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四大古文明,有定論囉?

作者: ClawRage (猛爪Claw)   2021-09-23 14:46:11
人類文化的四大派系
https://i.imgur.com/7bqS7PB.png
公認的有
https://i.imgur.com/Tgc5vY7.png
埃及、印加、黃河跟....
只剩一個位置啦!!?
該選哪個才對
作者: ocg2035 (蒸餃)   2021-09-23 14:47:00
印加?不是印度?我記錯了嗎 ……
作者: HanzJunction (漢子)   2021-09-23 14:47:00
七隻姆咪文明
作者: aterui (阿照井)   2021-09-23 14:47:00
インダス是印度河文明吧
作者: to405011 (巽)   2021-09-23 14:47:00
兩河流域啊
作者: ZoeyDestiny (Beay)   2021-09-23 14:47:00
兩河?
作者: leon4287 (左邊的一陣風)   2021-09-23 14:48:00
字幕亂翻欸
作者: ZoeyDestiny (Beay)   2021-09-23 14:48:00
印加是南美阿
作者: JETPOWER (TIGRA JET)   2021-09-23 14:48:00
尼羅河、幼發拉底:當我們孫子?
作者: Yanrei (大小姐萬歲!)   2021-09-23 14:48:00
金閃閃在你背後
作者: dogberter (狗伯特二)   2021-09-23 14:48:00
兩河、印度河恆河、尼羅河、黃河長江
作者: nanhu0423 (rex)   2021-09-23 14:48:00
兩河跟印度 沒印加
作者: YomiIsayama (諫山黄泉)   2021-09-23 14:48:00
這翻譯有夠爛
作者: Xpwa563704ju (coolcookies)   2021-09-23 14:48:00
印度-黃河-兩河-埃及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4:48:00
英雄王在你後面他非常火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4:49:00
印加連在南美都是晚期才出現的文明了
作者: reaturn (廿年後回頭看台灣)   2021-09-23 14:49:00
印加是啥小?
作者: ClawRage (猛爪Claw)   2021-09-23 14:50:00
作者: linceass (ギリギリ愛 ~キリキリ舞~)   2021-09-23 14:50:00
祭司 神殿 征戰 弓箭 是誰的從前
作者: swatseal (babuya)   2021-09-23 14:50:00
印度啦 甚麼印加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4:51:00
這種題目根本沒意義知道誰比較老有用嗎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21-09-23 14:51:00
記得在危險調查員提到,四大古文明是過時的說法
作者: th123 (米菇)   2021-09-23 14:51:00
最後一個就兩河流域啊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4:51:00
這不是國三歷史第一課教的嗎...
作者: ppptttqaz   2021-09-23 14:51:00
愛河
作者: l6321899 (Rmpcl)   2021-09-23 14:52:00
如果考試會考就有用阿,只要你還是學生的話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4:53:00
現在考試會考「那些是四大文明古國」嗎?
作者: tinghsi (識時務者)   2021-09-23 14:53:00
兩河是公認最早的人類文明阿 不是國中歷史就上過了嗎
作者: Y1999 (秋雨)   2021-09-23 14:54:00
兩河吧
作者: JETPOWER (TIGRA JET)   2021-09-23 14:54:00
這個真的應該被ncc罰錢
作者: YomiIsayama (諫山黄泉)   2021-09-23 14:55:00
我覺得義務教育只需要教吃飯睡覺跟整數的加減乘除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4:55:00
學校為什麼不是教 "寫程式來判斷哪個文明比較老"
作者: carson1997 (cargp)   2021-09-23 14:56:00
美索不達米亞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4:56:00
重點不是學這有啥意義啊,是既然出題就要好好考究啊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4:56:00
我覺得國中那種填鴨教學是不得已只能用那形式但歷史相關問題不太應該用「國中不就教過了」
作者: aterui (阿照井)   2021-09-23 14:56:00
日本就是東亞史不教太深入才發生一堆辱華事件啊
作者: tinghsi (識時務者)   2021-09-23 14:57:00
有沒有用不是你說的算 看PTT又沒啥用黏在這幹嘛= =
作者: ZoeyDestiny (Beay)   2021-09-23 14:57:00
話說國中教兩河 我也是看FATE才知道烏魯克跟金閃閃XD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4:57:00
兩河流域文明吧,然後印加改印度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4:57:00
用不到不代表學了浪費時間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4:58:00
歷史課本講的也僅僅是教材編纂者們的解讀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馬)   2021-09-23 14:58:00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4:58:00
這不是歷史解讀 這只是名詞定義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4:58:00
不然義務教育課程大部分都嘛出社會用不到啊
作者: tinghsi (識時務者)   2021-09-23 14:59:00
你在賣雞排用不到世界文化歷史不代表它們就沒有意義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4:59:00
義務教育就每個領域的門帶你看過一遍 你自己再填志願進門
作者: YomiIsayama (諫山黄泉)   2021-09-23 15:00:00
大家老是愛吵教這沒用教那沒用 通通不教就不用吵啦
作者: Grothendieck (A. Grothendieck)   2021-09-23 15:00:00
我也覺得從小就要學邏輯和集合 可惜我不能決定QQ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5:00:00
那幹嘛不乾脆放vtuber看3年看了反正用的到 用不到又沒差
作者: jeffmao5566 (趴ㄟ趴ㄟ卡咩丟慶)   2021-09-23 15:00:00
是要有什麼意義 這裡不是西洽版嗎 又不是求職板或教育板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00:00
集合邏輯這個一般中學教育都有教不是嗎?
作者: willytp97121 (rainwalker)   2021-09-23 15:01:00
古文明國中歷史有上啊 西臺腓尼基巴比倫等等 但是教的太單純了考過就忘了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馬)   2021-09-23 15:01:00
危險調查員奇頓就講過四大文明已經是繩文時代的講法了,奇頓本人也是少數派肯定多瑙河文明的學者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01:00
各領域的門面至少懂一點皮毛看個花色 不要一輩子沒聽說過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5:01:00
歷史還滿有趣的啊,就當小說看
作者: Grothendieck (A. Grothendieck)   2021-09-23 15:01:00
難道說上面漫畫寫的就是真的嗎??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01:00
我的意思是:你們是基於什麼樣的資料確信這些古文明是真
作者: aegisWIsL (多多走路)   2021-09-23 15:01:00
連歷史脈絡都搞不清才會分不清印度印加 怪什麼填鴨
作者: Grothendieck (A. Grothendieck)   2021-09-23 15:02:00
中學那種根本不算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5:02:00
怎麼判斷時間?你是不知道碳14鑑定法嗎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02:00
只是在升學主義下變成為考而考 現代基礎教育其實應該教你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02:00
但當我們要建立一個歷史解讀 要看的東西真是有夠多的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02:00
繩文時代的日本哪可能知道四大文明XD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02:00
如果他是錯的 你就再學習就好 他可能是錯的不是你放棄學習的理由==
作者: YomiIsayama (諫山黄泉)   2021-09-23 15:02:00
就是因為填鴨才會不懂脈絡只記得念起來是印什麼東西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02:00
基於什麼資料...是把考古學當屁就對了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03:00
查估狗查維基查證哪些是芭樂假消息就好(ry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03:00
不是當屁 是你們都看過嗎?
作者: abadjoke (asyourlife)   2021-09-23 15:03:00
兩河是影響力跟古早程度雙重加持一定排第一然後印度可以把印加替換掉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5:03:00
考古學又沒甚麼科學根據 就憑文字紀錄而已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03:00
本來就不是印加啊
作者: OldYuanshen (聊齋異說)   2021-09-23 15:03:00
怎麼變印加文明 乃文出來打球==
作者: Yanrei (大小姐萬歲!)   2021-09-23 15:03:00
考古挖出來的那些東西就是科學根據了啊XD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03:00
沒看過又怎樣 就算這些古文明真的都是外星人又怎樣==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04:00
「國中課本這樣教」這理由你直接claim這結論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馬)   2021-09-23 15:04:00
作者: YomiIsayama (諫山黄泉)   2021-09-23 15:04:00
能把印加跟印度搞混很顯然就是填鴨死背名詞的結果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04:00
p大搞錯考古和歷史了吧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5:04:00
碳14鑑定法我以為課本都有教過
作者: willywasd (dalikeanureeves)   2021-09-23 15:04:00
不然考古學是篩骰子決定年份哦==
作者: Sunblacktea (陽光紅茶)   2021-09-23 15:04:00
不是印度嗎 還有個兩河流域
作者: tinghsi (識時務者)   2021-09-23 15:05:00
是說危險調查員那集其實也是20年前的作品了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05:00
那是誇飾而已 繩文時代哪來歷史教科書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馬)   2021-09-23 15:05:00
因為是西恰版,所以用經典漫畫來做說明很合理吧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05:00
國中課本這樣教 因為當年當下的考古學共識就是這樣
作者: Sunblacktea (陽光紅茶)   2021-09-23 15:05:00
考古哪來沒根據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05:00
國中歷史教學是一個奠基,讓大家往後接觸歷史相關的知識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05:00
(╮′_>`)<這ID也不是第一天發費雯 別那麼在意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06:00
為什麼要講的好像課本教的就一定是錯的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06:00
我不知道共識是不是這樣,但肯定的是...你那講法就是你只看過課本
作者: tim111444   2021-09-23 15:06:00
考古沒科學根據www 看來某大才是繩紋時代來的吧
作者: abadjoke (asyourlife)   2021-09-23 15:06:00
先去估狗碳-14定年法再來說考古沒根據好嗎?
作者: Mydadisgay (臨終)   2021-09-23 15:07:00
笑死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5:07:00
會講考古學沒根據的,我懷疑他們有沒有稍微了解考古學在幹嘛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07:00
你是不是覺得教小學生1+1之前要先教學生如何驗證1+1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07:00
喔 你要驗證 1+1 的什麼呢? XDDDBTW 我上面就有講了 國中用那種形式教歷史是不得已的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08:00
大部分人學得學科還不都課本這樣教...不管哪個學問都有
作者: willywasd (dalikeanureeves)   2021-09-23 15:08:00
國中小教理化也不會講得多詳細 公式背一背直接考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5:08:00
碳14這個基本的東西都沒聽過嗎?那你國高中在幹嘛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08:00
但那漫畫的意思就不是真的是繩文時代的教科書啊
作者: abadjoke (asyourlife)   2021-09-23 15:08:00
當你今天發現一個5000年前的人為製造物品如果不是那個地方5000年前的古文明製造的難道是未來人用時光機穿越到過去放的?
作者: tinghsi (識時務者)   2021-09-23 15:08:00
奠基知道個大概就夠了 要真在國中教社會學人類學歷史邏輯考古方法什麼的 也太難為國中生了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09:00
是啊 國中階段那樣教其實達成階段性的目的了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09:00
後世發現推翻前面學說的,你的科學又怎麼確定是真理
作者: nerochaos (nerochaos)   2021-09-23 15:09:00
考古憑文字紀錄????亂放話也不是這樣 考古學家就是不信書上寫的才會去考古挖東西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10:00
科學的可以做實驗啊 不然普物跟普話做那些實驗幹嘛
作者: SAsong319 (沙之頌歌)   2021-09-23 15:10:00
「考古學又沒甚麼科學根據」講這什麼鬼話 無知就不要出來丟人現眼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10:00
不用100%確定是真理啊 當下有個七、八成把握接近真理就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5:10:00
如果不信考古的話,那很多生物學的東西也不能信了,一堆化石都是考古挖出來的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10:00
(╮′_>`)<所以說基礎教育教你那些有必要阿 連考古學的門
作者: nerochaos (nerochaos)   2021-09-23 15:11:00
考古學家跟人類學家聽到這種話真的只能物理性的哭暈在廁所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11:00
歷史你只能挖以前的東西出來研究 這是他很困難的地方
作者: bhmtkkk1234 (K你媽的KK)   2021-09-23 15:11:00
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摩拉比法典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11:00
路長怎樣都不知道 長大就在網路上秀下限(ry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12:00
奇怪 你們大學沒有歷史課嗎?
作者: OldYuanshen (聊齋異說)   2021-09-23 15:12:00
臺灣的教育方式就不是在教你做學問的
作者: kuromai (暮)   2021-09-23 15:12:00
…現在國小六年級就會教了耶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21-09-23 15:13:00
兩河蒸發,金閃閃不喜歡這篇文章
作者: tinghsi (識時務者)   2021-09-23 15:13:00
基礎教育很有用 沒學好的就是在這出醜還以為自己很帥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13:00
不是每個科系都要上歷史課巴XD
作者: reaturn (廿年後回頭看台灣)   2021-09-23 15:13:00
只靠文字那韓國應該有一萬年,而不是靠考古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13:00
有歷史通識而已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13:00
要確立一個眼前看起來好像以前很習慣的結論是很難的事情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馬)   2021-09-23 15:14:00
四大文明都是基於有河流而發生的文明,建議在教學時也應該要補充說明不是只有四大文明,也有其他同樣繁榮存在過的文明同時存在這樣,如果是為了背誦而硬湊四大的數字是毫無意義的,另外四天王有五人我以為是常識,加個印加文明什麼的無所謂啦
作者: Yanrei (大小姐萬歲!)   2021-09-23 15:14:00
大學歷史課又不是必修XD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14:00
歷史教授隨便拋幾個問題 沒有看過相關的史料根本無法回答
作者: OldYuanshen (聊齋異說)   2021-09-23 15:14:00
我只要考試格子填得滿就滿足了我不想思考只想拿及格 看課本就夠了 你講這些對我就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14:00
但一般人討論做到引用學者或專業書籍言論就已經很充足
作者: abadjoke (asyourlife)   2021-09-23 15:14:00
你大學有上歷史課我們已經知道了 那你高中有上物理課嗎碳14定年法高中基礎物理應該有教過吧?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15:00
要花超巨大份額的努力C14 一般來說是化學課教吧 主要是看C14 跟C12 的比例配合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15:00
不需要真的照學術討論的過程走一遍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15:00
不只歷史才叫考古阿, 史前生態也是有考古的歷史考古已經算最年輕的部分了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17:00
(╮′_>`)<當考試機器人也不能說錯 畢竟社會是這樣期望的
作者: OldYuanshen (聊齋異說)   2021-09-23 15:17:00
說考古沒有科學根據的人根本不是arren啊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17:00
義務教育課本不就把最大共識寫在上面啊,那個共識就是一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18:00
課本上的知識也是更早以前的人花費一樣/可能更多你所謂艱鉅的Effort考察出來的啊...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18:00
堆人的努力啊,你可以不信,也可以覺得無聊,但說學這
作者: abadjoke (asyourlife)   2021-09-23 15:18:00
你都知道碳-14了怎麼還會說出怎麼知道古文明有沒那麼古這種讓人滿滿問號的提問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18:00
不過通常是一段時間之前且簡化過的最大共識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19:00
課本只是不教你怎麼認證這些知識而已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19:00
那個推文就只是什麼叫"科學"都搞不清楚...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19:00
痾 不是 那就是我講的問題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20:00
有什麼意義就是在瞧不起別人的努力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20:00
是的 所以我們會做實驗來驗證理論 對吧?大一的普通物理實驗 跟 普通化學實驗 就是一系列驗證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20:00
但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做這個實驗阿...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20:00
但不用每個人都做過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21:00
套用WIKI的說法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21:00
也行。如果都沒有 就只是個信徒而已
作者: smes95303 (羅吉奇希斯)   2021-09-23 15:21:00
好啦,大學以前沒辦法證明的知識學科全都收一收去讀白算盤和K&R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21:00
9成9的人就是在享受那不到1%的人帶來的知識跟便利阿
作者: willywasd (dalikeanureeves)   2021-09-23 15:21:00
又不是讀過國中理化的人都做過這些實驗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22:00
你這樣要套用在自己身上 你一輩子根本不夠你做實驗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22:00
所以國中生並不了解科學
作者: iphone55566 (哀鳳五)   2021-09-23 15:22:00
誰這麼閒還要親手做 那我還是相信地球是平的好了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22:00
那是不可能的 每個實驗都實際看過不知道要多久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23:00
你驗證過宇宙大爆炸理論嗎 你驗證過量子糾纏嗎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23:00
要那樣做 大學讀完可能就直接65歲以上退休了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23:00
先不要說那些了,你驗證過你打的文字真的是那意思了嗎
作者: rotusea (M.Y.)   2021-09-23 15:23:00
給小孩子看得,不用計較那麼多啦(電視台心聲)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23:00
宇宙大爆炸、量子糾纏 <--- 都沒有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24:00
一堆科學家的理論, 你都驗證過嗎? 那你為什麼相信人家理論?
作者: corlos (ナニソレ、イミワカンナ)   2021-09-23 15:24:00
姆咪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24:00
你講得對 我其實真的很有把握使用的理論都在古典物理而且實際上還是部份而已
作者: a21802 (NEC)   2021-09-23 15:24:00
突然想到研究所時有個教授說過 別人都直接拿理論來賺錢了
作者: iphone55566 (哀鳳五)   2021-09-23 15:24:00
他現在就是看了考古心裡很憧憬 所以嘴你們沒動手做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24:00
享受別人帶給你的知識跟常識並不可恥 但也不能故步自封不學習新知
作者: a21802 (NEC)   2021-09-23 15:25:00
就數學系還在care證明
作者: rotusea (M.Y.)   2021-09-23 15:25:00
瀝青滴漏實驗:
作者: iphone55566 (哀鳳五)   2021-09-23 15:25:00
才會說出 "你們怎麼知道很古文明古老" 這種話
作者: willywasd (dalikeanureeves)   2021-09-23 15:25:00
所以大家都是信徒 信仰程度的差別而已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25:00
也是 反正付錢坐上飛機就會到了 地球是平的圓的真的沒差
作者: p08171110 (阿瓜)   2021-09-23 15:25:00
二河啊廢話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25:00
@a21802 那只是那教授不是數學系的而已XDDDD我講認真的,地球是不是圓的對大多數人來說根本沒差
作者: a21802 (NEC)   2021-09-23 15:26:00
那個教授還真的不是數學背景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26:00
因為一般人看起來地面是平的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26:00
那就代表你對考古有憧憬 那很好阿 你可能是帶給別人新的知識跟常識的那1%天才 但同時你也享受著別的天才給你的知識跟常識
作者: inte629l   2021-09-23 15:27:00
瀝青那實驗不是到現在才9滴XDD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27:00
突然知道對一般人來說地球是圓是平沒差了XD
作者: DUCK5369 (DUCK)   2021-09-23 15:27:00
看到印加愣了一下XD
作者: shadow0326 (非議)   2021-09-23 15:27:00
對考古方法有興趣可以發去八卦板釣馬雅人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27:00
對這宇宙放棄思考的人才不會去追求實驗和考古了...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27:00
就真的沒差啊XDDDD
作者: rotusea (M.Y.)   2021-09-23 15:28:00
你用Google導航不需要用懂相對論,你用核電廠的電也不需要用懂量子力學
作者: a21802 (NEC)   2021-09-23 15:28:00
我是覺得適可而止就好 別人造的車輪 我就直接拿來用了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28:00
你都掛著沒差在嘴邊的話, 說考古不是科學當然也是沒差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28:00
那你知道對一般人來說驗證那堆理論也沒差嗎?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28:00
你們搞錯了什麼...我哪有講過考古不科學XDDDD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29:00
對一般人來說不驗證那理論當然沒差 因為大部分人都用不到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29:00
對阿 但是用別人的車輪還要嘲笑別人幹嘛造車輪就很不可取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30:00
所以就好像信號與系統實驗並不是人人都要做。但你做事情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30:00
知識就是不停累積起來 人類才會有今天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30:00
那你批評別人相信歷史課本就不合理阿...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31:00
不要自己能驗證的就說你們要去驗證不要當信徒,自己不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31:00
"考古學又沒甚麼科學根據"不是你講的 是另一個p版友講的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31:00
那些你覺得很廢的研究 未來對人類也可能是巨大的貢獻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32:00
a大有點偏題吧 一般人使用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不用先自己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32:00
我不能驗證的 我就不會claim啊 不就這樣?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32:00
(╮′_>`)<所以我們可以回來吐槽那個印加了嗎?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5:32:00
沒阿 我還在看
作者: OldYuanshen (聊齋異說)   2021-09-23 15:33:00
他也不是一擊脫離 是發現自己真的講了句圓不回來的蠢話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33:00
@shihpoyen 我印象中高中應該有實驗啦 XD 但不太確定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33:00
那是a大的標準 不是一般人的標準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馬)   2021-09-23 15:34:00
如果說嘴砲有用的話,還真的有用,江戶時代的林羅山跟傳教士辯論地平說,把對方辯到棄教,傳教士還改名叫巴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5:34:00
我也不用圓阿 考古本來一堆東西都是腦補出來的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34:00
高中有做牛頓第二定律實驗 另外兩個沒印象
作者: rotusea (M.Y.)   2021-09-23 15:34:00
科學的本質是實證,也就是依證據浮動。證據的定義是什麼?可重複觀測的特定結果。因此不需要每個人都跑去做某一項實驗,但假如你覺得這證據有瑕疵,沒有人可以阻止你質疑並重新設計實驗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34:00
所以我說你不見得要自己做 可以看看別人怎麼做的
作者: OldYuanshen (聊齋異說)   2021-09-23 15:35:00
你不用解釋沒關係 我根本不在乎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35:00
就算是錯的也是科學的一環, 科學的過程是不斷修改並逐漸
作者: rotusea (M.Y.)   2021-09-23 15:35:00
拆梁換柱這種事,科學界見多了ww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35:00
還是有點偏激了啦 要相信一個東西還要先看過他怎麼驗證 多的是你根本看不懂的東西...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36:00
我沒有說你不能「相信」啊 就好像我也會相信很多東西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36:00
我不認為需要實際看過別人怎麼做 有人做過實驗且獲得科學界認證這實驗沒問題就夠了所以別人相信課本很正常啊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37:00
我可能上面講得不太清楚,但所謂的看別人做並不是說觀摩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37:00
往真相前進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38:00
是說你可以讀設計好的實驗設置和做出來的結果
作者: g36maid (過膝襪學姐)   2021-09-23 15:38:00
印加你媽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39:00
不然你要國中生都去敲土挖化石嗎==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39:00
(╮′_>`)<國立殯儀館的課本基本上就政宣文件(o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40:00
學生學的就是知識跟常識而已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40:00
像植物的生殖模型 國中生物跟高中生物教得不大一樣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40:00
所以我覺得a大的主張在一般網路討論的實務上不可行啊
作者: rotusea (M.Y.)   2021-09-23 15:41:00
考古相對來說的確是腦補成分比較多,講白了就是瞎子摸象,因為有很多「證據」都還沒出土,甚至不一定能被公開檢驗,許多化石和物件都屬於私人收藏。但這不代表考古學家都在編故事,他們只是偶爾必須吃個書ww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41:00
你引大學教科書 甚至有合理引源的wiki我覺得都比引國中課本(講譯)好太多了XDDD
作者: OldYuanshen (聊齋異說)   2021-09-23 15:41:00
學生要學的東西/學者要學的東西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41:00
國中生先給我上宇宙驗證地球不是平的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42:00
我還是不懂你這麼鄙視課本的理由...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21-09-23 15:42:00
最近的期刊發表是約旦河谷中有個3600年前的古城市遭到隕石定向打擊,所以就考古跟聖經合看認為有可能就是蛾摩拉,被人看到就傳承了下來。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42:00
欸 應該說 地球是平的這模型 跟 一些觀測容易有衝突
作者: OrcDaGG (Orc)   2021-09-23 15:42:00
這篇好熱鬧 話說 台灣人對西亞歷史好像是一片空白
作者: oTQTo (酷拉皮卡丘)   2021-09-23 15:42:00
沒有 中國 乳滑了
作者: abadjoke (asyourlife)   2021-09-23 15:42:00
現代國高中課本的教育本來就只能教人結果實作和驗證這些東西很多根本沒辦法教不是嗎?難道教人體健康教育還要看大體解剖嗎?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43:00
我沒有"鄙視" 我完全認可他作為國中教材的有效性
作者: OldYuanshen (聊齋異說)   2021-09-23 15:43:00
oT大認識第二條黃河嗎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5:43:00
以前住在黃河旁邊的又不一定是現在的中國人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43:00
國高中課本對照 的確會顯得國中課本很簡略 但通常也不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5:44:00
中國人起源本來就還沒有定論 我查過WIKI了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44:00
我是滿快樂地當個...沒能掌握太多知識的人 嘻嘻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44:00
至於到寫錯
作者: OldYuanshen (聊齋異說)   2021-09-23 15:45:00
你這麼說就更好了 那就根本沒有辱華的問題啦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45:00
大部分知識對普通人來說都沒啥用阿 西亞歷史最大的功用大
作者: vvbv11280 (詩詩感冒)   2021-09-23 15:45:00
大談教育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21-09-23 15:45:00
另外課本的原型就是聖經或是三字經這種東西,過去的年代宗教就是散播知識的主要來源。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21-09-23 15:46:00
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沒有宗教意義的儒學被西方當成宗教。
作者: circuswu (快去唸書)   2021-09-23 15:46:00
健康教育當然是驗證精卵結合能生小孩啊,誰要認識人體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46:00
我覺得從FGO或世紀帝國開始認識歷史人物也不錯啊XD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馬)   2021-09-23 15:46:00
這算還好了,跟東西漢、東西晉、南北宋相比,四大文明掉點芝麻沒什麼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46:00
老實說在Fsn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基加美修是哪國的三流英雄(x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21-09-23 15:47:00
另外東西方對於課本的態度倒是一致,都是格物致知的基礎。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5:47:00
世紀帝國有些東西是真的蠻考究的比如巴巴羅薩意思是紅鬍子 然後玩家就是紅方
作者: louis0724 (louis0724)   2021-09-23 15:48:00
大部分的人離開國高中之後就不會再接觸非自己學科或工作的知識了啊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48:00
亞瑟王傳說也不是真實歷史 學了也是一點實用性都沒有呀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21-09-23 15:48:00
只是沒想到有個全是鄉民組成的共和國經濟力強大到建立新歷史的重要性。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48:00
羅德里高 我的席德!!!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48:00
接觸興趣的居多阿, 所以遊戲會找什麼 神話 軍武 鐵道來做
作者: rotusea (M.Y.)   2021-09-23 15:48:00
「義務教育」這東西的本源,就是普魯士要培養忠君愛國的平民階級才發明的,老蔣將其借用,於是有了國立編譯館。所以「課本」這東西,原本的用途就是教育與制約兼具。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49:00
管他的 至少亞瑟王是個可愛的女孩子這點令人很愉快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49:00
反正人就去追尋想知道的事物 然後不要貶低別的領域就好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馬)   2021-09-23 15:50:00
亞瑟王是否虛構不論,但是你玩FGO、英雄戰姬的時候會有帶入感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21-09-23 15:50:00
有傳說就有來源,既然英國長城都有存在,那大家傳說的亞瑟也可能只是在長久的傳承中被改寫成古人認不出來的形態。
作者: kuninaka   2021-09-23 15:50:00
什麼 亞瑟王不是真的?那聖經呢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51:00
亞瑟王是女的 (認真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51:00
亞瑟王不是本來就是女的嗎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51:00
你也可以假說西方的教會有埋葬機關,還有魔術協會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52:00
但是是老太婆 (超認真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52:00
不過就算有埋葬機關我們應該也看不到吧
作者: MADAOTW (MADAO)   2021-09-23 15:52:00
為何是印加?他們不是新石器嗎?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52:00
但我覺得創作沒必要套用惡魔的證明..
作者: whiteseyes (^o^)   2021-09-23 15:53:00
沒問題 有小莫就夠了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21-09-23 15:53:00
姑且不論埋葬機關,教會為了顧權而獵殺魔女,因此創造神績與獵魔人,這倒是真實存在。
作者: whiteseyes (^o^)   2021-09-23 15:54:00
我們不需要不懂人心的亞瑟王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21-09-23 15:54:00
而相應的傳說就會出現,因為這是第三方視角看出來的。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55:00
印加就翻譯錯誤而已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55:00
其實我也就只是想表達國中那些講義不該是各位大學畢業生的引源啦 倒不是要表達那些文明是不是怎樣之類的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56:00
考古又不是憑空生成的,不管對錯都是必須基於觀察之上產生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57:00
至於地球是不是圓的.. 說實話 對一般人來說實在不重要畢竟從桃園到舊金山對大家來說,跟從說話之島搭船到古魯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57:00
那a大應該是誤會別人想表達的意思了吧 會提國中課本通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57:00
不走文組的大學生對文史的認知就只有課本阿 是能怎樣?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5:58:00
包含神話和宗教也是有學派會去試圖理解不同歷史的觀測視點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5:58:00
常不是只知道國中課本有講 而是想強調「連」國中課本都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5:58:00
就像三角函數對我來說也是比三角褲還不如的東西一樣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5:59:00
三角函數你如果用不到 對你來說可能比三角褲不如呀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21-09-23 15:59:00
其實像是基督教跟伊斯蘭教其實就是對同一段歷史有不同的看法,總之摩西是個開後宮的罪人。然後如果你不知道麥克馬洪,你根本不知道阿拉伯諸國有多恨英國。
作者: safy (Ty)   2021-09-23 16:01:00
因為沒興趣阿= = 至少對我來說比三角函數和小褲褲還無趣...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02:00
當然也可以說我對國中歷史課本信心很低就是了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21-09-23 16:02:00
塔利班雖然是美國贊助巴基斯坦建立的,但是塔利班學的薩拉非主義是因為麥克馬洪讓沙烏地阿拉伯在戰後建國吃癟,心生不滿的阿拉伯人創造然後借伊斯蘭教撒佈在中東的。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03:00
a大 通常提國中課本不是強調可信度啊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21-09-23 16:03:00
其實就像原住民從九族到現在好幾族,這種資訊本來就是與時俱進,不該是一個答案就打死問題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04:00
其實你引個有"Good Article"標籤的wiki page 我的信心就非常強了 XDDD歷史...實在有點...甚至高中歷史講的些東西可能上了大學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21-09-23 16:05:00
主要是台灣義務教育的歷史課本越來越剝離現實,每一段都互沒關聯,而當歷史只是分數的時候,老師也就更沒有義務教你正確的課本解讀法。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05:00
去通識課 教授就拿出一堆跟以前課本講的不一樣的史料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06:00
正常啊 國中課本就只是入門而已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07:00
這情況在歷史這門學科上發生頻率還特別高所以我不太建議去引國高中歷史課本那種講義 尤其是他們
作者: th123 (米菇)   2021-09-23 16:07:00
其實地球是圓的這點對一般人不重要我覺得不適合 很多你平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08:00
應該說,你如果要claim 地球是平的 那個前途肯定艱難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08:00
另外國中很多歷史老師根本不是本科系畢業的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09:00
但如果你其實不太關心地表外的東西的運動,其實你在地球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09:00
所以我前面推文就說了 網路上提國中課本通常不因為國中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09:00
我們老師就說他是人類學系的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6:09:00
我聽說因為地球是圓的 所以南北球沖馬桶的漩渦方向是反的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10:00
就只是他自己知道的知識 哪能跟專業的教授筆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6:10:00
但是這重要嗎(ry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10:00
書上都有寫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10:00
但如果我認定國中歷史課本很容易出現些爭議,那為什麼要強調國中課本是大家都看過的這件事情?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11:00
地球是球還是平面對生活影響很大 但知不知道這件事 對一般人來說也無法干預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6:12:00
我不知道你跟課本有什麼仇 你現在很像是為辯而辯 不想理你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12:00
強調這是大家正常都會知道的事情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12:00
.......欸 這個就 ....那你有沒有印象當以前大家在問飛機為什麼會飛的時候,高
作者: Fist1001 (更生仁波切)   2021-09-23 16:13:00
沒有阿茲特克,瑪雅,有印加???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13:00
中生普遍或者說幾乎都會引白努力定律解釋嗎?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6:13:00
我只要相信牛二就足夠知道動量守恆了啦。有動量不守恆?那一定是我有沒算到的動量!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14:00
白努力定律又不一定是錯的 可壓縮流下就符合阿*不可壓縮
作者: puro (普洛)   2021-09-23 16:15:00
笑死連這個都能吵架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15:00
不是 是因為白努力定律模型上就不是機翼那樣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15:00
有啊 那的確不太正確 但也的確有相關
作者: th123 (米菇)   2021-09-23 16:16:00
不用這麼不相信國中課本吧 很多你現在知道的知識即使是國小課本都是大量專家累積出來的結晶 只是現代人可以很輕鬆的學習而已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16:00
我又沒說課本正確 而是這次的問題是個名詞定義的問題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16:00
痾...不要只學一半哦
作者: linfon00 (笨蛋)   2021-09-23 16:17:00
我亞特蘭提斯文明呢?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17:00
並不是說 並不是機翼形狀那樣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17:00
跟這名詞與現實合不合也沒多大關係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18:00
而是說 白努力定律最大問題是在可壓縮流下上機翼的自由流 和下機翼的自由流並非同一條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18:00
我的意思是 高中到普通物理的白努力方程式 模型都是密幣
作者: Spinner3 (R&G)   2021-09-23 16:18:00
靠邀 課本上有提而已 這樣也能扯這麼久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20:00
不 我的意思是 引白努力方程式去解釋 這行為有問題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20:00
因為紙飛機的飛行速度在0.3馬赫之下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20:00
別人就是在強調大家正常都接觸過這題名詞定義的答案 答案正不正常再另外討論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21:00
基本上空氣經過時 就是不可壓縮流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1-09-23 16:21:00
(╮′_>`)<我跟你們說 不要理arrenwu 你會頭很痛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22:00
喔 我並不否認很多人接觸過這組問答 這我是同意的
作者: lc85301 (pomelocandy)   2021-09-23 16:22:00
樓下 mayaman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22:00
既然都知道C14,那怎麼會說出不知道古文明有多古這種話?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23:00
我的意思是你要claim這麼強的結論不應該引國中課本啦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24:00
打錯字 上個推文最後一句的「正不正常」改成「正不正確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24:00
先聲明 我絕對不是覺得你們都是白癡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24:00
引國中課本只是告訴你連這些簡單的東西都有教過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6:24:00
白努力沒有要求密閉導管吧。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25:00
我確定 Halliday 5th edition 是根封閉導管啦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25:00
至於證明什麼的,你要更深入了解可以自己去找論文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25:00
沒人宣稱什麼很強的結論 這只是個常用名詞的定義而已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26:00
畢竟國高中就是教常識,你要每個東西都證明根本證明不完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26:00
又不是說這四個最古或最大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26:00
你們對國中歷史課本所教的東西信心這麼強喔XD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6:26:00
如果只有密閉導管才能算,那常見的習題:水桶壁上開洞的水流速度就不知道該怎麼估算了。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27:00
白努力是只有三個條件哦~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27:00
國高中歷史課本就是你一直拿來講的大學教授編的啊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6:28:00
我沒說我對國中歷史課本的信心很強啊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28:00
1.不可壓縮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28:00
我是覺得一個連碳14都忘記,然後問說怎麼知道文明這麼古的人,還沒有能力去糾正課本
作者: pufferfish72 (海草養殖專家)   2021-09-23 16:29:00
3.同一條stream上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29:00
我沒有忘記C14 啦XD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29:00
那你怎麼會問怎麼知道文明為什麼古文明為什麼古就是碳14做出來的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30:00
@pufferfish72 你說的是對的 是同一條stream line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30:00
還是你要問碳14的原理?這個化學課本應該有教吧
作者: KILASUKA (女神的祝福)   2021-09-23 16:30:00
本來想說有興趣點進來看 結果看到推文大歪樓 所以現在是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31:00
你沒有質疑那方法,那怎麼會質疑文明時間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31:00
我說的是國中歷史課本是不大好的引源
作者: comicreader (燃燒的狐狸)   2021-09-23 16:32:00
Indus Valley Civilisation 就只是翻譯錯誤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6:32:00
白努力解釋升力就只是不完整而已,壓力差是有貢獻的。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32:00
所以國高中課本對文明時間長短哪裡說錯了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32:00
我這邊講的不是他對or錯 是在說他不是好的引源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33:00
事實上很多國高中課本也是大學教授寫的,只是比較簡略而已
作者: comicreader (燃燒的狐狸)   2021-09-23 16:33:00
歷史學不錯,如果你想知道以前的人怎麼過生活,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33:00
痾 不是 那個是有不少議題會在大學的時候看到其他觀點的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34:00
史料那種。尤其是中國近代史可以有很誇張的不同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34:00
哪個學問沒有多個觀點的?
作者: comicreader (燃燒的狐狸)   2021-09-23 16:34:00
念念文獻想想看,然後手癢去挖古文明遺跡,像是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35:00
但同樣一句正確的結論,寫在小叮噹裡面,你總不會說因為你看過該漫畫就說 因為大雄的OOXX裡面這樣寫 吧
作者: Informatik   2021-09-23 16:35:00
從來沒有印加ㄅ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35:00
小叮噹拿來跟課本比,我看你是真的歷史沒學好吧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36:00
應該說,我相信國中歷史課本不會整本都瞎掰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09-23 16:36:00
瑪雅都比印加早
作者: comicreader (燃燒的狐狸)   2021-09-23 16:36:00
某個英國偵探就因為這問題被她女兒老師叫去學校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6:36:00
我對數學和科學最不滿的是甚至還要隨著學習階段不同去「修正」定義。替換等價定義還好,可是修正就是大問題了。
作者: DarkHolbach (宇智boyo)   2021-09-23 16:36:00
課本是專業人士拿專業資料編的,你還不如質疑編課本的人的政治立場可能還有一點道理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37:00
數學的變化算是很少的吧?我不知道該不該說是政治立場,但課本有教學大綱的存在而且主要還是歷史實在太難了XD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6:39:00
歷史課本……我有點忘記長相了,但印象中好像也會有參考資料這個項目?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39:00
課本一定有參考資料啦 只是我也沒看過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09-23 16:39:00
老實說印度河文明也算是沒文字 因為沒人能破解
作者: comicreader (燃燒的狐狸)   2021-09-23 16:39:00
然後說這不是定論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09-23 16:40:00
印度河文字甚至被懷疑只是符號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41:00
物理化學是你就算是當狂信徒我倒覺得還沒啥問題畢竟那些物理定律還是那些叫得出名號的人發表的
作者: comicreader (燃燒的狐狸)   2021-09-23 16:42:00
有的,最近發現有某種規則,至少他們有類文字手法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6:42:00
就算、就算那人做錯了 也其實就只是這定律可能有時候不準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09-23 16:45:00
當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打臉皮亞諾系統後 數學課本就不教傳統數學公理了嗎? 並沒有
作者: comicreader (燃燒的狐狸)   2021-09-23 16:46:00
當資訊在用延伸去找新資訊,要有把自己當高端玩家
作者: hijodedios36 (boyoung)   2021-09-23 16:46:00
兩河流域啊 不然勒
作者: ernie1871 (鑽頭)   2021-09-23 16:46:00
所以有人能解釋國中歷史課本錯在哪裡嗎?四大古文明不是這四個大河文明嗎? 不過話說回來 前一陣子教過國中生物家教 其實課本上寫的沒有錯 只是會刻意省略某些部分 比如說他 訴你能藉細胞壁的有無去分辨動物跟植物細胞 這個論述在只討論動物跟植物細胞時是對的 但是把真菌放進討論範圍 就不適用了
作者: naya7415963 (稻草魚)   2021-09-23 16:48:00
D大誤會了吧,a大那句應該是在反問如果沒有做C14,怎麼證明文明的古老程度?
作者: comicreader (燃燒的狐狸)   2021-09-23 16:48:00
的自覺去破解先人留下的資訊,死記資料還真的超級無聊
作者: hijodedios36 (boyoung)   2021-09-23 16:48:00
四大古文明就兩河 埃及 印度 黃河 沒有其他選項了就這四個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09-23 16:49:00
四個最‘’大‘’文明 不是四個最‘’老 ‘’很多人連名稱都沒仔細看就來吵
作者: naya7415963 (稻草魚)   2021-09-23 16:50:00
課本教的資訊的確很可能與現實偏離太多不過這題是名詞定義問題,不是問古文明而是「四大古文明」這個名詞,答案的確就是課本裡寫的那樣吧?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09-23 16:51:00
重點就不是誰最古老xd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6:51:00
只不過是有無法證明真假的句子而已,傳統數學公理還是公理啊。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09-23 16:52:00
這名詞的重點是‘‘大’’ 結果酸民都從古老來吵xd
作者: KILASUKA (女神的祝福)   2021-09-23 16:52:00
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跟精神去驗證這些問題 看起來越基礎的問題就越難去做 讓專精的人去研究就好 再被推翻前當做可信的知識不是一般人的做法嗎 所以正確內容是什麼XD
作者: naya7415963 (稻草魚)   2021-09-23 16:54:00
上面說的細胞壁,不同生物的細胞壁組成也不同真的要全部寫上去會沒完沒了XD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6:54:00
看了一下文明搖籃條目,好像會另計的是中美和安地斯。要比早的話,二里頭沒有安地斯早,但是規模的大小我不確定。
作者: bestrace (我家小埋)   2021-09-23 16:57:00
希臘這麼老怎麼可能沒在裡面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6:58:00
然後印加根本談不上古文明吧?好像是考慮獨立性的結果。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09-23 17:02:00
萬有引力定律無法解釋星系轉速觀測值 所以我們不用學只能解釋5%宇宙的萬有引力理論?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7:05:00
說到生物,還有生統教授說某人血型是O型的機率是1/4咧。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7:06:00
可以學啊 錯就錯了@Vulpix 我有看到那個討論 真的好笑XD簡單的來說,我使用牛頓的力學系統,然後我相信克卜勒的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09-23 17:08:00
希臘可看成是埃及和兩河文明的分支 故可不列入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7:08:00
三條定律是正確的,所以我相信星間有個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吸引力啊錯了.... 就錯了 那就是我學的知識沒能解決某些問題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7:10:00
萬有引力是有效理論 在適用範圍內準確
作者: arrenwu (鍵盤的戰鬼)   2021-09-23 17:11:00
就看是處理什麼問題啦
作者: bloodartanis (阿特尼斯)   2021-09-23 17:11:00
肥宅文明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7:11:00
有效理論不等於是錯了 那是超出其適用範圍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09-23 17:11:00
以色列科學家有提出MOND 也就是修正平方反比率來符合觀值
作者: iwinlottery (我中樂透頭彩)   2021-09-23 17:15:00
埃及文字要不是有同樣內容的古希臘文也是無法破解
作者: StNeverRush (circlehuang)   2021-09-23 17:17:00
其實考古這東西是很活的 搞不好哪天挖到1w年前的埃及遺物 答案又要更改嘍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1-09-23 17:20:00
印度河和肥沃月灣有交流 所以考古學家希望能發現雙方文字並陳的古物 不然印度河文字無法破解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21-09-23 17:20:00
土耳其有挖到1萬年前的城鎮啊 但有城鎮不等於足以算是文明啊
作者: gbdt (閒逛)   2021-09-23 17:29:00
總覺的印加那個不是翻錯是自我審查不要提印度..(?
作者: Qmmmmmmmm (雷蠶寶寶)   2021-09-23 17:33:00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7:45:00
地球表面附近就乖乖用mg啦。
作者: s210125 (coconut)   2021-09-23 17:54:00
國中高中基礎教育本來就是先告訴你各種結論 不然數學物理每個公式都要寫證明 化學要從結構生合成之類的開始講嗎
作者: baseballkan (棒球小剛)   2021-09-23 18:05:00
這個都不會一定沒在聽周杰倫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23 18:15:00
先講結論沒有什麼不對,但有些時候只能先講錯誤的說法,然後「你之後會學正確的喔」。
作者: shirleyEchi (雪米菓)   2021-09-23 18:35:00
東森不意外
作者: Cecicly (小白)   2021-09-23 19:21:00
印度啦!還有西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