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娛樂如何反映現實?美國漫畫與影視作品描

作者: vikk33 (陳V)   2022-03-15 11:28:23
娛樂如何反映現實?美國漫畫與影視作品描繪的俄羅斯與普丁政權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2549/6157873
最近的國際大事就是俄羅斯發動戰爭入侵烏克蘭,而世界各國紛紛都對烏克蘭給出不同程
度的支援,更對俄羅斯進行各種制裁和譴責。其中,美國身為世界第一大國,也對俄國做
出金融、經濟與傳播資訊上的制裁。
那麼一向會對應時事,並且積極反映政治的美國娛樂界產業呢?他們對俄羅斯做了什麼?
基本上不外乎包含以下幾種:
電影業禁止當今熱門作品在俄羅斯戲院上映。
Netflix等串流平台在俄羅斯停止服務。
電競比賽禁止俄羅斯隊伍參加。
不再購入俄羅斯製作的影集納入串流平台。
漫畫故事減少俄羅斯角色出現的比率。
動畫裡的俄羅斯角色發表反戰思想。
美籍俄羅斯人透過參與的影視作品反對普丁。
雖然各大媒體針對上述內容都有所報導,不過台灣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個反擊方式,那就
是不少美國娛樂媒體,開始彙整過去將俄羅斯設定為反派、或者闡述普丁想法的作品。
這些過往的故事不只預測到現在的局勢,還描述普丁的心態如何影響當今俄羅斯的政治與
軍事局勢,更證實美國娛樂產業能精準預想這些狀況,可以說是成功定義了何謂「娛樂反
映現實」的有趣現象。只是稍微不同的是,這些作品主要透過虛構設定發展議題,如普丁
下令政府製造超能力者來達成擴展軍備的目的等。
不過先提醒各位注意此資訊——那就是普丁曾任俄羅斯第五任、第九任總理、以及俄羅斯
第三任、第四任、第六任總統,還有第三任統一俄羅斯黨主席,這等於即便他不斷更換職
位,卻從未離開過權力核心。因此他被國際認為是俄羅斯自2000年以來的實質最高領導人
,也因此在這長達22年的期間,美國娛樂產業都能看到普丁擔任反民主的政權領導者之姿
。又或者,即便他本人沒現身,可是故事裡的俄羅斯都會以他的思想作為核心價值。
化身為「超級英雄」的普丁擊退「藍桶殭屍」
首先,被最多人討論的是《超級普丁》(Super Putin),這是2011年推出的網路漫畫,
劇情講述穿著日本柔道服的普丁,以矯健的身手對抗恐怖組織,並對抗「藍桶抗議者」的
殭屍,成了拯救世界的英雄。
這算是一個以政治宣傳為主題的誇大作品,由於剛好碰上了2012年的俄羅斯選舉,所以獲
得許多好評,不過也引起諸多不滿的聲音。首先是莫斯科人民其實多次舉行「藍桶」遊行
,其目的就是抗議權貴將藍色警燈放在自己車上,藉此無視交通規則,在堵塞道路上捷足
先登,結果反造成多次意外慘劇。
至於「殭屍」在創作上,往往是諷刺那些沒腦袋且生活沒目標,一心只想著吃東西的不進
取之人,但發起「藍桶」遊行指責權貴的重要幹部,幾乎都是高學歷,且在俄羅斯社會佔
有一席之地的人。將他們比喻成「殭屍」,彷彿在表達抗議者都是社會上的失敗者,有點
過於草率。
其次是,這本漫畫被翻成英文,在歐洲各國與美國市場出版,雖然有人覺得這是某種派系
的宣傳作品,所以沒有太多批評。不過對於一些評斷娛樂政治議題的人來說,卻覺得這種
漫畫是一種洗腦工具。
其中部分美國讀者認為這是一種把網路宣傳普丁的強勢迷因,弄成有故事內容的漫畫以強
化宣傳力道的手法,更舉例漫畫裡故意致敬B級片和80年代動作片,是為了讓民眾覺得不
需太認真看待漫畫劇情而卸下心防,幽默元素還能讓大家認為俄羅斯親民,加深討論力道
與頻率。
更別提美國當時因為《風飛鯊》(Sharknado)電影系列,而再次流行B級片創作,所以一
些論點提及俄羅斯政府懂得美國年輕人的喜好,做出洗腦這些年輕人的工具。果不其然,
這本《超級普丁》漫畫一推出後,美國政府進行許多調查,的確證實了當時很多俄羅斯的
娛樂作品都被當作干涉美國選舉的工具。
這起事件告訴了我們,即便劇情荒誕不羈,沒有嚴肅認真的故事設定,也能夠造成文化滲
透,加上搞笑幽默的作風,讓美國民眾不會聯想到這是思想武器,因此有媒體形容《超級
普丁》漫畫就像是木馬屠城記中的木馬,甚至是這些洗腦措施的一切起點。
Divinity三部曲:驚悚的政治寓言
2015年,美國出版社的勇士漫畫發展Divinity故事,以三部曲方式連載到2017年。在此先
解釋,勇士漫畫是由漫威早期的主編成立,希望能擺脫大型出版社的商業模式,中間曾一
度破產,直到近年才重組,其更加重視劇情品質來發展共同宇宙,所以深受世界市場的好
評。
而Divinity三部曲講述的是艾布拉姆亞當斯這位黑人孤兒,從小在共產主義教育下長大,
在60年代成為傑出的太空人,於是跟兩位同伴參加俄羅斯的太空探險任務,結果三人獲得
神一般的力量,並到了2015年才回到地球。
雖然艾布拉姆以自己能力行善,但另外兩名夥伴卻跟普丁聯繫,藉此用自己的力量反轉過
去,造就了蘇聯打贏冷戰,控制全世界的架空歷史,而勇士宇宙的所有超級英雄也成了蘇
聯政府的最強特工!
有關三部曲故事備受稱讚的論點,都鉅細靡遺地講述蘇聯控制全世界的政治、經濟與社會
議題,而且雖然說是蘇聯政權,但由於是普丁下令兩位神格般的超級英雄修改歷史,也等
於是闡述當今俄羅斯控制世界的野心之寫照,為此被稱為政治驚悚的寓言故事。
不過雖然主題講述蘇聯控制世界的恐怖,但同時也反思現實社會的一些弊病,用對比方式
讓大家體認獲得民主的不易,以及民主的缺失如何讓外敵有機可趁,所以等於也提醒了民
眾參與政治和監督政府的重要性。
如果蘇聯獲勝:另一個架空的太空競賽
Apple TV+串流平台的獨家影集《太空使命》(For All Mankind)是一部架空歷史作品,
講述蘇聯搶先美國登上月球,導致太空競賽一直持續下去,那麼世界局勢會怎麼演變。比
起上述漫畫,這部影集的架空歷史跟現實世界差異沒那麼大,主要是放在美國輸了第一步
後如何反敗為勝作為主題。
例如,蘇聯搶先登月等於表達在共產主義的發展下,他們科技實力比民主社會的美國強。
為此在這個基礎點上,美國的政治思考必須想辦法在太空競賽上更強化,而導致未來太空
人的訓練以及資金走向,都開始朝往不同方向進行與實施。甚至在這歷史沒當上總統的尼
克森仍因水門案而被打擊政治生涯,美國政府都仍將重心放在與蘇聯競爭。
其中最重要的是,蘇聯搶先登月後,故意用一個女性太空人,表達共產主義更講求性別平
等的宣傳。對於當時還在排擠其他膚色人種和輕視女性的60年代美國,認為這就是自己會
輸的原因,於是也強化多樣性,結果貿然推行且沒有嚴謹制度下的平權措施,反而產生更
多問題。
雖然這部影集的架空歷史,主要是讓美國自己反思且重新思考過去的成就,並因時代關係
而沒出現普丁。但是根據編劇所說,這個影集其實意在探索普丁的太空政策如果在冷戰時
期實施,就不像現在因為有民主制度,和其他國際組織的阻礙,那麼就會領先美國好幾步
的警世意味。
「解放者聯盟」:美國想像的大國爭霸角力
最後一個則被譽為最符合普丁當今政策的作品,那就是《終極戰隊》連載裡出現的「解放
者聯盟」。漫威在2000年的時候推出終極宇宙品牌,為的是用更現代化的方式發展漫威宇
宙故事,其中終極戰隊就是這個世界觀的復仇者聯盟,屬於美國軍方的超人類部隊。
《終極戰隊》當中,由於美國在超人類發展上領先全球,加上抵禦外星入侵,因此成了處
理相關問題的世界警察,只要一發現有超能力恐怖攻擊醞釀,他們就可以不被限制地直接
進入國外領土,連歐盟都為了相關利益而表達贊成。
這使得六個聯合國的會員國——法國(唯一不爽美國的歐洲國家)、伊朗、俄羅斯、中國
、朝鮮和敘利亞對於主權被侵犯感到不滿,與仇視美國的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結盟,組成多
國聯盟的超能力軍隊,而負責擔任領導者的小隊為「解放者聯盟」(Liberators),意指
盼從美國霸道中解放整個世界,達成真正的自由與平等。
但俄羅斯與中國的真正目的是在大軍入侵美國後,綁架X戰警、驚奇四超人和蜘蛛人,好
研究這些超能力者的基因,在弱化美國超人類軍事的同時,又能替自己強化,更讓黑寡婦
和蟻人成為臥底,讓美國門戶洞開。事情解決後,俄羅斯跟中國官方否認他們有參與,並
派出人道救援組織幫助美國重建。
所以這連載透過全世界的超人類軍備競賽的觀點,講述普丁利用其他國家也對美國不滿,
開始策畫侵略,更要身為愛國志士的黑寡婦與鋼鐵人訂婚,並藉機奪取鋼鐵裝甲技術。這
些故事無疑地均對應至現實世界的普丁感受到美國和歐盟的威脅,所以才出兵攻打烏克蘭
的說法,也重現俄國用滲透方式干涉敵對國家的作為。
最後補充一點,或許會有很多人發現這篇文章提及的影視作品很少,大多都是漫畫作品,
影集也只列舉一個。這是因為電影要顧及國際市場,所以當時怕「太過於直接」描寫普丁
,便無法進入市場。相較之下,漫畫因成本較低且敘事上比較自由,加上數量非常多,即
便這樣諷刺了俄羅斯政局,最大的代價頂多是部分故事無法銷售到俄羅斯,對市場影響並
不會太大。
更進一步說,即便提到普丁也沒關係,因為如果讀者有發現的話,上述故事也都有反思美
國的缺點,不單只是一味批評俄羅斯不好的地方。加上俄羅斯民眾普遍也沒那麼玻璃心和
盲從政府,所以他們也不在乎紙本上所再現的普丁,只是若為真人戲仿演出,可能還是多
少觸及民眾的底線,而引來相當程度的不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