化學物質
血清素、腦內啡、多巴胺、催產素
其中催產素跟多巴胺跟我們要討論的兩個狀態關係不太近。
血清素跟腦內啡就比較近一點
血清素是在一個人處於平穩平靜,安心狀態的快樂時會產生的東西,
腦內啡則是一個人在悲傷難過,或者身體有病痛時會產生的東西,
血清素對大腦的作用在於提升睡眠品質,以及增加記憶力。
提升睡眠品質可以讓作息不容易亂掉,畢竟睡得好該醒的時間就會很清醒
因此血清素適合的創作類型,其實就是像長篇小說,或者細緻的繪畫與複
雜的裝置藝術(比如模型)這類的創作。這些創作比起一時的靈感與突破,
更需要長時間努力不懈地生產與訓練。
腦內啡的效用則是增強自信心與忍耐力,也就是對逆境的抵抗力提升。所以
腦內啡適合的創作類型其實是那種需要追尋靈光一閃的創作,比如說樂曲或
者特殊風格藝術的繪畫,短篇小說應該也算。就是那種你必須要追求更高境
界的時候,需要的是不放棄的心,而不是平穩的生活。
所以說痛苦與快樂到底誰比較適合創作?
嗯……如果你追求的是那種以量取勝的創作,需要鑽研很多細節,但不需要
甚麼太驚世駭俗的創意,那麼快樂的生活適合你。
如果追求的是驚鴻一瞥,一瞬即逝,需要突破人類極限的創作,那你需要腦
內啡給你支撐,才能讓你突破瓶頸。
PS:極限運動與大量勞動也能產生類似的效果,不一定要刻意去讓自己處於
很難過的狀態。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一種基於腦化學相關科學知識去推論的假設。至於是
不是真的可以這樣做。我就一個發廢文回廢文的傢伙,這問題對我來說還是
太困難了。
作者: storyo41662 (喵太)   2022-10-25 18:34:00
所以應該這樣問吧:創作應該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