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小學生喜歡的課程排名 第一名是數學?

作者: mayolane (mayolaneisyagami)   2021-11-11 16:36:19
※ 引述 《MiharuHubby》 之銘言:
: 推 Xincha: 物理吧 有些理論從國中就真的完全不能理解 11/11 16:06
: 推 arrenwu: 國中有教什麼物理理論嗎? 11/11 16:07
: → Xincha: 考高中靠硬背題型拿個8 9成分數還沒問題 高中直接放棄 三 11/11 16:07
: → Xincha: 年物理全部被當 11/11 16:07
: → arrenwu: 高中物理開始就真的比較困難了 11/11 16:07
: 推 uiue: 高中化學 11/11 16:08
: → Xincha: 好像是浮力吧 考什麼玩具放在碗裡浮在水上 放在扭蛋沉到 11/11 16:08
: → Xincha: 水底有的沒的我就半放棄全靠背了 11/11 16:08
: → arrenwu: 喔喔 浮力原理 這個確實是國中理化最難的項目之一沒錯 11/11 16:09
: 推 KuBiLife: 物理受不了 化學不就完蛋 11/11 16:10
: → arrenwu: 高中物理課程在觀念上的一個大檻就是 位能 的出現 11/11 16:10
: 推 NoLimination: 高中物理真的很噁心 記得段考平均都40上下 11/11 16:11
: → arrenwu: 功能原理以外的部分都沒什麼真的太奇怪的東西 11/11 16:11
: → arrenwu: 高中物理老師如果沒好好教的話,位能對學生來說就是個 11/11 16:12
: → arrenwu: 為了解題硬被的技術 11/11 16:12
: → mayolane: 國中理化課本的問題很大,裡面一堆狗屎 11/11 16:13
: 推 arrenwu: 物理有點不太一樣的是,學生要同時學會用數學語言把自己 11/11 16:15
: → arrenwu: 在題目看到的現象寫下來 11/11 16:15
我只是想要幹醮國中理化課本一堆亂寫的
舉幾個我有印象的例子
國二上第六章在教原子結構的時候
忘記是哪個出版社的書寫說決定化學性質的是「質子數」
他這樣寫的出發點我知道是想要解釋同位素間質子數相同所以化學性質相同
但是接下來教到離子
這時候雖然質子數一樣但是化學性質又不一樣
那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教化學性質主要是電子數決定的
雖然電子數的這個說法也有瑕疵但一定好過前面質子數的說法
國二下第六章教摩擦力
一樣有課本寫的敘述是「摩擦力跟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光是把一塊橡皮擦放在書上然後拉動書就不符合上面的敘述了
這時候橡皮擦受的摩擦力方向跟運動方向會是同向的
一樣國二下第六張的壓力跟浮力
課本都會給公式像是
P=hd或是B=Vd
這兩條都會發現左右的單位不一樣
會造成這樣是因為他們用公斤重這種反智的單位
只是剛好質量多少公斤跟力多少公斤重數字部分一樣
大部分老師也都沒有強調質量跟重量差異在哪裡
所以我一直很不理解為什麼要先教浮力、摩擦力、壓力這些
然後才教運動學跟牛頓運動定律
如果反過來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用牛頓當力的單位
上面那兩條也可以變成
P=hdg跟B=Vdg
單位不一致的問題也解決了
總之課綱一直修國中理化還是一堆這種狗屎
作者: ClawRage (猛爪Claw)   2021-11-11 16:39:00
這是一種小一數學課要解析1+1=2的數學證明法的感覺
作者: kaj1983   2021-11-11 16:41:00
你還記得住國中哪個章節教啥也太神了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6:41:00
摩擦力我可以回答你,因為那是「相對運動」的方向,
作者: Dolphtw (是阿泰)   2021-11-11 16:41:00
結果你忘記是哪間出版社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21-11-11 16:42:00
也不是相對運動,是「企圖相對運動」XDD 靜摩擦力沒有相對運動
作者: ClawRage (猛爪Claw)   2021-11-11 16:43:00
出版社講出來沒差吧,別間應該也式同樣的寫法,我有印象
作者: a547808588 (ctgwea97)   2021-11-11 16:43:00
也是,它倆也沒相對運動
作者: ClawRage (猛爪Claw)   2021-11-11 16:44:00
這是擱置目前沒空解釋的未來課程,先給予目前課程需要的概念
作者: ttrreeee   2021-11-11 16:45:00
物理高中會重教然後發現一堆觀念是錯的
作者: ClawRage (猛爪Claw)   2021-11-11 16:45:00
這就跟小學一開始沒在解釋=意思,要你把答案一律丟右邊的狀況一樣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21-11-11 16:46:00
物理到大學還是會修正不少觀念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6:47:00
原子結構 那個怎麼教都...很難懂 因為是硬背的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6:48:00
壓力與浮力的單位,本來就是看右邊寫法有不同吧?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6:48:00
浮力是真的滿...難的XD
作者: Marcushung (Marcus666)   2021-11-11 16:48:00
國中、高中、大學的觀念都多少有不同,國高中時期算得出來就好了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6:49:00
還沒有教g的時候也是直接用公斤重/面積吧。
作者: ClawRage (猛爪Claw)   2021-11-11 16:50:00
會覺得這種寫法很狗屎,看起來不向教育界的人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6:50:00
然後相對運動的概念或許沒教,但這題摩擦力作用的地方就
作者: aaron5555 (波波)   2021-11-11 16:50:00
現在要我想國中理化在教什麼我還真回憶不起來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21-11-11 16:50:00
那個浮力因次就不對了 跟寫法一點關係也沒
作者: ClawRage (猛爪Claw)   2021-11-11 16:51:00
很多已知老人常常忽略受教者在那個年級只學到哪些知識而認為要把自己所知的完整東東全部塞出來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6:52:00
其實比較大的問題是中學教育比較接近宗教洗腦是「課本告訴你有這個公式,所以你接受這個公式了」
作者: ClawRage (猛爪Claw)   2021-11-11 16:53:00
但有部分在課綱方針是要留到兩三年後才弄得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6:53:00
而不是你看到某些現象,嘗試去描述那些現象所以變成上面給你的東西就算哪邊你覺得怪怪的,你也只能像個狂信徒一樣堅持是自己有問題
作者: a502152000 (欸五)   2021-11-11 16:54:00
義務教育本來就洗腦(地圖炮開戰)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6:54:00
浮力那個當然是可以調整順序讓你比較好受些
作者: kaj1983   2021-11-11 16:55:00
不是每個知識都適合講到這麼深入,教你理解車而不是教你從造車輪開始
作者: su4vu6   2021-11-11 16:55:00
教育本來就是將他人的經驗強制要你接受以便他們使用你啊
作者: xsmileman (Incubator)   2021-11-11 16:55:00
我一向覺得課綱編排怪怪的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6:56:00
這個不是深入與否的問題,是教學其實微背了方法論的精神
作者: Adiakyan (kyan)   2021-11-11 16:56:00
記得當初教到這時老師也說這其實是不太正確的說法,但也沒辦法講太深
作者: jason401310 (開銅樂會囉)   2021-11-11 16:56:00
力的單位算出來是質量100%是你搞錯了
作者: anhsun (anhsun)   2021-11-11 16:56:00
實務上kgf這種單位不反智就是了
作者: kaj1983   2021-11-11 16:56:00
不過當下肯定是滿臉問號,加上叛逆期反骨個性作用,不能接受的人就會卡很久
作者: a1919979 (狐狸精婊子)   2021-11-11 16:57:00
到大學你也會發現高中一堆內容是錯的啊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6:57:00
哪有一堆高中的內容是錯的XDDDD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21-11-11 16:57:00
他那條公式算出來當然會是質量 噓的自己看清楚
作者: a502152000 (欸五)   2021-11-11 16:57:00
高中說國中教錯 大學說高中教錯 業界說大學教錯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21-11-11 16:58:00
那個公式只有把兩邊除以各自的單位寫成無因次才能成立
作者: kaj1983   2021-11-11 16:58:00
而且還有教學時數限制,義務教育就是想辦法將這世界累積
作者: jason401310 (開銅樂會囉)   2021-11-11 16:58:00
看清楚才噓 搞錯定義自己回去看課本吧
作者: aa851202 (郭嘉門前有蕭何)   2021-11-11 16:58:00
國中數學比起理解更多都是背。3.14怎麼出來的?老師:背就行了;畢氏定理怎麼出來的?老師:背就行了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6:58:00
我覺得是國高中不重視實驗造成的問題
作者: kaj1983   2021-11-11 16:59:00
所以才會有錢人請家教一對一教學,讓你能問到爽教到懂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6:59:00
@aa851202 我確定課本絕對有講證明 還不只一種方法XD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6:59:00
那個應該是省略了質量1g的物體所受的引力大小是1gw
作者: NoLimination (啊啊啊啊)   2021-11-11 16:59:00
我記得高中有時過幾個月就把前幾個月前教的推翻了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21-11-11 17:00:00
他寫的B=vd確實左邊因次是力右邊是質量啊XD
作者: kaj1983   2021-11-11 17:00:00
就拿國文好了,有一堆該補充但未補充的國學常識和知識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7:00:00
這些東西好好教都不是沒有時間 是教學者用不用心
作者: a502152000 (欸五)   2021-11-11 17:01:00
還有一種是求學剛好碰到冥王星被踢出去 但教材過幾年才更新 結果課本是錯的XD
作者: mayolane (mayolaneisyagami)   2021-11-11 17:01:00
畢氏定理國中課本就寫了超過一種的證明方法了吧
作者: NoLimination (啊啊啊啊)   2021-11-11 17:02:00
我也印象畢氏定理有講過證明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7:03:00
畢氏定理絕對是「神的恩典」那種等級的數學結果
作者: sc22   2021-11-11 17:04:00
畢氏定理沒教證明純粹老師偷懶吧 課本都不只寫一種了
作者: aa851202 (郭嘉門前有蕭何)   2021-11-11 17:05:00
對,課本有寫,但老師偷懶不講說背就行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7:06:00
浮力定義:排開液體的重量,要算重量就要先知道排開體積也就是沒入體積,乘以液體密度知道質量後再換算成重量。我自己是覺得只要知道公式在幹嘛,沒有道理會寫錯單位啦當然因次也要考慮進去一定是下面那種寫法阿,但套用原PO的口頭禪,國中沒有教啦。
作者: xsmileman (Incubator)   2021-11-11 17:09:00
摩擦力那個 當橡皮放在書上 對書施力的話 書跟橡皮應該會被視為同個物體吧不過以靜摩擦力來說 他的解釋還是錯的
作者: anhsun (anhsun)   2021-11-11 17:09:00
我說的是在實務上 搞混的又不是在實務上用的人在台灣土木用的基本上都是kgf
作者: xsmileman (Incubator)   2021-11-11 17:13:00
實務上還有幾分的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21-11-11 17:19:00
因次也要考慮簡單啊 就寫B/kgw=V/m^3 d/(kg/m^3)
作者: th123 (米菇)   2021-11-11 17:22:00
電子那個 因為正離子 負離子可能電子數量一樣 你要先教最重要的質子數不同 電子對化學性質的影響才能說明
作者: torrot (totoro)   2021-11-11 17:25:00
為什麼我覺得你提的我都好像學過 但是我給忘了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7:25:00
"浮力定義:排開液體的重量" 這個會搞得浮力超難懂喔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7:25:00
你要一個從來沒碰過牛頓的小朋友以後計算都要換成牛頓,絕對不會比較簡單,會的話就不會一堆人高一上就放棄物理我的意思是沒教的時候有沒教的方法阿,但你一開始就把最可怕的東西端出來,就跟前面幾篇小學用積分差不多意思。而且不是只有物理名詞要教,物理意義也要教,所以才先把
作者: siro0207 (希羅)   2021-11-11 17:32:00
其實那根本不是浮力的定義 只不過是浮力計算後的結果就剛好等於排開液體的重量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7:32:00
常見的力學問題分不同章節介紹阿(彈簧力摩擦力浮力壓力
作者: siro0207 (希羅)   2021-11-11 17:34:00
要計算浮力 得先學會計算水壓 所謂的浮力是由壓力差造成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7:35:00
壓力差我知道,但要教會小朋友這個應該會更難。 XD
作者: siro0207 (希羅)   2021-11-11 17:35:00
的 物體丟入液體中 上方的壓力與下方的壓力不同 因此產生了壓力差 這個壓力差乘上面積就是所受的浮力
作者: dodomilk (豆豆奶)   2021-11-11 17:36:00
我不是不能理解你的意思,但對國中生來說,其實很難理解
作者: AlianF (左手常駐模式)   2021-11-11 17:36:00
摩擦力嘴最簡單 把剛學過的「系統」概念延伸進去
作者: siro0207 (希羅)   2021-11-11 17:37:00
而水壓跟液體密度有關 面積也跟體積有關 所以最後計算的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7:37:00
該怎麼講,你學物理如果只是學公式在算些什麼,那真的沒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7:37:00
痾 不是 浮力最早出現的時候就真的是"排開的水重"的概念
作者: dodomilk (豆豆奶)   2021-11-11 17:37:00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教比較好教
作者: dodomilk (豆豆奶)   2021-11-11 17:38:00
你看一堆記者亂用"重力加速度",就知道F=ma有多難理解了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7:39:00
樓上有人講了我就不贅述了。
作者: plzza0cats (西黑百夫長)   2021-11-11 17:39:00
還好我量子力學跟老高學得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7:40:00
是該先認知到有 浮力 這個現象,接著才是去想怎麼分析
作者: siro0207 (希羅)   2021-11-11 17:41:00
確實是阿基米德發現浮力等於排開液體的重量 但這應該不不能講"定義" 應該講原理或是定律之類的
作者: dodomilk (豆豆奶)   2021-11-11 17:41:00
譬如浮力,人會浮起來就表示浮力=體重,那直接把公斤變
作者: AlianF (左手常駐模式)   2021-11-11 17:42:00
真的假的 我國中理化老師有教過欸我說系統
作者: dodomilk (豆豆奶)   2021-11-11 17:42:00
成公斤重不是很簡單嗎?還要在乘上g變成牛頓的話,保證一堆國中生不知道這在幹嘛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7:43:00
浮力的定義就是水體給予水中物體的向上的力量阿基米德浮力原理是一個定量的分析方式叫他阿基米德浮力定律都行
作者: ken1990710 (沙茶花養的飼育員)   2021-11-11 17:43:00
一堆小孩把質量當作品質的,還能期待什麼
作者: siro0207 (希羅)   2021-11-11 17:44:00
恩 定義改成物體在水中受到液體的向上的力 比較合適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7:45:00
物理量不同單位不同,我覺得會搞混已經是自己的問題了。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11-11 17:45:00
浮力這個"現象" 才是具體的東西其他都是分析方法 但物質科學的真理就是 現象
作者: good5755 (竹子)   2021-11-11 17:47:00
高中化學教八隅體 後面也是一堆例外 原理沒講
作者: torrot (totoro)   2021-11-11 17:47:00
我記得我剛開始學浮力的時候看老師畫了一大堆力的箭頭其中有物體向下的力(重量)然後大氣壓力之類的鬼東西然後要有個向上的力抵銷下向的力 這個力就是浮力
作者: good5755 (竹子)   2021-11-11 17:48:00
量子力學一堆數學 連微積分都沒學 對高中生超難教又難懂
作者: md01yo30 (毛玉比ゆっくり可愛啦)   2021-11-11 17:49:00
不然公斤重都不教只教牛頓,晚點小朋友去量體重就出問題
作者: vbhero (嗯嗯呵呵)   2021-11-11 18:04:00
沒想過這些,不過還是學得不錯啊,還好吧
作者: LuMya   2021-11-11 19:13:00
按照上面說的現實就蠢人多啊 國中在於簡化並普及知識如果有興趣深造很好啊 但那是高中大學的事
作者: JustBecauseU (ki)   2021-11-11 19:44:00
正確來說是軌域 再深一點叫做群論…不說了
作者: rainjuly (金城五六)   2021-11-11 21:28:00
公斤重在工程蠻常用的啊我從來沒有搞混過公斤重跟公斤我記得國中理化第一個單元就有講質量跟重量的差別了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